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经胚
神经胚是脊索动物早期胚胎发育中继原肠胚后的重要发育阶段。神经板中央下凹形成神经沟。在神经外胚层两侧的外胚层细胞索随神经管形成下移,沿背中线两侧分节位于神经管与表面外胚层细胞间,称为神经嵴细胞,以后发育成周围神经系统的神经节、肾上腺髓质等。内层围于内胚层周围,称脏壁中胚层,二层间的腔为体腔。
-
外[胚层原]中胚层
外[胚层原]中胚层是指脊椎动物的早期神经胚,在围绕神经板的神经区和表皮区之间的狭小部位,于神经胚中期成为神经褶被提起,在神经管形时,则作为神经冠位于其背面正中部位的细胞群。此胚区在正常发育中可形成尾部、后躯部的体节,然而此胚层一般却不称外[胚层原]中胚层。
-
尾芽
尾芽主要在脊椎动物的胚胎,包括尾部器官原基(有时为后躯干部器官原基)预定物质的胚区,从体前半部体节形成时开始,向胚背侧中轴的最后端作为一种突起而出现。在前方可见此细胞群与体节(中胚层)和神经管(外胚层)的后端相连接而无明显界线。一般常把脊椎动物神经胚后的发育阶段称为尾芽期(tail-budstage)。
-
镶嵌期
镶嵌期mosaicstage在调节卵的发生进行到一定发生期,则调节发生能力便被失掉,胚胎各区域如用手术分离,则几乎只能分化与预定意义相应的构造,这种发生时期称为镶嵌期。例如在两栖类,一般认为神经胚期为镶嵌期,此期对外胚层的主要原基来说虽是镶嵌的,但中胚层性和内胚层性原基在此期却未完全成为镶嵌的。
-
胚层分化
胚层分化是胚泡中分化出现与滋养层细胞完全不同的内细胞团,这是哺乳动物早期发育过程中的关键过程。由父体来源的单亲二倍体小鼠胚胎可以进一步发育生成正常的绒毛膜,但胚胎却因有缺陷而死亡;将正常的4细胞期胚胎同单亲二倍体来源的卵裂球聚集在一起,开始时,在随后生成的胚泡的各个部分都可以找到单亲来源的细胞。
-
自体形式发生
自体形式发生(selfwise)从发生早期胚胎取下胚胎部分,向其他胚区进行异区移植使之发育,若此胚胎部分的发生形式与移植位置无关,而与移植体原来的预定意义一致,此时的移植体的发生叫做自体形式发生。如果手术是在早期神经胚进行的,则移植体便形成眼原基,即进行自体形式发生的分化。
-
自体分化
而现在的实验胚胎学,对自体分化的概念,主要是针对胚胎的一部分,特别是仅针对器官原基或预定的发物质,即意味着不具来自其他胚区的形态形成影响,而是一个胚区单独进行的一种分化。从这些实验来看,根据手术移植后的眼原基和肢芽的分化形成,则不难推测,正常的胚胎发育也是进行着自体分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