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山风
卫矛科植物南蛇藤的藤茎·《中医大辞典》·过山风:过山风为中药名,出自《中国药用植物志》,为《植物名实图考》记载的南蛇藤之别名。别名:过山风、穿山龙、过山龙。性味:辛,温。主治风湿痹痛,腰腿痛,瘫痪,四肢麻木,闭经,跌打损伤,痢疾,肠风,痔漏,痈疽肿毒,毒蛇咬伤。疮疡,疱疹,煎服并捣敷。
-
大叶风沙藤
拼音名:D Y FēnɡShāT nɡ别名:海风藤、地血香、梅花钻、大梅花钻、吹风散、大血藤、过山风、绣球香、通血香、过山龙藤、大饭团来源:木兰科南五味子属植物异形南五味子Kadsuraheteroclita(Roxb.)Craib。功能主治:根、藤:祛风除湿,理气止痛,活血散淤。5钱,水煎服,或水煎冲黄酒服,或浸酒服,或0.5~
-
过山龙
豆科植物常绿油麻藤的根及茎叶·《中医大辞典》·过山龙:过山龙为中药名,出自清·刘士季《草木便方》,为清·刘士季《草本便方》记载的牛马藤之别名。来源及产地:卫矛科植物南蛇藤CelastrusorbiculatusThunb.的藤茎。主治风湿痹痛,腰腿痛,瘫痪,四肢麻木,闭经,跌打损伤,痢疾,肠风,痔漏,痈疽肿毒,毒蛇咬伤。
-
圆叶南蛇藤茎
拼音名:YuánYèNánShéTénɡJīnɡ别名:过山风、风药。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圆叶南蛇藤的茎。花瓣线状披针形,长约4mm;种子圆柱状,稍弯,成熟时黑褐色,有微小的短横纹或小窝点。生境分布:生态环境:为中海拔森林中不常见的攀援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广西、台湾。功能主治:祛风除湿;主风湿痹痛;
-
饭团藤
出处:《陆川本草》拼音名:F nTu nT nɡ别名:风沙藤、过山风、黑老虎(《岭南采药录》),十八症(《陆川本草》),臭饭团、过山龙藤(《海南植物志》),大饭团藤、血藤、大叶钻骨风、鸡肠风(《广西药植名录》),绯红南五味子(江西《草药手册》),酒饭团(《农村中草药制剂技术》)。治腹痛,跌打损伤。
-
绿叶五味子
拼音名:LǜYèWǔWèiZǐ别名:内风消、小血藤、过山风、自钻、风沙藤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味子科植物绿叶五味子的藤茎或根。叶片卵状椭圆形、卵形或倒卵形,稀披针形,通常最宽处在中部以下,长4-16cm,宽2.5-8m,先端渐尖,基部钝或楔形,边缘有锯齿或波状疏齿,近基部全缘,上面绿色,下面浅绿色,网脉两面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