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人
现代人Homosapiens是动物分类学中的学名,代表现存的人类,其意为“智人”。他们的特征是脑量大,已经有较高的文化。从1950年末,发现了尼安得特人的头盖骨特别大,已具有高度的文化,因此加强了和现代人同种的这个看法,被定名为现代尼安得特人(Homosapiensneaderthalensis),以和现代人(Homosapienssapiens)区别。
-
爪哇猿人
爪哇猿人(Pithecanthropuserectus)爪哇猿人是也称"爪哇猿人"、"直立猿人",由荷兰人类学家EugeneDubois(1858-1940)于1891年在印度尼西亚中部州(Medium)特里尼尔(Trinil)地方发现,是世界上最早发现的猿人化石。所发现的化石有头盖骨一具、臼齿二枚、左侧股骨一根。股骨长45厘米,骨干甚直,适于直立行走。
-
山顶洞人
山顶洞人是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属晚期智人。1930年发现于北京房山县周口店龙骨山,以后经过数次发掘,发现了人类化石和一些文化遗物,时代为距今约1.8万年。体质特徵已接近现代人,脑量也达到1300-1500毫升,与现代人相一致。石器有砍斫器,加工方法与北京人相同。但骨角器中的骨针是我国最早发现的旧石器时代缝纫工具。
-
北京猿人
北京猿人也称北京人或中国猿人,属猿人类(参见化石人类)的原始人类。1934年步达生死后,由魏敦瑞(F.Weidenreich)继之指导研究工作,直至太平洋战争爆发,共发现39个个体的骨化石,其中头骨14具,其形态特征极为明显;但后来这些骨化石被搞得下落不明。牙齿较现代人大,但和类人猿不一样,犬齿不突出。
-
北京人
北京人是中国华北地区更新世后期的古人类化石。1937年共发掘出较完整的头盖骨5个,头骨碎片9块,面骨碎片6块,下颌骨11个,牙齿147颗,股骨干7段,肱骨干2段,左锁骨的内侧半段,以及右月骨1块,并伴有大量动物化石和各种石器,改名北京直立人(Homoerectuspekinenss)。四肢骨接近现代人,已善于直立行走。
-
克罗麦昂人
克罗麦昂人(Cro-Magnon)克罗麦昂人化石于1868年发现于法国克罗麦昂村,故称克罗麦昂人,他是现代白种人德祖先。克罗麦昂人身高1.8m,头骨高而长,额部垂直,眉嵴微弱,颜面广阔,眼眶低而短,眶间距离较窄,鼻狭,脑容量大;身材高大,四肢骨髓腔较大,骨嵴显著;这些特征与现代人接近。
-
能人
能人头骨化石从地猿到南方古猿所代表的人科的起源是一次进化上的飞跃,标志着人类家族与高等灵长类中的其他类群分化开来。正是在人属的范畴内,人类才由能人进化出直立人,然后经过早期智人阶段和晚期智人阶段,最终形成我们今天这样的具有丰富多彩的文化和掌握高超的技术的现代人类。
-
齿列
牙齿在上下颌骨的齿槽突起上各有一列,称为齿列。故将此曲线称为齿弓(dentalarch),但这是指连结门齿及犬齿齿尖以及大、小臼齿颊侧齿尖的曲线。类人猿的齿弓其深度较宽度为大,左右的臼齿列平行,整个呈U字形,但从猿人至新人则逐渐变成抛物线形,深度也变浅。牙齿小,在齿列的各处出现间隙,此称为齿隙(diaste-ma)。
-
人格面具
也就是说,人格面具是以公众道德为标准的,以集体生活价值为基础的表面人格,具有符号性和趋同性。在荣格眼中,人格面具在人格中的作用既可能是有利的,也可能是有害的。如果一个人过分地热衷和沉湎于自己扮演的角色,如果他把自己仅仅认同于自己扮演的角色,人格的其它方面就会受到排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