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合能
结合能(bindingenergy)是指一个电子被原子核束缚的能量。离原子核越近,结合能越大。对于较小的原子而言,该结合可能在几个eV范围内,对于较大的原子(如钨)其结合能达到几百个keV。
-
裂变反应
当热中子(它的动能跟常温下气体分子的动能差不多)进入一些具有奇数中子的重原子核(23592U,23392U,23994Pu)内时,裂变就可能发生。因此,要在铀棒周围放上叫做减缓剂的物质,它们不吸收或很少吸收中子,使快中子跟它们碰撞后,能量减小,速度减缓。由于原子比彼此分开的中子、质子和电子更稳定,原子处于较低的能级。
-
特征辐射
高速电子击脱靶原子的内壳层轨道(K层)电子,当外壳层(L或M)电子跃迁填充空位时,其多余的能量以X线的形式放出,此即特征辐射或称特性x线(characteristicx-radiation)。由于特性X线是在原子内层轨道电子跃迁中产生的。特性x线的波长取决于跃迁的电子能量差,与管电压无直接关系,它决定于靶物质的原子序数。
-
单能X线
单能X线(monoenergeticx-ray)是指仅含一种能量的x线光子束。诊断X线属韧致辐射,故是混合能谱。特征辐射,具有特定的波长,能量对应于不同的电子壳层的结合能的差异。
-
电离能
元素基态的气态原子失去1个电子而变成气态1价阳离子,这时要吸收的能量叫做元素的第一电离能(I1),通常叫做电离能,又叫电离势。用X射线作为激发光源照射到样品上,使元素原子中某个“轨道”上的电子突然受光激发,这时原子中其他电子的运动按理都要发生变化。用元素的I1可以衡量元素金属性的强弱。
-
峰值电压
峰值电压(kilovoltpeak,kVp)是指在X线球管阴阳极之间使用的加速电压峰值,该值不是连续的,而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如果kVp大于X线球管靶物质电子的结合能,电子就会脱离其轨道层而产生特征辐射。但是低能光子数总是大于最高能光子数。使用金属附加滤过吸收掉低能X线会使X线束的平均能量增加。
-
酸酐
含氧酸脱水后生成的氧化物或羧酸的分子间和分子内脱水缩合而产生的有机物,都叫做酸酐。酸酐中的成酸元素跟对应水化物。个别酸酐不能跟水反应,如SiO2不溶于水,但H2SiO3的酸酐仍是SiO2。大多数含氧酸的酸酐是非金属氧化物,但也有一些是金属氧化物。通常用脱水剂(如P2O5、乙酸酐)跟羧酸共热而脱水来制有机酸酐。
-
电子结合能
电子结合能(electronbindingenergy)是指电子和原子核相互作用时之间的能量(量子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