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
山矾叶
急性中耳炎,取汁滴耳;原形态:山矾(《纲目》),又名:郑花(《山谷内集》),芸香、柘花、春桂、七里香、玚花(《纲目》),山桂花、三月桂、黑厚皮柴、黄仔叶柴、小元柴、田螺柴、十里香。单叶互生;"②《江西草药》:"清热利湿。(《衡山民间草药》)④治急性扁桃体炎、鹅口疮:鲜山矾叶适量,捣汁含漱。
-
鼠脂
《*辞典》:鼠脂:出处:《本草图经》拼音名:ShǔZhī来源:为鼠科动物褐家鼠、黑家鼠等的脂肪油。功能主治:①《本草图经》:主汤火疮。附方:治耳聋:鼠脂半合,青盐一钱,地龙-条(系头,捻取汁)。以鼠脂、地龙汁调青盐,温过,绵蘸之,即侧卧,捻滴耳中。(《圣惠方》滴耳鼠脂方)摘录:《*辞典》
-
滴点疗法
滴点疗法,是指用药液(或药粉)滴或点耳、鼻、眼或其他部位以治疗疾病的疗法。禁忌证本法无绝对禁忌证,但应用时需根据具体病证,使用适当的药液或药粉,否则无效。耳膜穿孔者及前庭功能障碍者,禁用或慎用药液滴耳。2.药物如需用水溶解或稀释,最好使用蒸馏水。3.点眼部位只能将药点入目内眦。
-
芦竹笋
《*辞典》:芦竹笋:出处:《重庆草药》拼音名:L Zh Sǔn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芦竹的嫩苗。性味:《重庆草药》:味苦,性寒,无毒。功能主治:清热泻火。治肺热吐血,骨蒸潮热,头晕,热淋,聤耳,牙痛。②《岭南采药录》:嫩笋捣烂能拔腐骨。治骨蒸潮热,火牙痛,头晕,火淋等。外用:捣汁滴耳。捣取汁加白糖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