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扁草
拼音名:XiǎoBiǎnCǎo别名:草兰花、竹叶兰、兰草花、小兰花来源:药材基源:为鸢尾科植物尼泊尔鸢尾的根茎或根。叶片条形,花期叶长10-28cm,宽2-8mm,果期长可达60cm,宽6-8mm,先端渐尖,有2-3条纵脉,全缘,基部抱茎。性味:甘;活血解毒。主肺虚咳嗽;肾虚腰痛;疔疮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浸酒。
-
蛇不见
拼音名:ShéBúJiàn来源:药材基源:为鸢尾科植物单苞鸢尾的根茎。花被管长约3cm,外花被裂片倒披针形,有褐色条纹及斑点,顶部微凹,内花被裂片狭倒披针形,有蓝褐色条纹;花柱分枝扁平,拱形弯曲,子房下位。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草地。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主毒蛇咬伤;毒蜂螫伤;
-
大扁竹兰
拼音名:DàBiǎnZhúLán来源:药材基源:为鸢尾科植物扇形鸢尾的根茎。花蓝紫色,直径7.5-8cm,花被管长约2cm,外花被裂片倒卵形,有深紫色的斑纹及条纹,边缘波状皱褶,中肋上具黄色鸡冠状附属物,内花被裂片倒披针形或狭倒卵形;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0m左右的草地、林缘及河边湿地。性味:苦;肺热咳喘;
-
尼泊尔鸢尾子
拼音名:NíBóěrYuānWěiZǐ来源:药材基源:为鸢尾科植物尼泊尔鸢尾的种子。叶片条形,花期叶长10-28cm,宽2-8mm,果期长可达60cm,宽6-8mm,先端渐尖,有2-3条纵脉,全缘,基部抱茎。花茎高10-25cm,直径2-3mm,果期花茎高达35cm,中、下部有1-2枚抱茎的披针形的茎生叶,上部具3-4个分枝;性味:苦;
-
莲桂属
中文名莲桂属拼音名lianguishu拉丁名Dehaasia中国植物志31:120描述DehaasiaBI.莲桂属,樟科,约35种,自缅甸、泰国、经中南半岛及马来西亚至伊里安岛,种数最多在马来西亚西部,我国有莲桂D.hainanensisKosterm.,广东莲桂D.kwangtungensisKosterm.及腰果楠D.incrassata(Jaek)Kosterm.3种,产广东及台湾。
-
岩胡椒
拼音名:YánHúJiāo别名:土乌药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川鄂新樟的根。单叶互生;发育雄蕊9枚,第1、2 雄蕊无腺体,第3 的在基部有两腺体,花药4室,横行成1排,第1、2 雄蕊的药室2室内向,2室侧外向;退化雄蕊3枚;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岩边、林下、草丛中。性味:辛;温功能主治:行气;
-
润楠属
中文名润楠属拼音名runnanshu拉丁名Machilus中国植物志31:7描述MachilusNees润楠属,樟科,约100余种,分布于东南亚或东亚,我国有68种,产西南、中南部至台湾,北达山东、湖北及甘肃和陕西南部。叶互生,疏离或常于枝梢聚集,全缘,羽状脉;果为浆果状核果,球形或椭圆形,基部为宿存、开展或反折的花被裂片所围绕;
-
油果樟属
能育雄蕊通常4,偶有5,与花被裂片对生,常伸出于花被,被毛及具腺点,花丝短,花药宽卵圆形,肥厚,2室,室内向,或者融合为1室;A.J.Kostermans主张把本属归入PotameiaThou属中,但后者的第三 2个小而不盖住子房的退化雄蕊具2个腺体,第四 的退化雄蕊很小或全然不存在,故仍应分开为宜。
-
鹿葱
出处:《群芳谱》载有鹿葱,并将其与萱花对比异同,认为鹿葱色颇类萱,但无香,叶与花茎亦不同。花被裂片倒披针形,长约7cm,宽约1.8cm,边缘基部微皱缩;生境分布:生态环境:野生于山沟、溪边阴湿处。性味:辛;有小毒功能主治:解毒;主咽喉肿痛;小便不利;注意:体虚无实邪及孕妇禁服;萱一茎实心,而花五六朵节开;
-
尾花细辛
拼音名:WěiHuāXìXīn别名:白三百棒、白马蹄香、魂筒草、铁螃蟹、花脸细辛、小麻药、土细辛、蜘蛛香、金耳环、马蹄香、马蹄金、白倒插花。芽胞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背面和边缘密生柔毛;花被裂片直立,喉部稍缢缩,内壁有柔毛和纵纹,花被裂片先端骤窄成细长尾尖,尾长可达1.2cm,外面被柔毛;小毒归经:肺;
-
西南文殊兰
出处:始载于《贵州中药志》。叶带形,长约70cm或更长,宽3.5-6cm或更宽。佛焰苞状总苞片2枚,披针形,长约9cm;鳞茎含1-O-乙酰基石蒜碱(1-O-acetyllycorine),3-O-乙酰基扁担叶碱(3-O-acetylhamayne),车瑞灵,鲍威文殊兰碱(powelline),扁担叶碱(hamayne)文殊兰碱(crinine),文殊兰胺(crinamine)。
-
月桂属
花雌雄异株或两性,组成具梗的伞形花序,伞形花序呈球形,具4枚总苞片,腋生,通常成对,偶有3个簇生或呈短总状花序式排列;子房不育;雌花有退化雄蕊4,与花被裂片互生,花丝顶端有1对无柄的腺体,其间延伸有1舌状体;子房1室,花柱短,柱头稍增大,钝三棱形,胚珠1;属下物种月桂
-
无根藤属
花小,两性,极稀由于不育而呈雌雄异株或近雌雄异株,生于鳞状苞片之间,排成穗状、头状或总状花序;能育雄蕊9,花药2室,第一、二 无腺体而药室内向,极稀第二 退化成狭长雄蕊,第三 基部有一对近无柄的腺体;果包藏于一肉质的花被筒内,但彼此分离,顶端开口,并有宿存的花被裂片。属下物种无根藤
-
虎耳兰
拼音名:HǔěrLán来源:药材基源:为石蒜科植物网球花的鳞茎。雄蕊着生于花被管喉部,长于花被裂片或有时伸出很长,花丝丝状,红色,花药黄色较小,长圆形,丁字形着生;种子球形,暗灰褐色。生境分布:生态环境:我国引种栽培。喜温暖湿润环境,夏季需半阴,开花后宜干燥。小鳞茎培养2年才能开花。功能主治:解毒消肿。
-
木姜子属
中文名木姜子属拼音名mujiangzishu拉丁名Litsea中国植物志31:261描述LitseaLam.木姜子属,樟科,约200(400)种,分布于亚洲热带和亚热带,以及美洲,我国约有64种,南自广东海南,北至河南均产,但主产南方和西南温暖地区,为该地区森林中习见的下木,有些种类的木材很有用,有些种类如山鸡椒L.cubeba(Lour.
-
朱顶红
原形态:花朱顶红多年生草本。佛焰苞状总苞片2枚,披针形,长5-7.5cm;雄蕊6,着生于花被管喉部,短于花被裂片,花丝丝状,花药线形或线状长圆形,丁字形着生;蒴果球形,3瓣开裂;糖类:阿拉伯糖(arabinose),半乳糖(galactose),葡萄糖(glucose),半乳糖醛酸(galacturonicacid);有小毒功能主治:解毒消肿。
-
山鸢尾
拼音名:ShānYuānWěi来源:药材基源:为鸢尾科植物山鸢尾的根茎或根。植株基部有棕褐色的老叶残留纤维。每分枝处有3苞片;花柱分枝3,扁平,先端裂片近方形,有疏牙齿,子房下位,圆柱状,长约1cm。种子淡褐色。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500-2500m的湿草甸或沼泽地。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牙龈肿痛;
-
山鸢尾花
拼音名:ShānYuānWěiHuā来源:药材基源:为鸢尾科植物山鸢尾的花。植株基部有棕褐色的老叶残留纤维。每分枝处有3苞片;雄蕊3,花丝与花药等长,花药紫色;花柱分枝3,扁平,先端裂片近方形,有疏牙齿,子房下位,圆柱状,长约1cm。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500-2500m的湿草甸或沼泽地。功能主治:解毒消肿。
-
准噶尔鸢尾
拼音名:ZhǔnGáěrYuānWěi来源:药材基源:为鸢尾科植物准噶尔鸢尾的根或种子。种子,8-9月采收,将果实割下,晒干,除去果壳及杂质,再晒干。花蓝紫色,直径达9cm,外花被裂片提琴形,内花被裂片倒被针形,直立;花柱分枝顶端裂片狭三角形,子房纺锤形。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向阳的高山草地、坡地及石质山坡。
-
镰叶马蔺根
拼音名:LiánYèMǎLìn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鸢尾科植物膜苞鸢尾的根茎或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risscariosaWilld.exLink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洗净,切段晒干。植株基部疏被老叶残留毛发状的纤维。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石质山坡向阳处或沟旁。性味:微苦;凉归经:肺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咽喉肿痛;
-
樟属
中文名樟属拼音名zhangshu拉丁名Cinnamomum中国植物志31:160描述CinnamomumTrew樟属,樟科,约250种,分布于热带亚洲、澳大利亚至太平洋岛屿和热带美洲,我国约有46种,主产南方各省区,北达陕西及甘肃南部,种数最多是云南,其次是广东和四川,其中肉桂C.cassiaPresl,锡兰肉桂C.zeylanicumBl.
-
青海鸢尾子
拼音名:QīnɡHǎiYuānWěiZǐ来源:药材基源:为鸢尾科植物青海鸢尾的种子。花茎甚短,不伸出地面,基部常包有膜质鞘状叶;苞片3枚,对裼,披针形,长6-10cm,宽6-18mm,内含有1-2朵花;花蓝紫色或蓝色,花被管丝状,长达6cm,外花被裂片上部向外反折,内花被裂片长约3cm,直立;凉归经:大肠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
-
黄花鸢尾
拼音名:HuánɡHuāYuānWěi别名:开口箭来源:药材基源:为鸢尾科植物黄花鸢尾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riswilsoniiC.H.Wright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切段晒干。花期5-6月,果期7-8月。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草丛、林绿草地及河旁沟边的湿地。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清热利咽。
-
土桂皮
拼音名:TǔGuìPí别名:土肉桂、假桂皮、小粘药、山肉桂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钝叶桂和大叶桂的树皮。能育雄蕊9,花丝被柔毛,第1、2 雄蕊长3mm,花药卵状长圆形,与花丝近等长,4室,内向瓣裂,第3 雄蕊长3.6mm,花药长圆形,长约1.5mm,比花丝稍短,4室,花丝近基部有1对具柄的长圆状肾形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