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矛盾症状
此术语由M.Bleufer首次提出,并区分了矛盾情感、矛盾观念和矛盾意向。矛盾情感表现为同时存在愉快和不愉快的体验。矛盾观念表现为同时存在着相互对立的两种观念。矛盾意向表现为想做某件事,同时又不想做这件事。矛盾症状可见于正常儿童,在成人多为病理性的,可见于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强迫症。
-
异态分化
变态分化亦称异态分化(disdifferentiation)是指正常细胞变为肿瘤细胞时,分化不仅向低的方向逆行,同时还向特殊的方向偏离。为退行发育的对立概念。
-
包围学说
包围学说是W.Hofmeister(1851)提出的说明茎叶关系的学说。认为茎上有原来的主轴,其周围为叶的基部所包围。该学说是关于茎和叶的二元说,与叶性学说(phytonictheory,phytonism)相对立。现在来看,可以说是重视小叶起源的学说。包围学说与茎周学说相似,但根本思想不同。
-
变态分化
变态分化亦称异态分化(disdifferentiation)是指正常细胞变为肿瘤细胞时,分化不仅向低的方向逆行,同时还向特殊的方向偏离。为退行发育的对立概念。
-
矛盾意向
矛盾意向患者对同一事物却同时产生对立的相互矛盾的意志活动,病人对此也毫无自觉,不能意识到它们之间的矛盾性,因而从不自动地加以纠正。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
矛盾思维
矛盾思维指患者的思维活动同时存在两个相互矛盾、相对立的观念,患者难以取舍。如一患者吃饭时,欲食不食,反复难定。问其原因,患者说:“想吃,但又想饱了不该再吃,不吃但又非常想吃“。见于精神分裂症。
-
矛盾情感
矛盾情感指在同一时间内体验到两种完全相反的情感,患者既不感到两种情感的对立和矛盾,也不为此苦恼和不安,而将此相互矛盾的情感体验同时流露于外表或付诸行动,使人不可理解。常见于精神分裂症。
-
北极地石炭纪植物区系
北极地石炭纪植物区系是W.Gothan命名的古植物区系,广泛地分布于特提斯海的北部,与南极地二迭石炭纪植物区系(Antarcto-permo-carboniferousflora)相对应。在石炭纪前半期其分布跨于南北两半球,石炭纪后半期以后出现了Glosssopteris(舌蕨)植物区系,形成了南北对立的两个植物区系。
-
假设团体
假设团体是实际上不存在的,只是为了进行研究、统计上的需要而划分出来的团体。所以又称之为"统计团体"(或"统计群体")。假设团体可以按不同的特征(如性别、年龄、籍贯、职业、文化等)来进行划分。总之,假设团体是与现实团体相对立的一个事实上不存在的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