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鱼草
《*辞典》:鱼草:出处:《山西医药》7:6~繁殖时在叶腋中形成卵形的卵囊,卵囊下面有球形的精子囊,进行有性繁殖;也能进行营养繁殖。尚含天门冬氨酸、胱氨酸、赖氨酸、精氨酸、谷氨酸和亮氨酸等氨基酸。功能主治:祛痰,止咳,平喘。治慢性气管炎,咳嗽,气喘,胸闷。7分(生药量),每日2~3次饭前服,10天为一疗程。
-
醉鱼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醉鱼草:拼音名:Zu Y Cǎo别名:闹鱼草、鱼尾草、痒见消、铁线尾来源:马钱科醉鱼草属植物醉鱼草BuddleialindleyanaFort.,以带根的全草及叶、花入药。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止咳化痰,散瘀,杀虫。叶片纸质,卵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3-8cm,宽1.5-3cm,先端尖,基部楔形,全缘或具稀疏锯齿;
-
钓鱼秆
拼音名:DiàoYúGǎn英文名:VeronicastrumHerb别名:小钧鱼竿、腹水草、见毒消、一串鱼、串鱼草、小串鱼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宽叶腹水草或细穗腹水草的全草。主肺热咳嗽;毒蛇咬伤;4.《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清血热,行气,消水胀。5.《四川中药志》:清热解毒。6.治月经不通,淋病,疔疮,跌打损伤。
-
红马蹄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马蹄草:拼音名:HónɡMǎTíCǎo别名:马蹄肺筋草、接骨草、接骨丹[四川]、闹鱼草[云南]、金钱薄荷[浙江]、大驳骨草[广东]来源:为伞形科石胡荽属植物红石胡荽HydrocotylenepalensisHook.[H.javanicaThunb.var.chinensisDunn]的全草。单叶互生,叶柄基部有叶鞘,被毛;月经不调;或煎汤洗。
-
头痛花
概述:头痛花为中药名,出自《本草纲目》,为《神农本草经》记载的芫花之别名。性味归经:辛、苦,温,有毒。入肺、脾、肾经。功能主治:泻水逐饮,祛痰止咳,解毒杀虫。1.治水肿胀满,臌胀,痰饮胸水,咳逆上气,痛引胸肋,瘴疟,精神病。化学成分:本品含芫花素、羟基芫花素、芹菜素、苯甲酸及谷甾醇等。
-
毛蕊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毛蕊花:拼音名:M oRuǐHuā别名:一柱香、大毛叶、海绵蒲、毒鱼草来源:玄参科毛蕊花属植物毛蕊花VerbascumthapsusL.,以全草入药。基生叶和下部的茎生叶倒披针状长圆形,长达15cm宽约6cm,先端渐尖,基部渐狭成柄状,边缘具浅圆齿;苞片卵状披针形至披针形;止血散瘀。治疮毒,刀枪伤,跌打损伤。
-
细草
出处:《四川中药志》拼音名:X Cǎo别名:藻(《植物名实图考》),金鱼藻、聚藻(《植物学大辞典》),松藻(《中国植物图鉴》),软草(《四川中药志》),鱼草(《重庆草药》)。来源:为金鱼藻科植物金鱼藻的全草。12片总苞;花期秋季。生境分布:生长于池沼、湖泊及河沟中。附方:治吐血:细草、仙鹤草、见血清。
-
柳叶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柳叶菜:拼音名:LiǔY C i别名:水丁香、地母怀胎草、菜籽灵、通经草、水兰花、水接骨丹、水窝窝、绒棒紫花草、长角草、鱼鳞草、大样干鱼草、光明草[湖南]来源:柳叶菜科柳叶菜属植物柳叶菜EpilobiumhirsutumL.,以花、根、带根全草入药。备注:(1)湖南地区尚有用全草治水泻肠炎,用量1两,水煎服。
-
穿鱼藤
《*辞典》:穿鱼藤:出处:《红河中草药》拼音名:ChuānY T nɡ别名:大穿鱼草、水杨柳、疏脉山茱萸来源:为山茱萸科植物小梾木的全株。全年可采,洗净,晒干或鲜用。单叶对生;叶片椭圆状披针形或椭圆状卵形,长4~生境分布:生于半山坡、溪边、林阴处。性味:苦涩,凉。用法用量:内服:研末炖鸡蛋或浸酒。
-
金鱼藻
《全国中草药汇编》:金鱼藻:拼音名:JīnY Zǎo别名:细草、鱼草、软草、松藻来源:金鱼藻科金鱼藻属植物金鱼藻CeratophyllumdemersumL.,以全草入药。四季可采,晒干。性味:淡,凉。功能主治:止血。用于吐血。2钱,研粉吞服。
-
老鼠花
概述:老鼠花为中药名,出自《东还纪程》,为《神农本草经》记载的芫花之别名。性味归经:辛、苦,温,有毒。入肺、脾、肾经。功能主治:功在泻水逐饮,祛痰止咳,解毒杀虫。1.治水肿胀满,臌胀,痰饮胸水,咳逆上气,痛引胸肋,瘴疟,精神病。化学成分:本品含芫花素、羟基芫花素、芹菜素、苯甲酸及谷甾醇等。
-
金瓜核
出处:《广西中药志》拼音名:JīnGuāH 别名:瓜子金(《广州植物态》),望水王仙桃、乳汁藤(《广西药植名录》),瓜子核、树上瓜子、眼树莲、瓜子藤(《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石仙桃、小耳环、上树瓜子(《广西中草药》),上树鳖、翼鱼草(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治肺热咳血,小儿疳积,痢疾,疔肿疖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