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粉块柄
花粉块柄是指花粉块下部系着于粉腺上的柄。
-
兰科
中文名兰科拼音名lanke拉丁名Orchidaceae描述Orchidaceae兰科,单子叶植物,约700属,2000种,广布于全球,但主要产热带地区,我国有166属,1019种,南北均产之,而以云南、台湾与海南岛为最盛,大部分供观赏,少数如石斛、天麻、白芨等入药。陆生、附生或腐生草本;兰科植物大多数靠昆虫传粉,也有鸟媒传粉和自花传粉的。
-
无柱兰属
中文名无柱兰属拼音名wuzhulanshu拉丁名Amitostigma中国植物志17:355描述AmitostigmaSchltr.无柱兰属,兰科,23种,主要分布于东亚及其邻近地区,我国有20种,南北大多数地区均产之。总状花序具疏花;唇瓣较大,3裂或中裂片再次2裂,有短距;花粉块2,粒粉质,具花粉块柄及粘盘,花粉块柄多少为蕊缘的边缘所包蔽。
-
萝藦科
花粉粒联合,包在1层柔韧的薄膜内而成块状,称花粉块,通常通过花粉块柄而系结于着粉腺上,每花药有花粉块2个或4个,或花粉器通常为匙形,直立,其上部为载粉器,内藏四合花粉,载粉器下面有1载粉器柄,基部有1粘盘,粘于柱头上,与花药互生,稀有4个载粉器粘生成短柱状,基部有一共同的载粉器柄和粘盘;
-
坛花兰属
中文名坛花兰属拼音名tanhualanshu拉丁名Acanthephippium中国植物志18:321描述AcanthephippiumBl.坛花兰属,兰科,约15种,分布于热带亚洲至斐济(大洋洲),我国有坛花兰A.sinenseRoyle等5种,其中3种产台湾。总状花序生于当年假鳞茎的节上,直立,较短,具数花;花粉块8,不等大,具花粉块柄。
-
叉柱兰属
中文名叉柱兰属拼音名chazhulanshu拉丁名Cheirostylis中国植物志17:161描述Cheirostylis.叉柱兰属,兰科,22种,分布于热带亚洲至波利尼西亚以及热带非洲,我国有11种,产台湾、广东至云南。唇瓣直立,中央有槽,顶端扩大,常2裂而有流苏或齿,基部一般有2个胼胝体,少有例外;花粉块2,有裂隙,具花粉块柄与粘盘。
-
金唇兰属
中文名金唇兰属拼音名jinchunlanshu拉丁名Chrysoglossum中国植物志18:330描述ChrysoglossumBl.金唇兰属,兰科,12种,分布于亚洲热带地区至波利尼西亚,我国有4种,产西南至台湾,其中金唇兰C.chapaensis(Gagnep.)TangetWang较常见。花序从靠近假鳞茎底部抽出,具数花至多花;花粉块2,蜡质,无花粉块柄。属下物种金唇兰
-
兰属
中文名兰属拼音名lanshu拉丁名Cymbidium中国植物志18:191描述CymbidiumSw.兰属,兰科,约40种,主要分布亚洲热带与亚热带地区,少数见于大洋洲与非洲,我国有20种及许多变种,其中不少被广泛栽培,如墨兰C.sinense(Andr.)Willd.,建兰C.ensifolium(L.花粉块2,近球形,蜡质,有裂隙,生于共同的花粉块柄上,有粘盘。
-
双唇兰属
中文名双唇兰属拼音名shuangchunlanshu拉丁名Didymoplexis中国植物志18:39描述DidymoplexisGriff.双唇兰属,兰科,约20种,分布于非洲和亚洲热带地区,以及太平洋一些岛屿,其中双唇兰D.pallensGriff.产我国台湾与海南岛。根状茎粗厚,分枝;总状花序具许多小花;唇瓣不裂;花粉块4,粒粉质,无花粉块柄,有时有粘盘。
-
火烧兰属
中文名火烧兰属拼音名huoshaolanshu拉丁名Epipactis中国植物志17:86描述EpipactisZinn.火烧兰属,兰科,约20种,主要分布于北温带,少数种类在亚洲可达泰国,在美洲可达墨西哥和哥伦比亚,我国有6种,除南部炎热地区外,全国均产之。唇瓣分为前后唇,基部无距;花粉块2或每个又多少纵裂为2,粒粉质,不具花粉块柄。
-
虎舌兰属
中文名虎舌兰属拼音名hushelanshu拉丁名Epipogium中国植物志18:43描述EpipogiumR.Br.虎舌兰属,兰科,约5种,分布于欧亚温带地区以及非洲与亚洲热带地区,其中虎舌兰E.roseum(D.Don)Lindl.与裂唇虎舌兰E.aphyllu(Schmidt)Sw.等2种产我国,从东北至南部均有分布。腐生兰,具块状或珊瑚状根状茎;总状花序具少数花;
-
毛兰属
中文名毛兰属拼音名maolanshu拉丁名Eria中国植物志19:1描述EriaLindl.毛兰属,兰科,约570种,分布于热带亚洲至大洋洲,我国有36种,产南部至西南部。附生兰,通常具根状茎;茎常膨大成种种形状的假鳞茎;萼片背面与子房常被绒毛;唇瓣活动或不活动,无距;花粉块8(极罕为4),成2群,每群具一花粉块柄。
-
金石斛属
中文名金石斛属拼音名jinshihushu拉丁名Flickingeria中国植物志19:146描述EphemeranthaP.F.HuntetSummerh.金石斛属,兰科,约70种,分布于热带亚洲至大洋洲,我国有流苏金石斛E.fimbriata(BI.假鳞茎一般圆柱状梭形,有时压扁,顶端具1叶及1-2朵花,往往在基部发出新枝;唇瓣通常3裂,中裂片较大,呈种种形状;
-
滇兰属
中文名滇兰属拼音名dianlanshu拉丁名Hancockia中国植物志18:247描述HancockiaRolfe滇兰属,兰科,仅滇兰H.unifloraRolfe1种,产我国云南东南部至越南。陆生兰,具根状茎;花葶从靠近假鳞茎底部处抽出;花单朵,稍大;萼片与花瓣相似;唇瓣稍贴生于蕊柱,基部具较长的距;花粉块8,蜡质,有条形花粉块柄。属下物种滇兰
-
舌喙兰属
中文名舌喙兰属拼音名shehuilanshu拉丁名Hemipilia中国植物志17:273描述HemipiliaLindl.舌喙兰属,兰科,约13种,分布于东亚至泰国,我国有9种,产西南部至台湾。叶一般心形或卵状心形,基部无柄,抱茎;中萼片常直立而凹陷;花粉块2,由许多松散小块组成,有花粉块柄及粘盘,粘盘包藏于位于蕊喙两边的粘囊中。
-
角盘兰属
中文名角盘兰属拼音名jiaopanlanshu拉丁名Herminium中国植物志17:340描述HerminiumGuett.角盘兰属,,兰科,约40种,主要分布于东亚,少数也见于东南亚和欧洲,我国有35种,南北均产之。陆生兰,具块茎;花序顶生,具多数小花;唇瓣常多少3裂,有距或无距;柱头2,棍棒状;花粉块2,由许多小块组成,具花粉块柄和粘盘;
-
爬兰属
中文名爬兰属拼音名palanshu拉丁名Herpysma中国植物志17:159描述HerpysmaLindl.爬兰属,兰科,2种,分布于尼泊尔与菲律宾,据记载其中爬兰H.longicaulisLindl.exWall.亦产我国云南。叶基生,有柄,基部的鞘很大;花排成顶生的穗状花序;唇瓣贴生于蕊柱边缘(两侧),有长距;花粉块2,粒粉质,具花粉块柄与粘盘。
-
翻唇兰属
中文名翻唇兰属拼音名fanchunlanshu拉丁名Hetaeria中国植物志17:181描述HetaeriaBI.翻唇兰属,兰科,20种,分布于热带亚洲至非洲,我国有7种,产东南部至西南部。总状花序具多数小花;中萼片与花瓣靠合成兜;唇瓣位于上方,不裂或顶端略2裂,基部多少凹陷成囊状或杯状,内有附属物;花粉块2,粒粉质,有花粉块柄与粘盘。
-
对叶兰属
中文名对叶兰属拼音名duiyelanshu拉丁名Listera中国植物志17:103描述ListeraR.Br.对叶兰属,兰科,30种,分布于北温带,以我国与北美洲为最多,我国有21种,全国除华南外均产之。叶通常卵形至心形,近无柄;花序顶生,通常总状,稀为单花;唇瓣较大,顶端一般2深裂,有时浅裂或微缺,无距;花粉块2,粒粉质,无花粉块柄。
-
血叶兰属
中文名血叶兰属拼音名xueyelanshu拉丁名Ludisia中国植物志17:157描述LudisiaA.Rich.血叶兰属,兰科,仅血叶兰L.discolor(Ker-Gawl.)A.Rich.1种,产印度支那、马来半岛和我国广东与云南。花序具数朵花,花序轴被毛;唇瓣顶端横长圆形,基部有囊状短矩;蕊柱在花药下骤狭成柄;花粉块2,粒粉质,具纤细的花粉块柄和粘盘。
-
全唇兰属
中文名全唇兰属拼音名quanchunlanshu拉丁名Myrmechis中国植物志17:176描述MyrmechisBl.全唇兰属,兰科,7种,分布于亚洲热带至亚热带地区,我国有5种,产云南、四川、湖北至台湾,其中全唇兰M.chinensisRolfe较为常见。唇瓣不裂,基部凹陷成囊状,囊内常有2个胼胝体;花粉块2,有裂隙,粒粉质,具花粉块柄和粘盘。
-
新型兰属
中文名新型兰属拼音名xinxinglanshu拉丁名Neogyna中国植物志18:405描述NeogynaReichb.f.新型兰属,兰科,仅有新型兰N.gardenariana(Lindl.)Reichb.f.1种,产印度、尼泊尔、老挝至我国云南。假鳞茎长颈瓶状,长可达15厘米,顶端具2叶;花大,苞片宿存;唇瓣3裂,上面有3条褶片,基部具短矩;花粉块4,蜡质,具花粉块柄。
-
兜被兰属
中文名兜被兰属拼音名doubeilanshu拉丁名Neottianthe中国植物志17:376描述NeottiantheSchltr.兜被兰属,兰科,6种,分布于欧洲至东亚,其中兜被兰N.pseudodiphylax(Kranzl.)Schltr.与二叶兜被兰N.cucullata(L.总状花序顶生,偏向一侧;唇瓣3裂,基部有距,距常多少向前弯;花粉块2,由许多小块组成,有花粉块柄和粘盘。
-
云叶兰属
中文名云叶兰属拼音名yunyelanshu拉丁名Nephelaphyllum中国植物志18:232描述NephelaphyllumBl.云叶兰属,兰科,12种,分布于亚洲热带地区,其中云叶兰N.cristatumRolfe产我国广东沿海至海南岛。陆生兰,具根状茎;花葶与叶生于不同的假鳞茎上,常交互而生;花粉块8,成2群,蜡质,具花粉块柄。属下物种云叶兰
-
粉口兰属
中文名粉口兰属拼音名fenkoulanshu拉丁名Pachystoma中国植物志18:249描述PachystomaBl.粉口兰属,兰科,11种,分布于热带亚洲至大洋洲,其中粉口兰P.pubescensBl.和台湾粉口兰P.formosanumSchltr.等2种产我国贵州、广西、广东至台湾。花先于叶,小或中等大,排成总状花序;花粉块8,大小相等,蜡质,具短的花粉块柄。
-
白蝶兰属
中文名白蝶兰属拼音名baidielanshu拉丁名Pecteilis中国植物志17:395描述PecteilisRaf.白蝶兰属,兰科,4种,分布于亚洲热带至亚热带地区,我国有白蝶兰P.susannae(L.叶数枚,从基部向上渐尖,并逐渐过渡为苞片;总状花序具数朵花;花粉块2,由小块粘合而成,有长的花粉块柄和粘盘,粘盘藏在蕊喙臂顶端之下。
-
阔蕊兰属
中文名阔蕊兰属拼音名kuoruilanshu拉丁名Peristylus中国植物志17:398描述PeristylusBl.阔蕊兰属,兰科,约60种,分布于亚洲热带地区至大洋洲,我国有6种,产长江流域以南,特别是西南地区。花小,排成顶生的总状花序;柱头2,贴生于唇瓣基部与退化雄蕊之间;花粉块2,由许多小块粘合而成,有花粉块柄与粘盘。
-
鹤顶兰属
中文名鹤顶兰属拼音名hedinglanshu拉丁名Phaius中国植物志18:258描述PhaiusLour.鹤顶兰属,兰科,约50种;唇瓣围绕蕊柱,基部具囊或距;花粉块8,在每室内4个互相压叠,位于上面的较长,蜡质,具花粉块柄。属下物种斑叶鹤顶兰、长茎鹤顶兰、大花鹤顶兰、海南鹤顶兰、黄花鹤顶兰、文山鹤顶兰、仙笔鹤顶兰、紫花鹤顶兰
-
石仙桃属
中文名石仙桃属拼音名shixiantaoshu拉丁名Pholidota中国植物志18:386描述PholidotaLindl.石仙桃属,兰科,约55种,分布于热带亚洲至大洋洲,我国有12种,产西南至台湾;假鳞茎疏离或密集,顶端具1-2叶;总状花序具多花,花序轴常多少曲折;唇瓣基部无耳状小裂片,但有囊;花粉块4,蜡质,具弹性花粉块柄。
-
舌唇兰属
中文名舌唇兰属拼音名shechunlanshu拉丁名Platanthera中国植物志17:285描述PlatantheraRich.舌唇兰属,兰科,约200种,分布于北半球,向南可达中美洲和热带亚洲,我国约40种,南北均产之,以西南为最多。总状花序顶生,具数朵花;蕊柱贴生于唇瓣基部;花粉块2,由许多松散小块组成,有短的花粉块柄与粘盘。
-
独蒜兰属
中文名独蒜兰属拼音名dusuanlanshu拉丁名Pleione中国植物志18:364描述PleioneD.Don独蒜兰属,兰科,10种,分布于印度、泰国、印度支那至我国,我国有6种,其中独蒜兰P.bulbocodioides(Franch.)Rolfe广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假鳞茎顶端具1-2枚叶,叶脱落后顶端留一杯状环;花粉块4,蜡质,具花粉块柄。
-
鸟足兰属
中文名鸟足兰属拼音名niaozulanshu拉丁名Satyrium中国植物志17:495描述SatyriumSw.鸟足兰属,兰科,约110种,主要分布于非洲南部和马达加斯加,少数见于印度、尼泊尔,我国有2种:鸟足兰S.nepalenseD.Don与缘毛鸟足兰S.ciliatumLindl.,产西藏、云南、四川与贵州。雄型则子房没有胚珠,也从不结实,花的结构也完全不同。
-
苞舌兰属
中文名苞舌兰属拼音名baoshelanshu拉丁名Spathoglottis中国植物志18:250描述SpathoglottisBl.苞舌兰属,兰科,约46种,分布于热带亚洲至大洋洲,其中苞舌兰S.pubescensLindl.与紫苞舌兰S.plicataBl.等2种亦产我国,前者广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后者只见于台湾。总状花序具数朵花;花粉块8,成2群,蜡质,具花粉块柄。
-
笋兰属
中文名笋兰属拼音名sunlanshu拉丁名Thunia中国植物志18:336描述ThuniaReichb.f.笋兰属,兰科,5种,分布于印度、泰国至印度尼西亚,其中笋兰T.alba(Lindl.)Reichb.f.亦产我国云南、四川和西藏。本属花艳丽,有些种类供观赏。茎长而直立,丛生,无假鳞茎;总状花序顶生,具大而宿存的苞片;花粉块8,蜡质,具花粉块柄。
-
筒距兰属
中文名筒距兰属拼音名tongjulanshu拉丁名Tipularia中国植物志18:167描述TipulariaNutt.筒距兰属,兰科,5种,间断分布于锡金,我国西部与台湾、日本以及北美洲。陆生兰,具根状茎或假鳞茎,后者在接近顶端处彼此相连接;叶1枚,常为卵形;总状花序具多花;花小,唇瓣3裂,有长距;花粉块2或4,蜡质,有花粉块柄及粘盘。
-
竹茎兰属
中文名竹茎兰属拼音名zhujinglanshu拉丁名Tropidia中国植物志17:121描述TropidiaLindl.竹茎兰属,兰科,约20种,分布于热带亚洲和中美洲以及北美洲南部,其中竹茎兰T.calcarataAmes、阔叶竹茎T.angulosa(Lindl.)BI.花序顶生或腋生;花略小,不扭转;唇瓣基部常凹陷成囊或短钝的距;花粉块2,粒粉质,具花粉块柄和粘盘。
-
金雀马尾参
拼音名:JīnQuèMǎYǐShēn别名:太子参来源:药材基源:为萝藦科植物金雀马尾参的全草。花萼5裂,裂片狭披针形,内面有腺体,花冠紫色,筒状,长约3cm,花冠裂片5,先端连合,喉部略膨大;花药先端无附属体,花粉块斜卵形,每室1个,直立,内角有1个透明薄膜,花粉块柄平展,着粉腺菱形。肝经功能主治:祛风杀虫。
-
旗唇兰属
中文名旗唇兰属拼音名qichunlanshu拉丁名Vexillabium中国植物志17:173描述VexillabiumMaekawa旗唇兰属,兰科,约5种,产日本至菲律宾,其中旗唇兰V.yakushimense(Yamamoto)Maekawa亦产我国台湾。唇瓣T形或Y形,基部具2裂的囊,囊中有纵隔壁,分囊为二室,内各具一胼胝体;花粉块2,粒粉质,具花粉块柄与粘盘。
-
花粉块
花粉块是花粉成熟后,由多数花粉粒粘合而成的块状体。通常每一药室具l-4个花粉块,有花粉块柄系着干粉腺上。为萝摩科和兰科植物所特有,例如徐长卿、白及等。
-
台湾牛奶菜
侧脉约4对,弧形上升,未到叶缘即同甘共苦结。花萼5深裂,长、宽约2mm,内面基部无腺体;花粉块长圆形,每室1个,直立,花粉块柄先水平,后下垂柱头长喙状,伸出于花冠喉部之外。生境分布:分布台湾大平山等地。性味:味甘、微苦、性微温归经:肝经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消肿。主跌打损伤;
-
小叶眼树莲
拼音名:XiǎoYèYǎnShùLián英文名:SmallleafDischidia别名:上树木、瓜子金、纽扣藤、上鳖木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萝藦科植物小叶眼树莲的叶。副花冠裂片锚状,比合肥市蕊柱短,先端2裂面下弯;花粉块长圆状,直立,花粉块柄先端膨大;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地林谷中。胃经功能主治:清热凉血;
-
弓果藤属
中文名弓果藤属拼音名gongguotengshu拉丁名Toxocarpus中国植物志63:280描述ToxocarpusWightetArn.弓果藤属,萝藦科,约70种,分布于亚洲、非洲热带地区,我国有11种,产西南部至东部。聚伞花序腋生;花粉块每室2个,每个着粉腺上有4个花粉块,无花粉块柄;柱头伸出于花冠之外,长喙状或圆柱状,稀环状,顶端2裂或全缘;
-
兜蕊兰属
中文名兜蕊兰属拼音名douruilanshu拉丁名Androcorys中国植物志17:487描述AndrocorysSchltr.兜蕊兰属,兰科,5种,分布于我国、日本和印度,我国有3种;花数朵,很小,排列成顶生的总状花序;唇瓣舌状或条形,很小,基部无距;花药直立,具宽阔的兜状药隔;花粉块2,具花粉块柄和粘盘,粘盘藏于蕊喙的边缘内。
-
开唇兰属
中文名开唇兰属拼音名kaichunlanshu拉丁名Anoectochilus中国植物志17:204描述AnoectochilusBI.开唇兰属,兰科,25种,分布于热带亚洲至大洋洲,我国有6种,产南部,其中花叶开唇兰A.roxburghii(Wall.陆生兰,基部常匍伏;唇瓣3裂,中裂片甚大,预端2裂,基部的距伸出于侧萼片之外,距内具2个疣状胼胝体;
-
筒瓣兰属
中文名筒瓣兰属拼音名tongbanlanshu拉丁名Anthogonium中国植物志18:325描述AnthogoniumWall.exLindl.筒瓣兰属,兰科,仅简瓣兰A.gracileWall.exLindl.1种,产我国西南部至泰国、缅甸、斯里兰卡、尼泊尔等地。花葶从假鳞茎侧面上部节上抽出;萼片下半部联合成圆筒状,上部分离;花粉块4,蜡质,不等大,无花粉块柄与粘盘。
-
无叶兰属
中文名无叶兰属拼音名wuyelanshu拉丁名Aphyllorchis中国植物志17:81描述AphyllorchisBI.无叶兰属,兰科,约20种,分布于亚洲热带地区。花序顶生,疏生多朵花;唇辨通常由上唇与下唇组成,有时具耳,无距;花粉块2,粒粉质,无花粉块柄。属下物种大花无叶兰、单唇无叶兰、高山无叶兰、尾萼无叶兰、无叶兰
-
竹叶兰属
中文名竹叶兰属拼音名zhuyelanshu拉丁名Arundina中国植物志18:333描述ArundinaBI.竹叶兰属,兰科,约5种,分布于亚洲热带至大洋洲的一些岛屿,其中竹叶兰A.graminifolia(D.Don)Hochr.与狭叶竹叶兰A.stenopetalaGagnep.等2种亦产我国南部。唇瓣直立,3裂,围抱蕊柱而成下狭上宽的喇叭状,基部无距;属下物种竹叶兰
-
白及属
中文名白及属拼音名baijishu拉丁名Bletilla中国植物志18:46描述BletillaReichb.f.白及属,兰科,约6种,分布于东亚,其中4种产我国:白及B.striata(Thunb.)Reichb.f.小白及B.yunnanensisSchltr.、黄花白及B.ochraceaSchltr.和台湾白及B.formosana(Hay.陆生兰,具假鳞茎;唇瓣3裂,上面有褶片,侧裂片多少围抱蕊柱;
-
苞叶兰属
中文名苞叶兰属拼音名baoyelanshu拉丁名Brachycorythis中国植物志17:281描述BrachycorythisLindl.苞叶兰属,兰科,约32种,分布于非洲与亚洲的热带地区,其中苞叶兰B.galeandra(Reichb.f.)Summerh.与长叶苞叶兰B.henryi(Schltr.)Summerh.等2种,产我国南部。花粉块2,粒粉质,由许多小块组成,具短的花粉块柄及粘盘。
-
蜂腰兰属
中文名蜂腰兰属拼音名fengyaolanshu拉丁名Bulleyia中国植物志18:407描述BulleyiaSchltr.蜂腰兰属,兰科,仅蜂腰兰B.yunnanensisSchltr.1种,产我国云南。附生兰,具短粗根状茎;花葶生于假鳞茎顶端,与幼时同时出现,甚长,具多花;唇瓣不裂,中部以上收缩,无褶片,基部有距;花粉块4,蜡质,无花粉块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