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线疝
其中脐上白线疝53例,脐下仅1例;临床上通常将白线疝分为无疝囊型和有疝囊型2种类型,实际上是本病发生发展的2个病理阶段,而且大多数白线疝停留在前一阶段,即无疝囊型;2.临床特点腹部中线处肿块,平卧、腹直肌放松时,疝块回纳并可触及腹白线缺损(疝环),Litten征阳性,用拇指和食指夹住肿块向外牵拉诱发疼痛等。
-
腹部外伤剖腹探查术
麻醉和体位:一般用全身麻醉。腹直肌后鞘由腹内斜肌腱膜后层和腹横肌腱膜所构成。两侧腹直肌鞘在剑突至耻骨联合的中线上交织,形成白线,白线的中点位置有脐。如腹壁原有切口瘢痕,应争取切除该瘢痕,从原位进腹,而不另留一切口瘢痕;肝破裂大量出血时,也可用拇、示二指捏住肝十二指肠韧带血管,控制出血(图1.4.1-2)。
-
肠系膜囊肿切除术
手术名称:肠系膜囊肿切除术别名:肠系膜囊肿摘除术分类:普通外科/腹腔手术ICD编码:54.401概述:肠系膜囊肿有以下类型:属胚胎遗留的有肠原性囊肿和皮样囊肿;腹壁的重要表面标志有剑突、肋弓、腹白线、脐、髂嵴、耻骨联合和腹股沟韧带。腹直肌后鞘由腹内斜肌腱膜后层和腹横肌腱膜所构成。第4层为腹横筋膜。
-
肠系膜囊肿摘除术
手术名称:肠系膜囊肿切除术别名:肠系膜囊肿摘除术分类:普通外科/腹腔手术ICD编码:54.401概述:肠系膜囊肿有以下类型:属胚胎遗留的有肠原性囊肿和皮样囊肿;腹壁的重要表面标志有剑突、肋弓、腹白线、脐、髂嵴、耻骨联合和腹股沟韧带。腹直肌后鞘由腹内斜肌腱膜后层和腹横肌腱膜所构成。第4层为腹横筋膜。
-
经直肠肌鞘结肠拖出术
经直肠肌鞘结肠拖出术(soave)这种手术不致污染腹腔,组织损伤少,可使肛门内、外括约肌、提肛肌和内脏神经、腰骶神经和骶神经丛等不受损伤,以保证排便和排尿功能。用剪刀和浸有肾上腺素溶液的小纱布球,作锐性和钝性分离,一直从直肠近端分离至直肠远端,直至肛门,使粘膜下层完全裸露[图1⑵~在距肛门口5~
-
soave
经直肠肌鞘结肠拖出术(soave)这种手术不致污染腹腔,组织损伤少,可使肛门内、外括约肌、提肛肌和内脏神经、腰骶神经和骶神经丛等不受损伤,以保证排便和排尿功能。用剪刀和浸有肾上腺素溶液的小纱布球,作锐性和钝性分离,一直从直肠近端分离至直肠远端,直至肛门,使粘膜下层完全裸露[图1⑵~在距肛门口5~
-
气管切开术
手术名称:气管切开术别名:气管造口术;颈阔肌深层是深筋膜浅层,包绕两侧的颈前肌并在中线连成白色的筋膜线。气管两侧偏内有甲状腺最下动、静脉和甲状腺奇静脉丛,偏外有颈部主要血管,因此在行气管切开时,切口必须在颈部安全三角区内(三角的两上角各位于环状软骨与胸锁乳突肌交界点,下角位于胸骨切迹中点)。
-
气管造口术
手术名称:气管切开术别名:气管造口术;颈阔肌深层是深筋膜浅层,包绕两侧的颈前肌并在中线连成白色的筋膜线。气管两侧偏内有甲状腺最下动、静脉和甲状腺奇静脉丛,偏外有颈部主要血管,因此在行气管切开时,切口必须在颈部安全三角区内(三角的两上角各位于环状软骨与胸锁乳突肌交界点,下角位于胸骨切迹中点)。
-
足太阴经络现象
苔癣化皮损沿脾经呈带状分布,从公孙穴至地机穴,长期消化不良。4.一名循经痛症患者主诉左下肢内侧酸软胀痛6年,从左足大趾内侧经内踝上沿小腿内侧至大腿内侧膝关节上20厘米处,与脾经循行路线一致。6.针刺漏谷穴15分钟后,所测脾经穴位箕门、血海、阴陵泉、三阴交和公孙的痛阈有十分显著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