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资源
壮药壮药属于发展中的民族药,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基本上处于民族药和民间药交融的状态。本区适宜发展高山类型的药材,重点对象为冬虫夏草、川贝母、胡黄连、甘松、大黄及动物药材麝香和鹿茸。设立了一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研究机构,建立了许多国家级或地方性的自然保护区,有效地保护了包括很多药用物种在内的自然资源。
-
重庆市关于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
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中医药高等院校毕业生和中医执业医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壮大和稳定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按照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采用“公司+基地+科研+农户”、“订单药业”、“股田制”等模式,建立一批道地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和规范化、产业化种植基地,提升中药材种植业水平和中药材质量。
-
中药资源学
概述:中药资源学是研究中药资源的种类、数量、地理分布、时(间)空(间)变化、合理开发利用和科学管理的学科。中药资源学是在生物分类学、生态学,地理学、生物化学、天然产物化学和生药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4)积极扩大与寻找中药新品种、新资源,扩大药用部分。
-
“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
依托综合实力强、管理水平高的中医医院,建设一批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在疑难危重症诊断与治疗、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培养、高水平研究与创新转化、解决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现代医院管理、传统医学国际交流等方面代表全国一流水平。鼓励中医医疗机构为中医养生保健机构提供技术支持,支持中医医师依照规定提供服务。
-
四川省中医药条例
(三)城市社区和乡(镇)医疗卫生机构应当设置中医科并配备中药房;第七章附则第四十七条本条例所称的中医药是指中医(含民族医)、中西医结合医、民族医和中药(含民族药)等。
-
人工更新调查
许多中药资源特别是根、根茎类药材、皮类药材,在大量采收后常造成局部地区种群的大量减少,使自然更新的速率很慢,为此应在采收后的迹地上进行中药资源的人工更新。最后通过数年观察提出人工更新的年限和恢复资源的技术措施。
-
粉团花根
出处:《纲目拾遗》拼音名:FěnTu nHuāGēn别名:土常山(《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圆锥绣球或大花圆锥绣球的根。功能主治:治疟疾,烂喉。《浙江中药资源名录》:接骨。附方:①治疟疾:圆锥绣球花根或叶五至六钱。(《浙江天目山药植志》)②治烂喉:粉团花根,好醋磨,以翎毛蘸扫患处。
-
风藤
《中医大辞典》·风藤:风藤为中药名,出自《中药志》,为清·叶小峰《本草再新》记载的海风藤之别名。或浸酒饮。化学成分:茎含细叶青蒌藤素(Futoxide)、细叶青蒌藤烯酮(Futoenone)、细叶青蒌藤醌醇(Futoquinol)、细叶青蒌藤酰胺(Futoamide)、β-谷甾醇、豆甾醇及挥发油,油中主成分为蒎烯、柠檬烯、莰烯等。
-
假荔枝根
出处:《浙江中药资源名录》拼音名:JiǎL ZhīGēn来源:为木通科植物野木瓜的根或根皮。掌状复叶,互生;小叶柄长1~③解痉作用对兔离体及在位肠管,大鼠离体子宫均表现抑制作用,并能拮抗乙酰胆碱及垂体后叶素的子宫收缩作用。附方:①治腋痈:干燥的假荔枝根皮(去栓皮,切碎)一两,红糖二至三两,烧酒半斤。
-
金爪儿
《全国中草药汇编》:金爪儿:拼音名:JīnZhuǎ r别名:五星黄、爬地黄、雷公须、路边黄、小苦藤菜、红苦藤菜、枪伤药来源:报春花科金爪儿LysimachiagrammicaHance,以全草入药。主治跌打损伤,无名肿毒,刀斧伤。花萼长约7mm,5分裂近达基部,裂片卵状披针形,先端长渐尖,边缘具缘毛,背面疏被柔毛和紫黑色腺条;
-
牛奶浆
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拼音名:Ni NǎiJiānɡ别名:牛乳甫(《质问本草》),大号牛奶仔(《福建民间草药》),野枇杷、山牛奶、牛奶珠、毛天仙果、大叶牛奶子(《浙讧民间常用草药》),牛奶仔(《福建中草药》)。苞片4枚,不脱落;功能主治:①《国药提要》:治痔疾。②《浙江中药资源名录》:缓下,润肠。
-
枪刀菜根
出处:《浙江中药资源名录》拼音名:QiānɡDāoC iGēn来源:为菊科植物毛连菜的根或全草。原形态:毛连菜,又名:羊下巴、牛踏鼻、毛柴胡、毛牛耳大黄。总苞钟形,绿色;外层苞片较内层为短,线状披针形,长8~雄蕊5,花药基部箭形;(《贵州草药》)②治无名肿毒发高烧:毛柴胡全草五钱,大鹅儿肠根三钱。
-
山梅花根皮
出处:《浙江中药资源名录》拼音名:ShānM iHuāGēnP 别名:土常山(《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绢毛山梅花的根皮。叶对生,椭圆状卵形至披针状卵形,长5~萼筒与花梗表面均密生白色短硬毛;生境分布:生于向阳的溪谷两旁或山坡林缘灌丛中。附方:①治疟疾、挫伤、腰胁疼痛、胃痛:山梅花根皮八钱。
-
铁鞭草
《*辞典》:铁鞭草:出处:《陕西中草药》拼音名:TiěBiānCǎo别名:米汤草(《陕西中草药》),石告杯(《浙江中药资源名录》)。来源:为豆科植物多花胡枝子的全草或根。小苞片卵形,急尖;生境分布:生于山坡丛林中。附方:治疳积:铁鞭草根五钱,野棉花五钱,水煎鸡蛋三个,蛋熟后,将壳打碎,再煮至鸡蛋变为黑色。
-
通经草
《*辞典》:通经草:出处:《山西中药志》拼音名:TōnɡJīnɡCǎo别名:金丝草(《山西中药志》),止惊草、金线铜皮、铁骨草(《浙江中药资源名录》),分经草、小孩拳、伸筋草(《河南中草药手册》)。化学成份:叶中含粉背蕨酸、蔗糖和黄酮类化合物。功能主治:止咳,调经,祛湿。治咳嗽,月经不调,赤白带下。
-
向日葵花盘
《中医大辞典》·向日葵花盘:向日葵花盘为中药名,出自《福建民间草药》,即《浙江中药资源名录》记载的向日葵花托的别名。功能主治:平肝降压,祛风止痛。麻醉猫灌胃,于血压降低期间,也出现心率减慢,说明其对心脏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体兔心与离体蛙心实验表明,强心作用可被普萘洛尔(心得安)所消除。性味:味甘;
-
向日葵花托
《中医大辞典》·向日葵花托:向日葵花托为中药名,出自《浙江中药资源名录》。(②方以下出江西《草药手册》)临床应用:①治疗关节炎及无名肿毒取向日葵盘(开花时采下)适量,加水煎成膏状,外敷治30余例无名肿毒、风湿性关节炎、肩关节周围炎,均有一定效果。②治疗乳腺炎取向日葵饼,去子,晒干切碎,炒焦,研末。
-
旋鸡尾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通淋,解毒。③《四川中药志》:治五淋带下,头项瘰疬,崩症,红痢及阳毒未溃等症。⑤《泉州本草》:调气理血,清肺热,泻心火,凉血,镇咳止呕,止痛。附方:①治肺痨咳血:鲜江南星蕨:二至三两,水煎调冰糖服。(《贵阳民间药草》)③治肺痈咳嗽胸痛:鲜江南星蕨、鲜苇茎各二两,煎汤服。
-
珍珠风
《*辞典》:珍珠风:出处:《草木便方》拼音名:ZhēnZhūFēnɡ别名:珍珠柳(《草木便方》),鱼子、漆大白(《四川中药志》),鲤鱼下子(《浙江中药资源名录》)。单叶对生,具柄;8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为小齿牙或齿牙状,下面密布单生及分枝的短柔毛、星状毛及腺点,上面毛较疏而单毛居多,侧脉每边6~
-
八月白
概述:八月白为中药名,记载于《浙江中药资源名录》,即鹅脚板的别名。为伞形科植物异叶茴芹PimpinelladiversifoliaDC.的全草。记载于《峨眉山药用植物》。性味:辛、微苦,温。主治:1.治风寒感冒,咽喉肿痛,疟疾,百日咳,肺结核,胃痛,痢疾,黄疸型肝炎,小儿疳积。2.治毒蛇咬伤,蜂、蝎螫伤,无名肿毒,煎服并捣敷;
-
马黄七
概述:马黄七为中药名,出自《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浙江中药资源名录》记载的苍条鱼鳖之别名。别名:石豇豆、卧龙草、马黄七、鸭舌韦来源及产地:水龙骨科植物石蕨Saxiglossumangustissimum(Gies.)Ching的全草。1.治肺热咳嗽,咽喉肿痛,目赤羞明,治疝气肿痛,小便不利,吐血,衄血,崩漏,带下,月经不调。
-
向日葵饼
概述:向日葵饼为中药名,出自《湖北科技》1972,(8):60,为《浙江中药资源名录》记载的向日葵花托之别名。性味:微苦、辛,平。1.治头痛眩晕,目昏视物不清,胃痛,腹痛,痛经,乳腺炎。2.治关节炎,无名肿毒。化学成分:本品含向日葵酸(Solanthicacid),多量木质素,蛋白质,果胶和少量苷类,类脂(内有甾醇)等。
-
观音花
概述:观音花为中药名,出自《浙江中药资源名录》,为蘘荷之别名。性味:辛,温。功能主治:功在温中调经,止咳平喘,消肿解毒。1.治脘腹冷痛,月经错后,痛经,咳嗽,气喘,跌打损伤,腰腿痛。药理作用:β-水芹烯对支气管有温和的刺激作用,可吸入作祛痰剂,蒎烯有明显祛痰作用、抗真菌作用,α-蒎烯有镇咳作用。
-
白侧耳
虎耳草科植物鸡眼梅花草的带根全草·《中医大辞典》·白侧耳:白侧耳为中药名,出自《贵州民间药草》,为《重庆草药》记载的鸡肫草之别名。性味:淡,凉。炖猪肺服。(《浙江天目山药植志》)③治赤痢及久泻后肛门热痛,便血:白侧耳干草七至八钱,仙鹤草、半边莲、天青地白草、茅草根各四至五钱,水煎,早晚空腹服;
-
白檀根
出处:《浙江中药资源名录》拼音名:B iT nGēn别名:砒霜子、蛤蟆涎(《浙江中药资源名录》)。来源:为山矾科植物白檀的根。叶纸质,卵状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3~核果斜卵状球形,蓝黑色,长约6毫米,顶端5萼齿宿存。果热期7月。生境分布:生于山地林间。功能主治:《浙江中药资源名录》:散风解毒,并治腹内瘤肿。
-
苍条鱼鳖
出处:《浙江中药资源名录》拼音名:CānɡTi oY Biē别名:蚂蝗连天蕨、拟石苇(《广西中兽医药植》),石豇豆(《陕西植药调查》),卧龙草、马牙齿、瓜子草、打不死、三百棒(《湖南药物志》),马黄七、回阳生、连天草、小肺金、小线蕨(《广西药植名录》),鸭舌韦、鸭舌鱼鳖(《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
美丽胡枝子根
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拼音名:MěiL H ZhīZǐGēn来源:为豆科植物美丽胡枝子的根。性味:《福建中草药》:苦,平。功能主治:清肺热,祛风湿,散瘀血。治肺痈,风湿疼痛,跌打损伤。②《浙江中药资源名录》:清肺,散风,止泻。治跌打肿痛,风湿骨痛。附方:治扭伤、脱臼、骨折:美丽胡杖子鲜根和酒糟捣烂,敷伤处。
-
青棉花藤根
出处:《浙江中药资源名称》拼音名:QīnɡMi nHuāT nɡGēn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青棉花藤的根。营养枝遍生气根。生境分布:生于山野,常攀援于岩壁上。(《浙江中药资源名录》)②治妇女产后潮热,腰痛脚酸,面黄肌瘦:青棉花藤根一斤,白马骨根一斤,金腰带根半斤。分成五剂,一天一剂,加水煎,冲红糖、黄酒。
-
山蟹
出处:《浙江中药资源名录》拼音名:ShānXi 别名:地蜘蛛、米屎菰(《云南中草药选》),石蟹(浙江)。来源:为地星科植物量湿地星的子实体及孢子。夏、秋采收,剥去外包的硬皮备用。原形态:量湿地星,又名:土星菌、硬皮地星。生境分布:夏、秋间生于山野路旁。功能主治:①《浙江中药资源名录》:煅存性,治蟹壳疔。
-
水苏根
出处:《浙江中药资源名录》拼音名:ShuǐSūGēn来源:为唇形科植物水苏的根茎。8月间结果后采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水苏条。功能主治:①《纲目拾遗》:治打伤、扑伤,并治诸烂痛疮癣,吐血。②《浙江中药资源名录》:清火,平肝,补阴。治失音咳嗽。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
-
星宿菜
果熟期9月。治跌打损伤,关节风湿痛,妇女经闭,乳痈,瘰疬,目赤肿痛,水肿,黄疽,疟疾,痢疾。①《福建民间草药》:活血行瘀,利尿逐水。⑤《广西民间常用草药》:治小儿疳积,疝气,黄疸,心胃气痛,眼热红肿,淋浊,肺痨咳嗽。(《闽东本草》)③治中署腹痛吐泻:星宿菜干全草一两,食盐少许,水煎服。煎汤熏洗患处。
-
肖小河
肖小河,男,解放军302医院全军中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他基本阐明大黄毒副作用(肝毒性、肾毒性)的客观真实性以及炮制减毒和辨证用药减毒的科学性,制定了大黄合理制用的技术规范和参考标准,建立基于病理模型的中药安全性评价方法。参编《分子生药学》、《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导论》等专著3部。
-
苞蔷薇根
《*辞典》:苞蔷薇根: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拼音名:BāoQi nɡWēiGēn别名:猴局根、金柿根(《闽东本草》)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硕苞蔷薇的根。苞片大,具柔毛,条裂状;功能主治:治疝气,遗精,脚气,下肢水肿,风湿痛,月经不调,子宫脱垂。②《浙江中药资源名录》:祛风活血,通经补肾。水煎或调酒服。
-
卫生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
国家级信息平台要统筹卫生综合管理以及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新农合等现有信息系统,整合功能,共享信息。面向区域内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卫生信息服务,支持远程会诊、预约挂号、双向转诊、健康咨询、健康教育等服务,支持传染病防控、慢病防治与居民个人健康管理,实现患者电子病历与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信息共享。
-
大石韦
出处:《浙江中药资源名录》拼音名:D Sh W i别名:篦梳剑(《泉州本草》)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矩圆线蕨的全草。根状茎长,横走,匍匐很广,密枝卵状披针形的棕色鳞片。生境分布:生于林野岩壁阴湿地。功能主治:清肺热,利尿,通淋。治咳血,尿血。水煎,加冰糖少许,日服二次。③治小便不通:鲜矩圆线蕨二至三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