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合反应
由分子量较小的化合物(单体)而结合成分子量较大的化合物,这种反应叫聚合反应。根据分子的元素组成和结构形式的变化分为两类。一种单体发生的加聚反应叫做均聚反应。例如,缩聚反应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官能团的单体相互缩合,生成高分子化合物,同时生成小分子(如水、卤化氢、氨和醇等),这种反应叫缩聚反应。
-
高分子化合物
高分子化合物(又称高聚物)的分子比低分子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大得多。同一种高分子化合物的分子链所含的链节数并不相同,所以高分子化合物实质上是由许多链节结构相同而聚合度不同的化合物所组成的混合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与聚合度都是平均值。通常将聚合反应分为加成聚合和缩合聚合两类,简称加聚和缩聚。
-
1,3-戊二烯
国标编号:21023CAS号:504-60-9中文名称:1,3-戊二烯英文名称:1,3-pentadiene;实验室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参照《分析化学手册》(第四分册,色谱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环境标准:前苏联(1975)车间卫生标准30mg/m3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
丙烯酸正丁酯
2000mg/kg(兔经皮);45《分析化学文摘》1992-1993环境标准:前苏联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10mg/m3前苏联(1975)水体中有害物质最高允许浓度0.01mg/L前苏联(1975)污水排放标准60mg/L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
复方胶原蛋白
特可靠说明书:药品名称:特可靠英文名称:Tachocomb别名:复方胶原蛋白分类:血液系统药物促凝血药剂型:每0.5cm厚、1cm2特可靠纤维网中含马腱胶原1.3~注意事项:特可靠为无菌双层包装、第一层包装内有1小包3g重硅质防潮膏,第二层包装不能防止水蒸气通过,在外层铝箔包装开启后,纤维蛋白原有可能转化为纤维蛋白。
-
合成高分子
合成高分子的主链主要是由碳原子以共价键结合起来的碳链,由于单键可以自由旋转,使线型长链高分子在旋转的影响下,整个分子保持直线状态的机率甚微。高分子材料相对密度小,但强度高,有的工程塑料的强度超过钢铁和其他金属材料。如果具备形成氢键的条件,分子链之间还可形成氢键。聚四氟乙烯是优异的耐酸、耐腐蚀材料。
-
特可靠
特可靠说明书:药品名称:特可靠英文名称:Tachocomb别名:复方胶原蛋白分类:血液系统药物促凝血药剂型:每0.5cm厚、1cm2特可靠纤维网中含马腱胶原1.3~注意事项:特可靠为无菌双层包装、第一层包装内有1小包3g重硅质防潮膏,第二层包装不能防止水蒸气通过,在外层铝箔包装开启后,纤维蛋白原有可能转化为纤维蛋白。
-
聚乙烯
乙烯单体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进行加成聚合反应可得到不同性能的聚乙烯。当乙烯分子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双键被打开,CH2—CH2两端的单键可与邻近的乙烯分子连接,发生聚合反应,生成线型(长链状)的聚乙烯分子。聚乙烯分子中有一个重复的结构单元CH2—CH2,称为链节,n称为聚合度,也就是聚乙烯分子中所含链节的数目。
-
加成聚合反应合成高分子
含有重键的单体分子,如乙烯(C2H4)、氯乙烯(C2H3Cl)、丙烯(C3H6)、苯乙烯等,它们是通过加成聚合反应得到聚合物的。C2H3Cl分子中若将带氯原子的碳原子看成是头,则不带氯的碳原子就是尾了。混乱无序连接。一种连接方式,相邻碳原子上有氯原子;连接方式不同,所形成的聚氯乙烯分子的结构不同,反映在性质上也就有差异。
-
聚四氟乙烯
在比较稳定的耐腐蚀化合物中,较好的是含氟化合物。四氟乙烯的沸点很低,在加压和氧气存在的条件下(氧气起引发剂的作用),能发生下列聚合反应。用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的精馏塔,精馏四氟化硅以生产单晶硅,产品纯度比用不锈钢作精馏塔提高100多倍。氟纶在飞船舱的富氧环境中是最好的阻燃纤维,可制成太空衫和防火服。
-
氟纶
在比较稳定的耐腐蚀化合物中,较好的是含氟化合物。四氟乙烯的沸点很低,在加压和氧气存在的条件下(氧气起引发剂的作用),能发生下列聚合反应。用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的精馏塔,精馏四氟化硅以生产单晶硅,产品纯度比用不锈钢作精馏塔提高100多倍。氟纶在飞船舱的富氧环境中是最好的阻燃纤维,可制成太空衫和防火服。
-
1-氯-2-甲基-2-丙烯
国标编号:32039CAS号:563-47-3中文名称:1-氯-2-甲基-2-丙烯英文名称:Methylallylchloride;爆炸极限:3.2%-8.2%,危险标记:7(中闪点易燃液体)主要用途:用作杀虫剂、塑料、药品等的中间体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若遇高热,可能发生聚合反应,出现大量放热现象,引起容器破裂和爆炸事故。
-
1,1-二氟乙烯
相对密度(空气=1)2.2稳定性:稳定危险性:1,1-二氟乙烯,易燃气体,受热、遇火星能引起燃烧爆炸。急性毒性:LC50128000ppm,4小时(大鼠吸入)致突变性:微粒体致突变:鼠伤寒沙门氏菌50ppm,24小时。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氟化氢。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
-
1,4-己二烯
相对密度(空气=1)2.8稳定性:稳定危险性:1,4-己二烯,低闪点液体,遇热、明火、强氧化剂有引起燃烧危险,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
乙二醛
CAS号:107-22-2中文名称:乙二醛英文名称:Glyoxal;健康危害: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人体可能有害。实验室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水和废水标准检验方法》19版译文,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泄漏应急处理: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
-
乙烯(2-氯乙基)醚
健康危害: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现场应急监测方法:便携式气相色谱法实验室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城市和工业废水中有机化合物分析》王克欧等译气相色谱法《固体废弃物试验与分析评价手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等译泄漏应急处理: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
-
乙烯基乙醚
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急性毒性:LD506153mg/kg(大鼠经口)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实验室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参照《分析化学手册》(第四分册,色谱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泄漏应急处理: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
-
乙烯基甲醚
相对密度(空气=1)1.99稳定性:稳定危险标记:4(易燃气体)主要用途:用作树脂、医药、香精的中间体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若遇高热,可能发生聚合反应,出现大量放热现象,引起容器破裂和爆炸事故。实验室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环境标准:前苏联(1975)车间卫生标准4700mg/m3泄漏应急处理:切断火源。
-
1,5-己二烯
H2CCHCH2CH2CHCH2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分子量:82.15闪点:-21℃熔点:-141℃沸点:60℃溶解性:不溶于水密度:相对密度(水=1)0.69稳定性:稳定危险标记:7(低闪点易燃液体)主要用途:用于有机合成及用作色谱分析标准物质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
-
1-己炔
健康危害:吸入、口服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若遇高热,可发生聚合反应,入出大量热量而引起容器破裂和爆炸事故。实验室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参照《分析化学手册》(第四分册,色谱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
正丁基乙烯(基)醚
国标编号:32087中文名称:正丁基乙烯(基)醚英文名称:Vinylbutylether别名:正丁氧基乙烯;4240mg/kg(兔经皮);实验室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环境标准:前苏联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20mg/m3泄漏应急处理: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
丙炔醇
国标编号:33559中文名称:丙炔醇英文名称:Propargylalcohol;不能与脂肪烃混合;急性毒性:LD5020mg/kg(大鼠经口);16mg/kg(兔经皮);小鼠吸入2mg/L×2小时,致死。环境标准:前苏联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1mg/m3泄漏应急处理: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
-
丙烯酸
相对密度(空气=1)2.45稳定性:稳定危险标记:20(酸性腐蚀品)主要用途:用于树脂制造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LC505300mg/m3,2小时(小鼠吸入)致突变性:细胞遗传学分析:小鼠淋巴细胞450mg/L。生殖毒性:大鼠腹腔最低中毒剂量(TDL0):73216ug/kg(孕5~防护服:穿工作服(防腐材料制作)。
-
2-甲基-1-丁烯
相对密度(空气=1)2.4稳定性:稳定危险标记:7(低闪点易燃液体)主要用途:用于有机合成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实验室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参照《分析化学手册》(第四分册,色谱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
甲酸烯丙酯
LC5014000mg/m32小时(小鼠吸入)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实验室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参照《分析化学手册》(第四分册,色谱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泄漏应急处理: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
-
异辛烯
国标编号:32017CAS号:5026-76-7中文名称:异辛烯英文名称:isooctene;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实验室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环境标准:前苏联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100mg/m3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然后运至空旷的地方掩埋、蒸发、或焚烧。
-
1-辛炔
密度:相对密度(水=1)0.75稳定性:稳定危险标记:7(中闪点易燃液体)主要用途:用于有机合成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
环庚烯
概述:环庚烯又名UK-780,是一种环庚烯化合物,暗黄色液体,大鼠经口LD5011.9mg/kg。实验室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参照《分析化学手册》(第四分册,色谱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
UK-780
概述:环庚烯又名UK-780,是一种环庚烯化合物,暗黄色液体,大鼠经口LD5011.9mg/kg。实验室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参照《分析化学手册》(第四分册,色谱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
高分子化学
高分子化学作为化学的一个分支,同样也是从事制造和研究分子的科学,但其制造和研究的对象都是大分子,即由若干原子按一定规律重复地连接成具有成千上万甚至上百万质量的、最大伸直长度可达毫米量级的长链分子,称为高分子、大分子或聚合物。软物质包括高分子、生物大分子、液晶、胶体及乳胶和微乳胶这类两亲物质等。
-
塑料
尤其在食品卫生领域,致癌保鲜膜、致癌餐盒、回收聚碳酸树酯塑料加工饮用水桶、餐具重金属迁移量、微生物超标等问题,尤其是儿童奶瓶中的双酚A,台湾运动饮料含塑化剂,以及酒鬼酒中“塑化剂超标”等社会热点问题,使人们对塑料材质的安全性大加质疑,派生出还有什么可以吃、还有什么可以用的感叹!
-
高分子
纤维素类如木屑、稻草、花生壳、玉米芯、麦秆、甘蔗渣、椰子壳、芦苇等,可从中得到木粉、纤维素、糖醛等;非食用油脂类如蓖麻油、桐油、蚕蛹油和松节油,可从中得到对苯二甲酸、癸二酸、癸二胺等。从上述农、林副产品、煤或石油中得到的有机小分子化合物作为单体,通过聚合反应可以合成高分子。
-
1,3-丁二烯
相对密度(空气=1)1.84稳定性:稳定危险性:1,3-丁二烯[抑制了的],易燃气体,与空气混合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星、高温有燃烧爆炸危险。人吸入1%,轻度反应、头痛、口干、嗜睡等;生殖毒性:大鼠吸入最低中毒浓度(TCL0):8000ppm(6小时),(孕后6~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
-
2-甲基-3-丁炔-2-醇
相对密度(空气=1)2.49稳定性:稳定危险性:2-甲基-3-丁炔-2-醇(属同类物质的还有:1-丁炔-3-醇;3-甲基-1-戊炔-3-醇)为高闪点液体能与氧化剂发生反应,遇明火易燃烧。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消防防护服。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液放入废水系统。
-
苯乙炔
国标编号:33545CAS号:536-74-3中文名称:苯乙炔英文名称:phenylacetylene;健康危害:吸入、口服或经皮肤吸收对身体有害。实验室监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参照《分析化学手册》(第四分册,色谱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
乙酸异丙烯酯
相对密度(空气=1)3.45稳定性:稳定危险标记:7(中闪点易燃液体)主要用途:用作分析试剂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实验室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环境标准:前苏联(1977)大气质量标准0.15mg/m3泄漏应急处理:切断火源。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
-
3,3-二乙氧基丙烯
国标编号:32095CAS号:3054-95-3中文名称:3,3-二乙氧基丙烯英文名称:acrolein;若遇高热,可能发生聚合反应,出现大量放热现象,引起容器破裂和爆炸事故。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实验室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泄漏应急处理: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
-
二环庚二烯
2,5-Norbornadiene别名:2,5-降冰片二烯分子式:C7H8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有特臭味分子量:92.1闪点:-11℃熔点:-19℃沸点:89℃溶解性:不溶于水密度:相对密度(水=1)0.85稳定性:稳定危险性:二环庚二烯为低闪点液体,遇高温、明火、氧化剂有引起燃烧危险。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
二烯丙基醚
(H2CCHCH2)2O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有萝卜气味分子量:98.15闪点:-7℃/开杯沸点:94.3℃溶解性:不溶于水,可混溶于乙醇、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密度:相对密度(水=1)0.80;若遇高热,可能发生聚合反应,出现大量放热现象,引起容器破裂和爆炸事故。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消防防护服。
-
正丁醛
与硝酸、硫酸、发烟硫酸、氯磺酸反应剧烈。爆炸极限:1.4%~12.5%燃烧热:2480.4kJ/mol引燃温度:190℃危险标记:7(易燃液体)主要用途:用作树脂、塑料增塑剂、硫化促进剂、杀虫剂等的中间体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
正己烷
国标编号:31005CAS号:110-54-3中文名称:正己烷英文名称:n-hexane;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本品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共济失调等,重者引起神志丧失甚至死亡。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吸入2.76g/m3/天,143天,夜间活动减少,网状内皮系统轻度异常反应,末梢神经有髓鞘退行性变,轴突轻度变化腓肠肌肌纤维轻度萎缩。
-
五氟化磷
国标编号:23022CAS号:7647-19-0中文名称:五氟化磷英文名称:phosphoruspentafluoride别名:氟化磷分子式:PF5外观与性状:无色、有刺激性恶臭味的气体,在潮湿空气中剧烈发烟分子量:126.0沸点:-84.6℃熔点:-93.8℃密度:相对密度(水=1)5.81(气体);遇碱分解。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
1-戊炔
国标编号:31018CAS号:627-19-0中文名称:1-戊炔英文名称:1-pentyne;接触后出现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实验室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参照《分析化学手册》(第四分册,色谱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
丙醛
5040mg/kg(兔经皮);实验室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国家环保局编液-液萃取气相气谱法《水和废水标准检验法》第19版译文,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环境标准:前苏联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5mg/m3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
丙烯酸异丁酯
相对密度(空气=1)4.42稳定性:稳定危险标记:7(易燃液体)主要用途:用作有机合成中间体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实验室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环境标准:前苏联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10mg/m3(丙烯酸正丁酯)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
异丁烯
(CH3)2CCH2外观与性状:无色气体分子量:56.11蒸汽压:131.52kPa/0℃闪点:-77℃熔点:-140.3℃沸点:-6.9℃溶解性:不溶于水,易溶于多数有机溶剂密度:相对密度(水=1)0.67(-49℃);急性毒性:LC50620000mg/m3,4小时(大鼠吸入)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
甲基丙烯酸
国标编号:81618CAS号:79-41-4中文名称:甲基丙烯酸英文名称:Methacrylicacid别名:异丁烯酸分子式:C4H6O2;H2CC(CH3)COOH外观与性状:无色结晶或透明液体
-
2-甲基丙烯醛
若遇高热,可能发生聚合反应,出现大量放热现象,引起容器破裂和爆炸事故。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实验室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参照《分析化学手册》(第四分册,色谱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泄漏应急处理: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
-
甲基丙烯酸甲酯
国标编号:32149CAS号:80-62-6中文名称:甲基丙烯酸甲酯英文名称:Methylmethacrylate;健康危害:人对本品气味感觉阈浓度为85mg/m3,刺激作用阈浓度(暴露1分钟)为285mg/m3。致突变性:微粒体致突变:鼠伤寒沙门氏菌34mmol/L。生殖毒性:大鼠吸入最低中毒浓度(TCL0):109g/kg(孕6~防护服:穿防静电工作服。
-
甲基丙烯酸正丁酯
11300mg/kg(兔经皮);LC5014305mg/m3,4小时(大鼠吸入)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经5%LD50,4~45《分析化学文摘》1992-1993环境标准:前苏联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30mg/m3前苏联(1975)水体中有害物质最高允许浓度0.02mg/L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