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天罐
《全国中草药汇编》:朝天罐:拼音名:Ch oTiānGu n别名:向天葫芦、瓶儿草、倒罐子、猫耳朵来源:野牡丹科锦香属植物朝天罐OsbeckiacrinitaBenth.exWall.,以根及果入药。性味:甘、涩,平。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止咳,调经。用于急性胃肠炎,细菌性痢疾,消化不良,慢性支气管炎,吐血,月经不调,白带。
-
短冠草
拼音名:DuǎnGu nCǎo别名:小伸筋草来源:玄参科短冠草SopubiatrifidaBuch.-Ham.,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功能主治:舒筋活络,温肾止痛。主治风湿骨痛,胃寒痛,肾虚腰痛,毛囊炎。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断板龟
拼音名:Du nBǎnGuī别名:摄龟、黄缘闭壳龟、克蛇龟来源:龟鳖目龟科黄缘闭壳龟Cyclemysflavomarginata(Gray),以龟壳及龟板入药。生境分布:浙江、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岛。功能主治:主治骨结核,肺结核,淋巴结结核。备注:克蛇龟烧存性制成的丸药叫“断板龟丸”,用于骨结核有效。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华山矾果
《*辞典》:华山矾果:出处:《广西中药志》拼音名:Hu ShānF nGuǒ来源:为山矾科植物华山矾的果实。功能主治:《广西中药志》:干燥后,研成粉末,治烂疮。摘录:《*辞典》
-
黄缅桂果
《*辞典》:黄缅桂果: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拼音名:Hu nɡMiǎnGu Guǒ来源:为木兰种植物黄兰的果实。夏、秋采收,去皮,晒干。功能主治:健胃止痛。治消化不良,胃痛。用法用量:内服:研粉,1~
-
扛板归根
《*辞典》:扛板归根: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拼音名:K nɡBǎnGuīGēn来源:为蓼科植物扛板归根。化学成份:根和根茎含靛甙,并含少量大黄索和大黄酚根皮含鞣质33%。功能主治:治对口疮,痔疮瘘管。(《福建中草药》)②治痔疮瘘管:扛板归鲜根八钱至一两二钱(干品六至八钱)。
-
罗汉果叶
《*辞典》:罗汉果叶:出处:广西拼音名:Lu H nGuǒY 来源:为葫芦科植物罗汉果的叶片。功能主治:治顽癣,痈肿。附方:①治顽癣:罗汉果叶捣烂敷局部。②治背痈:罗汉果叶、甘子叶、老虎耳。捣烂,煨热敷。
-
南瓜花
《*辞典》:南瓜花:出处:《分类草药性》拼音名:N nGuāHuā来源:为葫芦科植物南瓜的花,6~性味:《分类草药性》:性凉。功能主治:清湿热,消肿毒。治黄疸,痢疾,咳嗽,痈疽肿毒。①《分类草药性》:治咳嗽,提音,解毒,久远痼疾。②《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消肿,除湿热;解毒,排痰,下乳,治黄疸病及痢疾;
-
南瓜瓤
《*辞典》:南瓜瓤:出处:《纲目拾遗》拼音名:N nGuāR nɡ来源:为葫芦科植物南瓜的果瓤。功能主治:治烫伤,创伤。附方:①治汤火伤:伏月收老南瓜瓤连子,装入瓶内,愈久愈佳。(《随息居饮食谱》)③治打伤眼球:南瓜瓤捣敷伤眼,连敷十二小时左右。(《岭南草药志》)④治鼠咬伤:南瓜瓤、老鼠瓜,共捣烂敷伤口。
-
南瓜须
《*辞典》:南瓜须:出处:《江西中医药》12:49,1954拼音名:N nGuāXū别名:南瓜蔓来源:为葫芦科植物南瓜茎上的卷须。功能主治:治妇人乳缩(即乳头缩入体内),剧烈疼痛。南瓜须一握,加食盐少许杵烂,用开水泡服。摘录:《*辞典》
-
南瓜叶
《*辞典》:南瓜叶:出处:《岭南草药志》拼音名:N nGuāY 来源:为葫芦科植物南瓜的叶片,夏、秋采收。功能主治:治痢疾,疳积,创伤。或入散剂。水煎,加食盐少许服之,五至六次即可。(《闽东本草》)②治小儿疳积:南瓜叶一斤,腥豆叶(即大眼南子叶)半斤,剃刀柄二两。晒干研末。每次五钱,蒸猪肝服。
-
天脚板果
《*辞典》:天脚板果:出处:《峨嵋药植》拼音名:TiānJiǎoBǎnGuǒ来源:为山茱萸科植物桃叶瑭瑚的果实。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天脚板条。功能主治:《峨嵋药植》:捣烂,调面粉外敷,治跌打损伤。摘录:《*辞典》
-
甜瓜根
《*辞典》:甜瓜根:出处:《滇南本草》拼音名:Ti nGuāGēn来源:为葫芦科植物甜瓜的根,夏、秋采挖,洗净泥土用。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甜瓜条。功能主治:《滇南本草》:煎汤洗风癞。摘录:《*辞典》
-
甜瓜花
《*辞典》:甜瓜花:出处:《本草图经》拼音名:Ti nGuāHuā来源:为葫芦科植物甜瓜的花,6~7月,开花时采取。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甜瓜条。功能主治:①《别录》:主心痛咳逆。②《滇南本草》:敷疮散毒。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
-
甜瓜皮
《*辞典》:甜瓜皮:出处:《滇南本草》拼音名:Ti nGuāP 来源:为葫芦科植物甜瓜的果皮。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甜瓜条。功能主治:①《食医心镜》:治热,去烦渴,煎皮作羹亦佳。②《滇南本草》:泡水止牙疼。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
-
甜瓜叶
《*辞典》:甜瓜叶:出处:《嘉佑本草》拼音名:Ti nGuāY 来源:为葫芦科植物甜瓜的叶片,夏、秋采取。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甜瓜条。功能主治:①《食疗本草》:生捣汁(涂),生发。研末酒服,去瘀血。治小儿疳。②《滇南本草》:煎汤洗风癞。
-
文殊兰果
《*辞典》:文殊兰果:出处:《泉州本草》拼音名:W nShūL nGuǒ来源:为石蒜科植物文殊兰的果实。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罗裙带条。功能主治:《泉州本草》:治闪筋肿大,鲜果实捣敷患处。摘录:《*辞典》
-
豨莶果
《*辞典》:豨莶果: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拼音名:XīXiānGuǒ来源:为菊科植物腺梗豨莶、豨莶或毛梗豨莶的果实。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豨莶条。附方:驱蛔虫:㈠腺梗豨莶果实三至五钱,早晨饭后(吃半饱)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㈡豨莶草果实三至五钱,槟榔三钱。(江西《中草药学》)摘录:《*辞典》
-
香木菌桂
《*辞典》:香木菌桂:出处:《现代实用中药》拼音名:XiānɡM JūnGu 来源:为木犀科植物椿树的枝叶及树皮。4对刺状牙齿,罕为全缘,上面暗绿色,有光泽,下面黄绿色,叶柄长8~花冠裂片4,反卷;雄蕊2,花柱圆筒状,柱头头状,子房2室。生境分布:分布我国各地。性味:微苦,凉,无毒。内服治百日咳。
-
鸭儿芹果
《*辞典》:鸭儿芹果:出处:《广西中草药》拼音名:Yā rQ nGuǒ来源:为伞形科植物鸭儿芹的果实。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鸭儿芹条。性味:辛,温。功能主治:消积顺气。附方:治食积:鸭儿芹果二至三饯,地骷髅(结籽后的萝卜枯根)二斤,煎水当茶饮。
-
山油柑果实
《*辞典》:山油柑果实: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拼音名:ShānY uGānGuǒSh 来源:芸香科植物山油柑的果实,秋、冬采收,用开水烫透,晒干。原形态:形态详沙塘木条。性味: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甘,平,气香。功能主治:①《广西药植名录》:行气,化痰。②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消化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