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汤加人
属南方蒙古人种和澳大利亚人种的混合类型。为波利尼西亚人的一支。过去汤加人制造石、木、骨、贝工具的技术很高,生产发达。汤加人多从事热带农业,擅长航海,能造大型双身木船,与邻岛常有贸易往来。社会和文化生活上受到外来影响。广大农村依然保存浓厚的民族特色,特别喜爱传统的歌舞和文娱活动。
-
夏威夷人
自称卡纳卡人。分布在太平洋东北部夏威夷群岛。属南方蒙古人种和澳大利亚人种的混合类型,为波利尼西亚人的一支。夏威夷人长期遭受欧美殖民者的侵略、统治,人口一度锐减。只有部分人保留传统文化和语言,多数人通晓英语。由于土地被侵占,夏威夷人只能到甘蔗和菠萝种植园做工,或外出谋生,处在社会底层。
-
塔希提人
塔希提人(Tahitians)是太平洋中南部法属波利尼西亚塔希提岛上的居民。另有少数分布在新喀里多尼亚。属蒙古人种和澳大利亚人种的混合类型。为波利尼西亚人的一支。原信多神,并有复杂的祭祀和祈祷仪式。其祖先最早来自东南亚,约在公元前500年自太平洋西部陆续移居至此。从1842年受法国殖民统治。生活方式受西方影响。
-
卡纳卡人
自称卡纳卡人。分布在太平洋东北部夏威夷群岛。属南方蒙古人种和澳大利亚人种的混合类型,为波利尼西亚人的一支。夏威夷人长期遭受欧美殖民者的侵略、统治,人口一度锐减。只有部分人保留传统文化和语言,多数人通晓英语。由于土地被侵占,夏威夷人只能到甘蔗和菠萝种植园做工,或外出谋生,处在社会底层。
-
新喀里多尼亚人
新喀里多尼亚人(NewCaledonians)大洋洲西南部新喀里多尼亚岛的土著居民。受法国文化影响,多已皈依天主教。其祖先约在5000年前从东南亚迁入。1853年,该岛被法国占领,人民曾多次奋起反抗,人口锐减,传统经济和文化遭到破坏。居民除种植供自己食用的玉米、芋薯之外,还必须种植为殖民者所需要的食品作物。
-
雅浦人
雅浦人(Yapese)大洋洲西北部的民族。使用雅浦语,属南岛语系密克罗尼西亚语族。社会已有阶级分化,并出现早期奴隶制。经济以渔业为主,农业为辅。自18世纪起先后受西班牙、德国和日本统治,人口锐减,传统文化遭到破坏。1944年后受美国统治。1979年与波纳佩、特鲁克、科斯雷三区一起成立密克罗尼西亚联邦。
-
吻兰属
中文名吻兰属拼音名wenlanshu拉丁名Collabium中国植物志18:327描述CollabiumBl.吻兰属,兰科,8种,分布于印度支那至波利尼西亚,其中吻兰C.chinensis(Rolfe)TangetWang和台湾吻兰C.formosanumHayata2种产我国西藏至台湾。陆生兰,与金唇兰属Chrysoglossum极相近,但蕊柱没有附属物,且蕊柱足陷入到距中。
-
图瓦卢人
图瓦卢人(Tuvaluans)是太平洋中部图瓦卢群岛上的居民。又称埃利斯人。属蒙古人种与澳大利亚人种的混合类型。为波利尼亚人的一支。相传其祖先约在1400年前自萨摩亚等地迁来,故其语言和文化与萨摩亚人相近。但仍与英国保持政治、经济、军事联系。经济处于原始自然状态。近年来邮票出口和渔业产品、椰干加工业有所发展。
-
托克劳人
托克劳人(Tokelaus)是太平洋中部托克劳群岛的民族。属南方蒙古人种和澳大利亚人种的混合类型。法考福岛上的居民混有欧洲人的血统。使用托克劳语,为萨摩亚语的一种方言,属南岛语系波利尼西亚语族。用拉丁字母的文字。由于自然条件限制,人口自1950年以来呈下降趋势,现大部分迁居到东、西萨摩亚和新西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