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椴树科
中文名椴树科拼音名duanshuke拉丁名Tiliaceae描述Tiliaceae.椴树科,双子叶植物,约50属,450余种广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有12属,94种,各省均有分布,惟主产地为西南部,产木材和纤维,如椴树属Tilia和黄麻属Corchorus。叶常互生,单叶,全缘或分裂;花瓣5或更少或缺,基部常有腺体;果为一蒴果、核果或浆果。
-
蚬木属
中文名蚬木属拼音名xianmushu拉丁名Excentrodendron中国植物志49(1):113描述ExcenrodendronChangetMiau蚬木属,椴树科,4种,全产我国南部,其中E.tonkinense.(Cheval.)ChangetMiau越南北部亦有分布。雄蕊24-40,分成3组,花药2室,纵裂,无退化雄蕊;种子倒卵状长圆形。)属下物种长蒴蚬木、节花蚬木、菱叶蚬木、蚬木
-
金纳香
《全国中草药汇编》:金纳香:拼音名:JīnN Xiānɡ别名:牛虱子来源:椴树科刺蒴麻属植物长钩刺蒴麻TriumfettapilosaRoth.,以叶及根入药。叶片厚纸质,卵形或长卵形,长3-7cm,先端渐尖或锐尖,基部圆形或微心形,上面有稀疏星状茸毛,下面密被黄褐色厚星状茸毛,边缘有不整齐锯齿;性温归经:肝经功能主治:活血行气;
-
布渣叶
《中医大辞典》·布渣叶:布渣叶为中药名,出自清·赵其光《本草求原》,为《生草药性备要》记载的破布叶之别名。《全国中草药汇编》·布渣叶:拼音名:BùZhāYè别名:蓑衣子、破布叶、麻布叶、烂布渣、布包木、破布树、薢宝叶来源:为椴树科破布叶属植物破布树Microcospaniculata.的叶。性味与归经:微酸,凉。
-
叶上果根
山茱萸科植物青荚叶或西藏青荚叶等的根·《中医大辞典》·叶上果根:叶上果根为中药名,出自《贵州草药》,即《云南中草药》记载的叶上珠根的别名。主治风湿痹痛,慢性咳喘,劳伤疼痛,跌打损伤,子宫脱垂。子房被白色星状茸毛。生境分布:生于山谷或山坡上阔叶杂木林中。
-
黄花地桃花
《*辞典》:黄花地桃花:出处:《中医方药学》拼音名:Hu nɡHuāD T oHuā别名:黄花虱麻头(《中医方药学》),缡头婆、密马专(《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为椴树科植物刺蒴麻的根。生境分布:生林边灌丛中。性味:苦,寒。功能主治:利尿化石。治石淋,感冒风热表证。水煎二次分服;
-
黄花虱麻头
拼音名:Hu nɡHuāShīM T u别名:密马专、黐头婆来源:椴树科刺蒴麻属植物刺蒴麻TriumfettabartramiaL.,以全株入药。四季可采,晒干。性味:甘、淡,凉。功能主治:解表清热,利尿散结。用于风热感冒,泌尿系结石。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黄麻
拼音名:Hu nɡM 别名:苦麻叶、络麻来源:椴树科黄麻属植物黄麻CorchorusCapsularisL.,以叶、根及种子入药。夏秋采收,分别晒干。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暑,拔毒消肿。用于预防中暑,中暑发热,痢疾;外用治疮疖肿毒。注意:孕妇忌服。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黄麻根
《*辞典》:黄麻根:出处:《纲目拾遗》拼音名:Hu nɡM Gēn来源:为椴树科植物黄麻的根。功能主治:①《现代实用中药》:利尿,治膀胱结石。或烧存性研末。附方:①治痢疾:黄麻根、红池木、竻苋菜、火炭藤。用鲜药各两半,水煎一次服。(《陆川本草》黄麻根合剂)②治麻疹后腹泻:黄麻根一两,烧灰存性,开水冲服。
-
黄麻梗虫
出处:《纲目拾遗》拼音名:Hu nɡM GěnɡCh nɡ别名:黄麻虫(陶华),麻虫(《百草镜》)。来源:为椴树科植物黄麻茎中的一种昆虫的幼虫。功能主治:治疔疮。附方:治疔:㈠黄麻梗内虫,以葱叶包贮,挂风头令干,将疔疮挑破,以麻虫少许,入于所挑之处;如患在手足,有红丝上臂,丝尽处,将针挑断出血,仍用前药。
-
黄麻灰
《*辞典》:黄麻灰:出处:《陆川本草》拼音名:Hu nɡM Huī来源:为椴树科植物黄麻茎皮纤维煅制的灰。功能主治:治外伤出血。用法用量:外用:撒敷患处。摘录:《*辞典》
-
吉利子树
出处:出自《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拼音名:JíLìZǐShù英文名:RootofBilobedGrewia别名:急糜子科、铜箍散、扁担木、孩子儿拳头、荀妃麻、棉筋条、二裂解宝叶、月亮皮、葛马麻、哨儿菜、圪柏麻葛荆麻、版筒柴来源:药材基源:为椴树科植物小花扁担杆的枝叶。花瓣基部有圆形鳞片状腺体,腺体边缘被长柔毛;主小儿疳积;
-
假黄麻
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拼音名:JiǎHu nɡM 别名:假麻区(《生草药性备要》),甜麻(《广州植物志》)。来源:为椴树科植物假黄麻的全草。叶互生,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2~蒴果圆筒形,长1.8~生境分布:生路旁、草地、旷地、山坡、林边、田埂。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煎水洗疥癞麻疹。和黄糖捣烂敷疮上有拔毒之效。
-
柯榔木
拼音名:KēLánɡMù别名:大叶子树、野火绳、大泡火绳、大毛叶子火绳。来源:药材基源:为椴树科植物一担柴的全株。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切段,鲜用或晒干。单叶互生;萼片披针形,长约4mm,外面被星状短茸毛;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2000m的山地次生林里或林边。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凉血;
-
毛黐头婆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iumfettacanaB1.[T.tomentosaBojer]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切段,晒干。单叶互生;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8cm,宽2-4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上面有稀疏星状毛,下面密被星状厚茸毛,边缘有不整齐锯齿;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次生林及灌丛中。性味:辛;温功能主治:祛风除湿;
-
破布叶
《*辞典》:破布叶: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拼音名:P B Y 别名:布渣叶(《本草求原》),薢宝叶(《汉英韵府》)。叶多破碎,枯黄色或淡绿棕色,具短柄,叶片卵形或卵状矩圆形,先端尖,基部浑圆,边缘具小锯齿,主脉3,侧脉羽状,小脉网状,叶柄及主脉被星状柔毛。性味:酸,平。治小儿盗汗;溃疡,煎汤外洗。
-
菩提树花
《*辞典》:菩提树花:出处:《药用植物学》拼音名:P T Sh Huā来源:为椴树科植物南京椴的花序。原形态:南京椴,又名:密克椴树、白椴。叶互生,卵形至三角状卵形。雄蕊多数,多至60~小坚果球形,基部有五棱,表面具小突起,被有星状毡毛。化学成份:含大量粘液和挥发油,油中主要含金合欢醇,又含一种有发汗作用的甙。
-
娃娃拳
《*辞典》:娃娃拳: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拼音名:W WɑQu n别名:扁担杆子(《中国种子植物分类学》),麻糖果(《四川中药志》),拗山皮(《贵州草药》),棉筋条、山络麻、狗糜子(江西《草药手册》)。原形态:落叶灌木,高达2.5米,小枝有星状毛。单叶互生,卵形、菱状卵形至菱状披针形,长5~
-
蚬木
蚬木的材质致密,入水即沉,硬如钢铁,敲击可发出金属一样的铿镪声,砍伐、加工都十分困难,甚至钉子也钉不进去,可以说是“刀枪不入”的钢铁木材。蚬木的纹理还有一个独特的特点,在树木的横断面上,年 一边宽一边窄,形状酷似蚬壳上的纹理,所以称为“蚬木”。蚬木属于椴树科,是常绿乔木,一般能长到十多米高。
-
滇桐属
中文名滇桐属拼音名diantongshu拉丁名Craigia中国植物志49(1):110描述CraigiaW.W.SmithetEvans滇桐属,椴树科,我国有滇桐C.yunnanensisW.W.SmithetEvans及桂滇桐C.kwangsiensisHsue2种,产云南和广西。叶大,互生,卵状椭圆形;退化雄蕊10个,每对包藏着4个雄蕊;蒴果具5个薄纸质的翅。本属有人置于梧桐科内。
-
扁担杆属
中文名扁担杆属拼音名biandanganshu拉丁名Grewia中国植物志49(1):89描述GrewiaL.扁担杆属,椴树科,约150种,分布于东半球热带地区,我国有30种,广布于西南、西北、东部至东北,但主产地为西南部,有些种类的纤维可为制纸的原料。萼片5分离;子房2-4室,每室有胚珠2-8颗;核果2-4裂,通常有沟槽,有种子2-4(8)颗;
-
海南椴属
中文名海南椴属拼音名hainanduanshu拉丁名Hainania中国植物志49(1):120描述HainaniaMerr.海南椴属,椴树科,只有海南椴H.trichospermaMerr.1种,产我国海南和广西。叶互生,卵形,基部5-7脉,背面密被星状柔毛;退化雄蕊5,与花瓣对生;蒴果倒卵形,具5-4棱,室背开裂为5-4果瓣,每室有种子1-3颗;属下物种海南椴
-
椴树属
中文名椴树属拼音名duanshushu拉丁名Tilia中国植物志49(1):51描述TiliaL.椴树属,椴树科,约50种,主产北温带,我国有35种,南北均产,有些种类的木材很有价值,有些种类的内皮可缚物。叶互生,具长柄,基部常心形或截平形而偏斜,有锯齿;雄蕊极多数,分离或合生成5束,有时有花瓣状的退化雄蕊与花瓣对生;
-
刺蒴麻属
中文名刺蒴麻属拼音名cishuomashu拉丁名Triumfetta中国植物志49(1):105描述TriumfettaL.刺蒴麻属,椴树科,约150种,分布于热带地区,我国有9种,产西南部至台湾,其皮部纤维可供编织用。叶为单叶,有齿缺或分裂;雄蕊5-35,离生,着生于肉质、有裂片、具腺体的雌雄蕊柄上;蒴果球形,3-6瓣裂,常有钩刺;种子具胚乳。
-
椴树
拼音名:Du nSh 别名:叶上果、滚筒树根、千层皮、青科榔来源:椴树科椴树属植物椴TiliatuanSzysz.,以根入药。性味:苦,温。功能主治:祛风活血,止痛。用于跌打损伤,风湿疼痛,四肢麻木。1两,水煎或泡酒服。备注:(1)毛芽椴(毛枝椴)TiliatuanSzysz.var.chinensisRehd.etWils.,与原种相似,根亦供药用。
-
椴树根
叶片卵圆形,长7-14cm,宽5.5-9cm,先端短尖或渐尖,基部单侧心形或斜截形,上面无毛,下面初时有星状茸毛,以后变秃净,在脉腋有毛丛,干后灰色或褐绿色,边缘上半部有疏而小的齿突;苞片狭窄倒披针形,长10-16cm,宽1.5-2.5cm,无柄,先端钝,基部圆形或楔形,上面通常无毛,下面有星状柔毛,下半部5-7cm与花序柄合生;
-
狗核树
《全国中草药汇编》:狗核树:别名:少蕊扁担杆来源:椴树科狗核树GrewiaoligandraPierre,以根入药。生境分布:广西。性味:淡、微辛,凉。功能主治:祛湿解毒。主治痢疾,脚气浮肿。外用治疮疖红肿。2两,水煎服。鲜根皮捣烂调红糖外敷。
-
山麻
托叶卵状披针形,长约1cm;药理作用:强心作用:山麻种子中所含强心甙黄麻甙甲,在豚鼠、猫心肺制备上以戊巴比妥钠引起心力衰竭(少数自发性心力衰竭),分别测定了黄麻甙甲、毒毛花苷G、毒毛花苷K的治疗作用及治疗宽度,以输出量或静脉压的改善作为治疗量的指标,以静脉压重又上升,波幅加大,心律不齐作为中毒量指标;
-
田麻
《全国中草药汇编》:田麻:别名:毛果田麻来源:椴树科田麻Corchoropsistomentosa(Thunb.)Makino,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东北、华北、华东、湖北、湖南、广东、四川、贵州。功能主治:平肝利湿,解毒,止血。主治小儿疳积,白带过多,痈疖肿毒。外用治外伤出血。5钱,外用鲜品适量,捣烂敷患处。
-
野黄麻
《全国中草药汇编》:野黄麻:拼音名:YěHu nɡM 别名:甜麻、针筒草来源:椴树科黄麻属植物假黄麻CorchorusacutangulusLam.,以全草入药。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消肿拔毒。用于中暑发热,痢疾,咽喉疼痛;外用治疮疖肿毒。注意:孕妇忌服。
-
野火绳
《全国中草药汇编》:野火绳:拼音名:Y HuǒSh nɡ别名:子金根、小白药、小火绳、澜沧扁担杆来源:椴树科野火绳GrewialantsangensisHu,以根内皮入药。生境分布:云南。性味:涩、微苦,凉。功能主治:收敛止血,生肌,接骨。外伤出血:研末外敷。刀枪伤、疮疖红肿:鲜品捣敷或干品研末,冷开水调敷。
-
炸腰果
《全国中草药汇编》:炸腰果:别名:镰叶解宝树来源:椴树科扁担杆属植物镰叶扁担杆GrewiafalcataC.Y.Wu,以全株入药。夏秋采集,洗净晒干研末。性味:苦、涩,寒。功能主治:止血。外用治外伤出血。
-
紫椴
拼音名:ZǐDuàn来源:药材基源:为椴树科植物紫椴的花。单叶互生;叶阔卵形或卵圆形,长4.5-6cm,宽4-5.5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心形,有时斜截形,上面无毛,下面浅绿色,脉腋内有毛丛,边缘有锯齿,齿尖突出约1mm;退化雄蕊不存在;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坡、针阔混交林及阔叶杂木林中。凉功能主治:解表;
-
杜英科
中文名杜英科拼音名duyingke拉丁名Elaeocarpaceae描述Elaeocarpaceae杜英科,双子叶植物,12属,850种,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有3属,51种,产西南至东部。叶互生或对生,单叶,有托叶;雄蕊极多数,生于花盘上,花药常顶孔开裂;中国植物志49(1):1所有属Elaeocarpus....杜英属Sloanea........猴欢喜属
-
六翅木属
中文名六翅木属拼音名liuchimushu拉丁名Berrya中国植物志49(1):123描述BerryaRoxb.六翅木属,椴树科,6-8种,分布于印度、马来西亚和波利尼西亚,其中六翅木B.cordifolia(Willd.)Barret我国台湾省亦有分布,是—种名贵木材。雄蕊多数,分离,花药近球形;子房3室,每室有胚珠4颗,花柱钻形;种子被长毛,每室1-2颗。
-
柄翅果属
中文名柄翅果属拼音名bingchiguoshu拉丁名Burretiodendron中国植物志49(1):118描述BurretiodendronRehd.柄翅果属,椴树科,4种,分布于越南、泰国和缅甸,我国有B.esquirolii(Levl.)Rehd.和B.longistipitataMiau2种,产西南部。雄蕊约30,花丝基部连生成5束,花药2室,纵裂,在雄蕊丛中有退化的子房;
-
一担柴属
中文名一担柴属拼音名yidanchaishu拉丁名Colona中国植物志49(1):83描述ColonaCav.一担柴属,椴树科,约30种,分布于热带亚洲,我国有C.floribunda(Wall.叶为单叶,常偏斜;花两性,簇生,排成顶生的圆锥花序;花瓣5,基部有腺体;雄蕊多数,分离,着生于隆起的花盘上;子房3-5室,每室有胚珠2-4颗;蒴果近圆形,有3翅。
-
田麻属
中文名田麻属拼音名tianmashu拉丁名Corchoropsis中国植物志49(1):81描述CorchoropsisSieb.etZucc.田麻属,椴树科,只有田麻C.crenataSieb.etZucc.和C.psilocarpaHarmsetLoes.2种,产东亚,我国均产之,前者广布于南北各地。一年生草本;雄蕊20,其中5枚无药,狭倒披针状线形,远较有药的为长;本属以前被置于梧桐科内。
-
白椴
拼音名:B iDu n来源:椴树科南京椴TiliamiquelianaMaxim.,以树皮、根。生境分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功能主治:痨伤初起:树皮或根半斤,水煎,加红糖,冲黄酒或白酒,早晚饭前分服。久咳:根7~8钱,晒干蜜炙,水煎,饭后服。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黄麻属
中文名黄麻属拼音名huangmashu拉丁名Corchorus中国植物志49(1):78描述CorchorusL.黄麻属,椴树科,100种,广布于热带地区,我国有黄麻C.capsularisL.,长蒴黄麻C.olitoriusL.,甜麻C.acutangulusLam.和C.brevicaulisHosokawa4种,前者各地广为栽植,为我国的重要纤维作物之一,其韧皮纤维为绳索和麻袋的主要原料;
-
扁担杆
拼音名:BiǎnDɑnGǎn别名:娃娃拳、麻糖果、月亮皮、葛荆麻来源:椴树科扁担杆属植物扁担杆GrewiabilobaG.Don,以根或全株入药。夏秋采挖,洗净切片晒干。性味:辛、甘,温。功能主治:健脾益气,固精止带,祛风除湿。用于小儿疳积,脾虚久泻,遗精,红崩,白带,子宫脱垂,脱肛,风湿关节痛。亦可适量浸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