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成反应
有机物分子中不饱和键跟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结合,生成饱和(或较饱和)化合物,这种反应叫加成反应。另一种是羰基的加成反应。RCH=CH2HBr—→RCHBrCH3(亲电加成反应)RCH=CH2HBr—→RCHBrCH3(亲电加成反应)不对称烯、炔烃跟HA-型化合物发生亲电加成反应时,HA的氢加在含氢较多的碳原子上(不对称加成规则)。
-
灭蚊菊酯
其它名称:(α-氰基-1-甲基)丁烯基-2,2-二甲基-3-(2,2-二氯乙烯基)环丙烷羧酸酯、戊烯氰氯菊酯分子式:C15H19CL2NO2分子量:316.08毒性LD50(mg/kg):急性经口毒性lD50(mg/kg):大白鼠4640,小白鼠1630。蚊急性吸入毒性,用高于模拟现场200倍的浓度进行染毒测试,未见有明显的中毒的症状。
-
卤化
在有机物分子中的碳原子上引入卤素原子,这种反应叫卤化。工业上氯化反应用得最多,碘化反应一般很难发生,氟化反应很难控制。通常通过间接的方法把氟原子引入有机物中。通常用取代反应(如饱和烃、芳香烃跟X2的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如不饱和烃跟X2、HX的加成反应)使有机物卤化。
-
自由基反应
自由基参与的反应叫自由基反应。自由基是在光照、辐射、过氧化物或高温作用下,由分子中原子间的共价键的均裂产生的,有不成对价电子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自由基(曾用名:游离基),例如H·(氢自由基)、Cl·(氯自由基)、·CH3(甲基自由基)。另一类是自由基加成反应,如氯跟四氯乙烯的加成反应。
-
饱和烃
分子中的碳原子间全部以单键连接,碳原子余下的价键被氢原子饱和的碳氢化合物,叫做饱和烃。(2)从靠近取代基的一端给主链上碳原子依次编号,把取代基的位次和名称写在母体名称前面。小环的环烷烃(如环丙烷、环丁烷)的环不稳定,环易破裂,在适当条件下能跟H2、X2、HX等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相应的开链有机物。
-
三键
分子中两个原子之间由共用三对电子而形成的共价键,叫做三键(曾用名:叁键)。三键通常是由一个σ键和两个π键构成的。但三键不是三个单键或单键和双键的简单加和。例如,C—N、C=N和C≡N的键能分别是305KJ/mol、616KJ/mol和893KJ/mol。三键的主要化学特性是其中的两个π键容易断裂而跟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发生加成反应。
-
双键
分子中两个原子之间由共用两对电子而形成的共价键,叫做双键。双键通常由一个σ键和一个π键构成的,但它不是单键的简单加和。例如,乙烯分子中碳碳双键,键能是598KJ/mol,而乙烷分子中碳碳单键,键能是374KJ/mol。而丙酮分子中碳氧双键键能(750KJ/mol)大于甲醚分子中碳氧单键的键能(360KJ/mol)的两倍。
-
油脂
概念:油脂是脂肪油和脂肪的总称,它们的主要成分都是脂肪酸的甘油酯。蜡的主要成分一般是含有偶数碳原子的高级饱和脂肪酸跟高级一元醇组成的酯,例如,白蜡的主要成分是蜡酸蜡酯(C25H51COOC26H53),蜂蜡的主要成分是软脂酸蜂蜡酯(C15H31COOC30H61),鲸蜡的主要成分是软脂酸鲸蜡酯(C15H31COOC16H31)。
-
醛基
羰基中的一个价键跟氢原子相连而组成的一价原子团(),叫做醛基。醛、糖醛、葡萄糖等分子中都含有醛基。醛类分子中的醛基性质活泼,容易发生缩合、亲核加成反应。醛基能还原成羟甲基(—CH2OH)或氧化成羧基(—COOH)。
-
羰基
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二价原子团()叫做羰基。醛、酮、羧酸、羧酸衍生物等分子中都含有羰基。醛、酮类羰基化合物中羰基有较大的极性(),性质活泼,容易跟HCN、NaHSO3、NH2OH等发生亲核加成反应。例如,一氧化碳跟金属钴、镍反应生成八羰基二钴[CO2(CO)8]和四羰基镍[Ni(CO)4]。
-
羧基
由羰基和羟基组成的一价原子团(),叫做羧基。羧基的性质并非羰基和羟基的简单加和。例如,羧基中的羰基在羟基的影响下变得很不活泼,不跟HCN、NaHSO3等亲核试剂发生加成反应,而它的羟基比醇羟基容易离解,显示弱酸性。在羧酸盐的阴离子中,由于电子的离域作用,发生键的平均化。因此它的两个碳氧键实际上是完全相等的。
-
Hantzsch合成法
两分子b-羰基酸酯和一分子醛及一分子氨发生缩合反应,得到二氢吡啶衍生物,再用氧化剂氧化得到吡啶衍生物。这是一个很普遍的反应,用于合成吡啶同系物。
-
Robinson缩环反应
含活泼亚甲基的环酮与a,b-不饱和羰基化合物在碱存在下反应,形成一个二并六员环的环系:反应机理:本反应分为两步,第一步是Micheal加成反应,第二步是羟醛缩合反应。
-
苯环
苯环是由6个sp2杂化碳原子通过σ键和π键构成平面正六边形的碳环。苯分子中π键电子云完全平均化,使苯环中每个碳碳键的键长和键能都是相等的。苯环的主要化学特性是环平面上下的π键电子容易受到亲电试剂的进攻,结果通常发生环上的取代反应。由于苯环较稳定,较难发生环上的加成反应。
-
醛
分子中的羰基()跟一个氢原子和一个烃基或两个氢原子连接的化合物叫醛。醛根据跟醛基连接的烃基不同分成脂肪族醛和芳香族醛,根据烃基的饱和性分成饱和醛和不饱和醛;醛非常活泼,醛基中的羰基比酮中的羰基容易发生亲核加成反应。醛基很容易被较弱的氧化剂(如多伦试剂、费林试剂)氧化成羧基,所以醛是较强的还原剂。
-
酮
分子中的碳基()跟两个相同或不同的烃基连接,这种化合物叫酮。酮分子中的羰基也叫酮基,它是酮的官能团。酮能跟亲核试剂发生羰基的加成反应。酮加氢可还原成相应的仲醇。酮不如醛活泼,不容易被较弱的氧化剂(如多伦试剂、费林试剂)氧化,遇强氧化剂(如高锰酸钾、硝酸)时被氧化,碳链断裂而生成碳原子数较少的羧酸。
-
共轭效应
在单键和双键相互交替的共轭体系或其他共轭体系中,由于π电子的离域作用使分子更稳定、内能降低、键长趋于平均化,这种效应叫做共轭效应。但是两者的区别是诱导效应主要通过σ键传递,而且传递二三个原子后就迅速减弱到可以忽略不计。例如,1,3-丁二烯跟卤化氢反应时,由于动态共轭效应使加成反应主要发生1,4-加成。
-
烯烃
分子中含有一个或多个碳碳双键的碳氢化合物叫做烯烃。碳碳双键是一个σ键和一个π键构成。在双键的影响下,跟双键相邻碳原子上的氢原子(α-氢原子)比烷烃容易发生取代和氧化反应。丙烯是制造丙烯腈(人造羊毛)和聚丙烯纤维的基本原料。凡含有两个碳碳双键的烯烃叫二烯烃,如丁二烯(C4H6)是制造顺丁橡胶的原料。
-
炔烃
炔烃是分子中含有一个或多个碳碳三键(—C≡C—)的碳氢化合物叫炔烃。炔烃跟烯烃的性质相似,也能发生亲电加成、聚合和氧化反应。跟三键碳原子连接的氢原子(—C≡C—H)比较活泼(叫做活泼氢或炔氢),它能跟某些试剂反应,被金属取代而生成金属炔化物。最重要的炔烃是乙炔C2H2。而只含单键的烷烃只能发生取代反应。
-
杂化轨道理论
杂化轨道理论:价键理论对共价键的本质和特点做了有力的论证,但它把讨论的基础放在共用一对电子形成一个共价键上,在解释许多分子、原子的价键数目及分子空间结构时却遇到了困难。以上几例都是阐明了共价单键的性质,至于乙烯和乙炔分子中的双键和三键的形成,又提出了σ键和π键的概念。碳碳双键中的sp2杂化如下所示。
-
Favorskii反应
炔烃与羰基化合物在强碱性催化剂如无水氢氧化钾或氨基钠存在下于乙醚中发生加成反应,得到炔醇:液氨、乙二醇醚类、四氢呋喃、二甲亚砜、二甲苯等均能作为反应的溶剂。Chem.Zentr.,1905,II,1018.[2]A.Babayan,B.Akopyan,R.Gyuli-Kevhyan,J.Gen.Chem(U.S.S.R.),9,1631(1939);
-
Wittig反应
Bissing,ibid.30,1296(1965).参见:Wittig-Horner反应
-
芳香烃
)个π电子的平面环状的共轭烯烃(广义),即苯型芳烃和非苯芳烃(如薁)的总称。根据结构,芳烃分单环芳烃、多环芳烃和稠环芳烃三类。单环芳烃命名时,侧链是饱和烃基的一般以苯作母体,侧链为取代基的“基”字往往省略。苯环上的氢易被卤原子、硝基、磺基、烷基、酰基等基团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