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磁场强度
磁场强度(magnetic-fieldstrength)矢量场量H,在给定点,等于磁感应强度除以磁常数,并减去磁化强度。
-
磁疗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利用磁场并结合其他物理方式进行治疗的第二类医疗器械,其磁疗部分亦适用本指导原则。3.永磁与电磁结合型产品包括产生恒定磁场、时变磁场(交变磁场、脉动磁场和脉冲磁场等)的产品。另外,如果所比较两组间的效应差异越小,估计样本量越大。因此,常采用全分析集进行分析。
-
磁疗法
动磁法,是用交变磁场、脉动磁场、脉冲磁场以及磁性材料旋动时产生的动磁场作用于穴位或患病部位,临床用磁疗机进行治疗;(2)间接磁疗法对胶布过敏者或磁片不宜敷贴的部位,将磁片做成各种磁疗带,系在穴位上,方便佩戴。7.失眠合谷、三阴交、足三里、神门、太溪。10.肾结石、尿结石肾俞、大横、中极、太溪、阴陵泉。
-
磁共振成像
脑脊液T1长;运动器官成像:采用呼吸和心电图门控(gating)成像技术,不仅能改善心脏大血管的MR成像,还可获得其动态图象。不仅要横断面图像,还常要矢状面或(和)冠状面图像,还需获得T1WI和T2WI。虽然MRA对颅内血管、颈部血管及肢体血管的价值与常规血管造影相似,但对极慢血流的病变可能漏掉,空间分辨力低于DSA。
-
核磁共振波谱法
概述:核磁共振波谱法是指用波长很长的电磁波,相当于射频区大于照射分子时,它能够与暴露在强磁场中的一定原子核相互作用,并且在某些特定磁场强度产生强弱不同的吸收信号,以这种原理建立起来的方法称为核磁共振波谱法,或称核磁共振光谱法,简称NMR。其质子是等权重的;内标物的分子量与特征参考峰质子数之比合理;
-
MRI
脑脊液T1长;运动器官成像:采用呼吸和心电图门控(gating)成像技术,不仅能改善心脏大血管的MR成像,还可获得其动态图象。不仅要横断面图像,还常要矢状面或(和)冠状面图像,还需获得T1WI和T2WI。虽然MRA对颅内血管、颈部血管及肢体血管的价值与常规血管造影相似,但对极慢血流的病变可能漏掉,空间分辨力低于DSA。
-
动磁法
动磁法为穴位磁疗法的一种。宋代严用和《济生方》有用鸣聋散(磁石、穿山甲)塞耳,口含生铁,治疗暴聋和耳鸣等记载。一般磁场强度为100~4000高斯。静磁法磁场恒定以贴敷为主,即将磁体贴敷或固定于穴位上,多用于高血压、扭伤、腱鞘囊肿等。若有磁疗过敏或头晕、恶心、乏力、嗜睡、失眠等副作用严重者停用。
-
远红外磁疗仪
远红外磁疗仪是一种将红外线和磁场组合成一体的磁疗仪器。选用不同磁头可有不同的磁场强度,一般表面动态磁场强度400~500高斯,磁力线穿透深度50~使用时,可同时产生远红外线和脉动磁场,亦可单用磁场治疗。
-
电磁法
电磁法为穴位磁疗法的一种。宋代严用和《严氏济生方》有用鸣聋散(磁石、穿山甲)塞耳,口含生铁,治疗暴聋和耳鸣等记载。动磁法为磁场强度和方向随时变化,须旋动,即将旋磁机对准穴位进行治疗或将磁体置于穴位表面摩擦转动,多用于头痛、带状疱疹等。若有磁疗过敏或头晕、恶心、乏力、嗜睡、失眠等副作用严重者停用。
-
磁场
磁场(magneticfield)是指由磁场强度与磁通密度表征的电磁场的组成部分。磁场传递运动电荷或电流之间相互作用的物理场。由运动电荷或电流产生,同时对场中其他运动电荷或载流导体有磁力作用。同理,当电荷运动形成的是交变电流时,在它周围产生的磁场也是交变的。磁感应强度B(简称B矢量)是描述磁场的基本物理量。
-
GBZ/T 189.3—2018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3部分:1Hz~100kHz电场和磁场
100kHz电场和磁场1范围:GBZ/T189的本部分规定了工作场所1Hz~4.4.2现场环境电磁场不稳定,如电阻焊作业等,应在预期电场和/或磁场强度最高的时间段测量,读取电磁场峰值及最高时间段的均方根值,每次测量时间一般不超过5min,劳动者接触时间不足5min按实际接触时间进行测量,每个测点连续测量3次,取最大值。
-
磁化水疗法
磁化水疗法是磁疗法中的一种。主要用于治疗尿石病。治疗的方法为选用磁水器的磁场强度在2000~上海市计量测试管理局,曾利用X射线衍射定性相分析,发现普通用水中碳酸钙结晶体结构以方解石为主,方解石易沉淀,生成坚硬化垢,而磁化水中碳酸钙结晶体为纹石,纹石不易沉淀,而浮于水中易被带走。
-
磁针
概述:磁针:1.针具名;瓷针·磁针:磁针即瓷针。磁针的选穴、进针同针刺疗法,所不同的是,将针刺入穴位后,再在针刺部位贴敷磁片(表面磁场强度在1000GS~2000GS).或于裸露在皮妇外的针柄上固定一磁片(表面磁场强度在700GS~1600GS),从而起到针刺与磁疗的双重作用。磁针的适用范围同针刺疗法和磁疗法。
-
磁穴疗法
磁穴疗法简称磁疗。是用磁场作用于人体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8毫米,磁场强度为800~2000高斯)敷贴于穴位处即可,亦可用磁疗机进行治疗。并可和针刺或电针机配合使用。常用于治疗急性扭挫伤、原发性高血压、胃肠功能紊乱、遗尿症、肩周炎、神经性皮炎、神经痛、痛经、月经不调等。
-
矢量
矢量是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亦称“向量”。如电场强度、磁场强度、速度等。一般用带有矢头的线段来表示,矢头的指向代表矢量的方向,线段的长度则按选定的比例尺画出,代表矢量的大小。目前已在基础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治中测控人体的若干矢量指标。
-
核磁共振
核磁共振指处于静磁场中的核自旋体系,当其拉莫尔进动频率与作用于该体系的射频场频率相等时,所发生的吸收电磁波的现象。如在垂直磁场的方向上加进一个与进动频率相同的射频场,核磁矩便会离开平衡位置,拉莫尔进动又重新开始。核“自转”的速度是不变的,只要磁场强度不变,拉莫尔频率自始至终也不会改变。
-
助听器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8)安装和使用说明。本指导原则编写的依据是:《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局令第16号)、《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规定》(局令第5号)、《医疗器械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管理规定》(局令第10号)、《医疗器械标准管理办法》(局令第31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其他规范性文件等。
-
耳穴磁疗法
耳穴磁疗法是利用磁场在耳穴上的作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5日,两耳交替使用。可用于治疗头痛、胁痛、咳嗽、哮喘等。3毫米,磁场强度一般为200~500高斯或1000高斯以上。对于皮肤病及痛症,可先按埋针法把皮内针埋在耳穴内,而后在针柄上敷以一粒磁珠并用胶布固定,使磁场通过针体导入,给予较长时间的刺激。
-
静磁法
静磁法即磁穴疗法。是用磁场作用于人体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8毫米,磁场强度为800~2000高斯)敷贴于穴位处即可,亦可用磁疗机进行治疗。并可和针刺或电针机配合使用。常用于治疗急性扭挫伤、原发性高血压、胃肠功能紊乱、遗尿症、肩周炎、神经性皮炎、神经痛、痛经、月经不调等。
-
核磁共振光谱法
核磁共振光谱法是利用10-100nm波长的电磁波照射分子,使之与暴露在强磁场中的一定原子核互相作用,并且在某些特定磁场强度处产生强弱不同的吸收信号,以此而建立的有机化学结构分析方法。可用于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分析、定量分析、分子量测定等方面。对中药化学成分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太阳磁场
通常根据在磁场中光谱线分裂的塞曼(zee—man)效应来测量太阳磁场。太阳磁场主要是在太阳大气层——光球、色球和日冕低层中,在太阳内部和日冕外则很弱。太阳局部磁场很强,如有的黑子磁场可达3000高斯。太阳磁场的活动强烈时,会引起地球磁场的骚动,发生磁暴,对人的健康特别是心血管等病有明显的影响。
-
能态
能态(energystate)是指将分子、原子及原子粒子联系在一起的不同能级。显微系统下展示了多种量子化的能级或能态(量子理论)。X射线是在原子中电子从一个电子壳跃迁到另一个电子壳时产生的;自旋状态下能量的跃迁是很小的,其中电子的能量跃迁比光子和中子要高;分子和其他多原子成分可因旋转和振动而产生额外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