-
自我发展
自我发展是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核心。父母施行奖励的职权,则变作了"超我"中的"自我理想",自我理想确立道德行为的准则,良心负责对违反道德准则的行为施行惩罚。他还认为,人格的动力学说就在于"伊底""自我""超我"三者的固定交互作用,亦即"自我"在"超我"的监督下,只允许来自"伊底"的性和挑畔的冲动得到有限的表现。
-
心理咨询
虽然行为操纵以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为基础,但较之行为矫正法,它更强调正强化在个人良好行为的模仿与塑造中的作用,而不鼓励负强化的运用,也可以避免在心理咨询中明确地表达个人的观念,犯主观武断,强加于人之嫌。由此,心理咨询员在有意无意中成为当事人自我发展与自我成长的最好的理解者与支持者。
-
GB/T 29433-2012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南
ICS13.100C5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29433-2012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南Guidelinesformentalhealtheducationinschool《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12年12月31日发布自2013年5月1日起实施。6.4.5择业与就业心理教育全面客观分析就业形势,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
-
“十二五”期间卫生扶贫工作指导意见
巩固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成效,逐步扩大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范围,将村卫生室全部纳入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切实减轻群众基本用药费用负担。到2015年,基层医疗卫生管理信息系统基本覆盖全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有条件的村卫生室,利用率显著提高。(十)扎实推进对口支援工作。
-
基因伦理学
人类在基因领域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并通过基因工程在改变自然以服务于人的需要方面进展迅速。显然不是,因为基因伦理学和基因技术在为人类服务这一本质上是完全一致的。自然科学的规律观念,主要反映的是自然界自我发展的性质,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理的观念,则主要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秩序。
-
自我心理学
到后期,弗洛伊德在人格的三分结构理论中赋予伊底(本我)、自我和超我各自的地位,不再把自我看作是简单的本能力量,从而使精神分析从本我心理学向自我心理学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因此它们是两种同时存在着的心理机能,自我独立于本能冲动,但又是与它同时发生发展的。詹科伯森。未能从根本上摆脱传统精神分析思想的束缚。
-
动态性原理
动态性原理是系统论的主要原理之一,认为系统的有序稳定的建立、维持和破坏,是系统在内外涨落的推动下“自己运动”的表现和结果。再次,系统的自组织机制使系统在建立和保持有序稳态上表现出一种“目的性”,即任何现实系统的内外条件都是变化、涨落的,系统是依靠自组织在涨落中实现有序稳定的;
-
自组织系统
自然条件下形成的系统大都是自组织系统,其特点是自我发生、自我发展、自我调控、自我完成,是一种“自己运动”。例如太阳系、地球、生态系统、人的机体等。中医的正邪学说、阴阳自和论、五行自稳论、治病求本论,以及中药方剂、针灸、气功等治疗手段,都较好地体现了人的自组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