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般腹股沟斜疝修复术
分离囊颈时必须达到内环口处,把内环口周缘的腹横筋膜边缘分离出来,在颈部行荷包缝合或贯穿结扎,切除疝囊远端,任疝囊残端退缩回内环口内腹膜外间隙。首先提起腹横筋膜上侧瓣,分离其下的脂肪层,继而提起下侧瓣,注意来自腹壁下动脉的分支穿通该筋膜瓣走向提睾肌和精索,即精索外动脉,在分支基部予以切断、结扎。
-
滑疝修复术
然后,用几把止血钳夹住并提起结肠旁边的腹膜,在离结肠边缘2cm处剪开结肠两边及顶端的腹膜,直至疝囊颈部[图1-3]。腹腔外滑疝修复术(zimmerman)随着腹股沟疝修补术的进步,利用腹横筋膜和修复内环口的重要性日益受到重视。助手扶持疝囊残端,术者用剥离子仔细把精索从疝囊后壁钝性剥开,达内环口以上[图3-2]。
-
小儿腹股沟斜疝修复术
小儿腹股沟斜疝多为先天性腹膜鞘突未闭所致,疝囊常与精索和睾丸紧密愈着。上半段疝囊用纱布将其与精索钝性分离至疝囊颈部[图1-4]。切开皮肤和浅筋膜后,按切口大小切开腹外斜肌腱膜[图2-1]。4.缝合腹膜将腹壁的腹膜切口上缘与剪断的疝囊口后唇的腹膜下缘用细丝线连续缝合,闭合腹腔[图2-4]。
-
绞窄性腹股沟斜疝修复术
腹股沟斜疝发生绞窄后,除了局部肠管坏死外,更严重的是引起肠梗阻和全身水电解质的平衡失调,必须紧急手术治疗。手术步骤1.显露、切开疝囊手术切口可按一般腹股沟斜疝修复术切口向下延长2~2.切开狭窄的内环时,应在内环上缘靠外侧由内向外切开,以免损伤内环内侧的腹壁下血管。小儿应按时扩肛直至肠蠕动恢复。
-
腹股沟直疝修复术
腹股沟直疝常发生在老年人,多为腹壁的薄弱所造成,与由先天性缺损所致的腹股沟斜疝不同,故在修复时,应注意加强局部腹壁。特别要注意腹壁下动脉在直疝疝囊颈的外侧,而髂内动脉分出的闭合的脐支则常在直疝疝囊颈的内侧[图1-4]。重叠缝合腹外斜肌腱膜,将精索置于腹外斜肌腱膜的外面,最后缝合皮下组织和皮肤。
-
经腹股沟股疝修复术
经腹股沟股疝修复术手术图解⑴剪开腹外斜肌腱膜⑵切开腹横筋膜⑶切开腹膜⑷切开陷窝韧带⑸分离疝囊粘连,上推疝囊⑹上提翻转的疝囊⑺高位切除后缝合囊颈⑻缝合耻骨韧带与腹股沟韧带⑼缝合腹横筋膜图经腹股沟,股疝修复术术前准备同一般腹股沟斜疝修复术。分开腹膜外脂肪,在股管处可见到股疝的腹膜外突部分(疝囊)。
-
脐疝修复术
疝囊外被覆着皮肤和腹膜。手术图解1-1婴儿型1-2小儿型1-3成人型图1脐疝类型及切口2-1切开疝囊基部2-2检查疝环附近粘连2-3缝合腹膜2-4重叠缝合筋膜和腹直肠前鞘2-5筋膜缝合完毕2-6松解脐孔皮下粘连2-7缝合固定脐孔皮下组织2-8将浅筋膜缝合固定于腹直肌鞘图2脐疝修复术(小儿型)适应证1.脐膨出应在出生后稍事准备即行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