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船花
茜草科植物龙船花的花·《中医大辞典》·龙船花:龙船花为中药名,出自《生草药性备要》。马鞭草科植物马缨丹的叶或带花叶的嫩枝·《中医大辞典》·龙船花:龙船花为中药名,出自《植物名实图考》,为《广西中药志》记载的五色梅之别名。挥发油中主含牻牛儿醇、α-葎草烯、β-丁香烯、α-水芹烯、桉脑、对聚伞花素等。
-
百日红
苋科植物千日红的花序或全草·《中医大辞典》·百日红:百日红为中药名,出自《中国药用植物志》,为《植物名实图考》记载的千日红之别名。茜草科植物龙船花的花·《中医大辞典》·百日红:百日红为中药名,出自《广西本草选编》,为《生草药性备要》记载的龙船花之别名。①治高血压病,月经不调,经闭。
-
龙船花属
中文名龙船花属拼音名longchuanhuashu拉丁名Ixora中国植物志71(2):30描述IxoraL.龙船花属,茜草科,约400种,主产热带亚洲和非洲,少数产美洲,我国约有11种,产西南部至东部,南部最盛,有些供庭园观赏用。雄蕊4-5,着生于花冠喉部,花丝极短或无,花药背着,突出或半突出;种子平凸或腹面下陷,种皮膜质,胚乳软骨质。
-
龙船花茎叶
出处:《本草图经》拼音名:LónɡChuánHuāJīnɡYè来源:茜草科植物龙船花的茎叶,全年可采。化学成份:叶含酚类、氨基酸、有机酸和糖类。《唐本草》:"主折伤血内涸,续绝,补骨髓,止痛,安胎。(《岭南采药录》)②治跌打损伤,痪血疼痛,疮疖痈肿:龙船花茎叶捣烂外敷,或全株晒干研粉,用水调敷患处。
-
红樱花
概述:红樱花为中药名,出自广州部队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为《生草药性备要》记载的龙船花之别名。别名:又名百日红、红樱花、五月花、番海棠。来源及产地:茜草科植物龙船花IxorachinensisLam.的花。分布广东、广西、台湾、福建等地。性味:甘、辛,凉。①治高血压病,月经不调,经闭。②治筋骨折伤,疮疡。
-
五月花
概述:五月花为中药名,出自《生草药性备要》,为《生草药性备要》在的龙船花之别名。别名:百日红、红樱花、五月花、番海棠来源及产地:茜草科植物龙船花IxorachinensisLam.的花。分布广东、广西、台湾、福建等地。性味:甘、辛,凉。功能主治:清肝,活血,止痛。①治高血压病,月经不调,经闭。②治筋骨折伤,疮疡。
-
龙船花根
《中医大辞典》·龙船花根:龙船花根为中药名,出自广州军区空军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性味:苦、微涩,凉。功能主治:活血散瘀,行气止痛。煎服:15~运用:龙船花的茎叶名卖子木,捣烂外敷或研末调敷,治跌打损伤,瘀血疼痛,疮疖痈肿。治咳血,胃痛,疮疡,跌打外伤,风湿肿痛,妇女经闭。水煎三小时,一次服。
-
如意花
概述:如意花为中药名,出自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广西中药志》记载的五色梅之别名。性味:苦,寒,有小毒。化学成分:叶含马缨丹烯(Lantadene)A及B、马缨丹诺酸(Lantanolicacid)、马缨丹酮(Lancamarone)、生物碱、鞣质、挥发油等。地上部分还含马缨丹酸、齐墩果酸、五色梅酸、毛蕊花苷、对羟基苯甲酸等。
-
五色梅
马鞭草科植物马缨丹的叶或带花叶的嫩枝·《中医大辞典》·五色梅:五色梅为中药名,出自《广西中药志》。地上部分还含马缨丹酸、齐墩果酸、五色梅酸、毛蕊花苷、对羟基苯甲酸等。茎枝常有下弯钩刺。用于感冒高烧,久热不退,颈淋巴结核,风湿骨痛,胃痛,跌打损伤。4.《广西中草药》:全草:退热,杀虫止痒,消疮疡。
-
五色花
概述:五色花为中药名,出自《广西中草药》,为《广西中药志》记载的五色梅之别名。别名:龙船花、臭金凤、五色花、如意花来源及产地:马鞭草科植物马缨丹LantanacamaraL.的叶或带花叶的嫩枝。性味:苦,寒,有小毒。地上部分还含马缨丹酸、齐墩果酸、五色梅酸、毛蕊花苷、对羟基苯甲酸等。马缨丹烯A有解热作用。
-
荷苞花
别名:又名赬桐花、合包花、真珠花、红龙船花、状元红。功能主治:治疝气,带下,痔疮。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赪桐的花朵。7月花开时采收,晒干。苞片丝状,被短毛;花萼红色,5深裂,裂片长披针形;生境分布:分布我国南部。性味:《四川中药志》:性温,味甘,无毒。②治血痔:荷苞花配天鹅蛋炖猪大肠服。
-
臭梧桐花
《*辞典》:臭梧桐花:出处:《纲目拾遗》拼音名:Ch uW T nɡHuā别名:龙船花(《泉州本草》)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臭梧桐的花。功能主治:治头风,痢疾,疝气。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研末或浸酒。附方:①治风气头风:臭梧桐花阴干,烧存性为末。(《纲目拾遗》)③治疝气偏坠:鲜臭梧桐花五钱。捣烂泡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