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鳃
(1)两栖类的幼体和一部分鱼类的幼体[例如总鳍鱼类的多鳍鱼属(Polypterus)、肺鱼类的南美肺鱼(Lepidosiren)],其由鳃区向体外突出的总状和羽状等的鳃称为外鳃,缺少支持骨。两栖类的无尾类早期具有外鳃,以后随着鳃盖的形成被包裹在鳃腔内,不久退化,重新生出内鳃。内鳃起源于内胚层,外鳃起源于外胚层。
-
银鲛
眼上侧位,鼻孔圆形,位于口前,前鼻瓣连合,伸达牙板,后鼻瓣宽扁,伸达口角,具鼻口沟。第1背鳍起点与鳃孔相对,具一扁长硬棘,第2背鳍延长低平,有一凹缺与尾鳍上叶相隔。生境分布:生态环境:为冷温性中小型鱼类,平时栖息于180-540m深水海域,冬季回游至近海,春季交尾,卵生,卵长20cm,壳黄褐色,产于淤泥海底。
-
钩介幼虫病
钩介幼虫病病原蚌类的钩介幼虫寄生而引起的鱼病。每年的8月,蚌卵在母体的外鳃腔内受精后发育为钩介幼虫。到第2年春天或初夏,钩介幼虫脱离母蚌,感染鱼类。钩介幼虫的身体略呈三角形,有两片壳,壳的腹侧边缘生许多钩,壳内并生出一条细长而粘的足丝。如寄生在嘴角、口唇或口腔内,则使鱼夹失摄食能力,从而萎瘪致死。
-
燕魟
无背鳍和尾鳍;左侧卵巢常较发达,具较多的卵,通常每一输卵管有一胎儿,偶有2~胚胎早期发育阶段,卵黄外有1草绿色薄膜,末端有褶皱,不久破膜而出。胎儿具外鳃丝和卵黄囊,发育过程中部分营养来自卵黄。分布于热带和温带海区,中国有3种。①日本燕魟,尾长约为体盘长的一半;体上具黑色小斑和大型斑块。
-
非洲肺鱼
非洲肺鱼是美洲肺鱼目非洲肺鱼科(原鳍鱼科)非洲肺鱼属,亦名原鳍鱼属、泥鱼,有3种。鳔内中央腔的侧壁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小气室(肺泡),各小气室又复分为许多小气囊(肺小泡),构造与陆生动物的肺十分相近。在干旱期钻入泥中。仔鱼具有外鳃和粘合器官,在鳃盖形成后,仍有3对外鳃伸出体外,直到成体时才消失,但仍留其痕迹。
-
鳃原性颈部囊肿切除术
手术名称:鳃源性囊肿切除术别名:颈部鳃原性囊肿切除术;窦口也可封闭而形成囊肿,如第2鳃沟与咽囊间的鳃膜穿破,则可形成既有内口,又有外口的完全瘘管,这种瘘管的外口多位于胸锁乳突肌前缘的下1/3处,少数位于中1/3处,位于上1/3处者极少,内口位于扁桃体窝处(图9.5.6.1-0-2)。麻醉和体位: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
-
鳃裂囊肿摘除术
手术名称:鳃源性囊肿切除术别名:颈部鳃原性囊肿切除术;窦口也可封闭而形成囊肿,如第2鳃沟与咽囊间的鳃膜穿破,则可形成既有内口,又有外口的完全瘘管,这种瘘管的外口多位于胸锁乳突肌前缘的下1/3处,少数位于中1/3处,位于上1/3处者极少,内口位于扁桃体窝处(图9.5.6.1-0-2)。麻醉和体位: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
-
澳洲肺鱼
澳洲肺鱼是角齿鱼目角齿鱼科新角齿鱼属的1种,是现代肺鱼中最大的种类。背鳍、尾鳍、臀鳍相连为一。鳔很长,不成对,鳔内有两条纤维带,一背一腹将鳔分为左右两部分,并在两侧形成许多对称中隔,将鳔分隔成许多对称的小气室(肺泡)。鳃5对,很发达。和肺鱼类其他现代种类的不同点是澳洲肺鱼的幼鱼无外鳃,也无粘合器官。
-
鳃源性瘘管切除术
手术名称:鳃源性瘘管切除术别名:鳃原性瘘管切除术分类:耳鼻喉科/咽手术/颈鳃裂囊肿或瘘管切除术ICD编码:29.5202概述:第1鳃裂瘘管甚少见,短而浅的瘘管切除比较简单,如瘘管位于面神经深面时,切除就很困难,有时要进行面神经解剖,并切除部分鳃腺组织,才能安全、完全地切除瘘管。麻醉和体位: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
-
鳃原性瘘管切除术
手术名称:鳃源性瘘管切除术别名:鳃原性瘘管切除术分类:耳鼻喉科/咽手术/颈鳃裂囊肿或瘘管切除术ICD编码:29.5202概述:第1鳃裂瘘管甚少见,短而浅的瘘管切除比较简单,如瘘管位于面神经深面时,切除就很困难,有时要进行面神经解剖,并切除部分鳃腺组织,才能安全、完全地切除瘘管。麻醉和体位: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
-
鳃源性囊肿切除术
手术名称:鳃源性囊肿切除术别名:颈部鳃原性囊肿切除术;窦口也可封闭而形成囊肿,如第2鳃沟与咽囊间的鳃膜穿破,则可形成既有内口,又有外口的完全瘘管,这种瘘管的外口多位于胸锁乳突肌前缘的下1/3处,少数位于中1/3处,位于上1/3处者极少,内口位于扁桃体窝处(图9.5.6.1-0-2)。麻醉和体位: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
-
颈部鳃原性囊肿切除术
手术名称:鳃源性囊肿切除术别名:颈部鳃原性囊肿切除术;窦口也可封闭而形成囊肿,如第2鳃沟与咽囊间的鳃膜穿破,则可形成既有内口,又有外口的完全瘘管,这种瘘管的外口多位于胸锁乳突肌前缘的下1/3处,少数位于中1/3处,位于上1/3处者极少,内口位于扁桃体窝处(图9.5.6.1-0-2)。麻醉和体位: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