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
围心腺
围心腺亦称围心腔腺。(1)系位于软体动物围心腔壁上的一种形态复杂的腺体,略呈褐色。腺状部由围心腔壁的细胞分化而成,可将体腔内产生的废物(马尿酸等)排至围心腔,经肾管(包耶纳氏器)排出体外。瓣鳃类的凯勃氏器(Kebersorgan)即属此型。(2)系围心细胞集中所成的内分泌腺样器官,见于竹节虫类等。
-
围心细胞
围心细胞亦称为背肾细胞。亦见于心室内,围心腔周围的结缔组织,心脏和背面体壁间的纤维上。虱目是连接在脂肪体上的,而竹节虫类在大动脉上,成块状的围心腺。由中胚层形成的圆形细胞,具有1至数个核。因为一方面吸收进入血液中的物质,同时又吸收体液中的胶质状物质,即消化、排出,所以也进行废物的中间代谢。
-
勃亚奴斯氏器
勃亚奴斯氏器即软体动物的肾管,呈红褐色,在围心腔和后闭壳肌之间的背正线上,有左右一对,也有在中线上合为一起的。肾管口开于围心腔内与此相接的有腺状部,形成曲折的纤毛上皮组成的管状部(亦称Urina-rybladder),达至外套腔。除此以外,还有作为排泄器官的围心腺,但渗透调节作用主要是由勃亚奴斯氏器来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