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稃
外稃是属于禾本科植物花的一部分。本质上和颖片是一样的,并在同一花轴上产生。花是在茎的顶端形成,在茎上的序列与内稃不同,但水稻例外,内外稃各具有作为主脉的一条脉,着生于同一枝的同一序列上,形状几乎是相同的。小穗的外部形状几乎就是外稃的外部形状。
-
剪股颖属
中文名剪股颖属拼音名jianguyingshu拉丁名Agrostis中国植物志09(3):229描述AgrostisL.剪股颖属,禾本科,约200种,广布于全世界,主产地为北温带,我国有26种,分布甚广,有些为很好的草皮草,如A.perennansTuck.和A.palustrisHuds.。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小穗有1小花,脱节于颖之上,为开展或紧缩的圆锥花序,小枝毛状;
-
青稞
青稞是禾本科大麦属的一种禾谷类作物,别名叫裸大麦、元麦、米大麦,是藏族人民喜爱的粮食。《*辞典》:青稞出处《本草拾遗》拼音名QīnɡKē别名青稞麦(《齐民要术》),油麦(《山西志》),莜麦(《植物名实图考》)。颖果长约8毫米,与内外稃分离。"功能主治《纲目拾遗》:"下气宽中,壮筋益力,除湿发汗,止泄。
-
雀麦
《全国中草药汇编》:雀麦:拼音名:Qu M i来源:禾本科雀麦BromusjaponicusThunb.,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长江、黄河流域各地。小穗幼时圆筒状,成熟后压扁,长17-34mm(包括芒),有7-14朵花;内稃短于外稃,脊上疏具刺毛;性味:甘;平功能主治:止汗;附方:治汗出不止:燕麦全草一两,水煎服,或加米糠五钱。
-
燕麦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燕麦草:拼音名:Y nM iCǎo别名:野燕麦来源:禾本科燕麦属植物野燕麦AvenafatuaL.以全草入药。用于吐血,血崩,白带,便血,自汗,盗汗。颖果被淡棕色柔毛,腹面具纵沟,长6-8mm。2.光稃野燕麦本种形态与野燕麦基本相似,主要区别在于:外稃光滑无毛。生境分布:生态环境:1.野燕麦生于荒芜田野。
-
金发草
拼音名:JīnFāCǎo别名:竹蒿草、笔须、龙奶草、羊丕草。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金发草的全草。秆质坚硬,基部被毛茸之鳞片,直立或基部倾斜,高30-60cm,基部径1-2mm,具多节,节被髭毛,上部各节常多回分枝;无柄小穗长2.5-3mm,基盘上具柔毛;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坡、石缝中,或河岸潮湿之处。
-
冰草
拼音名:Bīnɡ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赖草的根或全草。秆单生或丛生,直立,高40-100cm,具3-5节,光滑无毛,或在花序下密被柔毛。颖短于小穗,线状披针形,先端狭窄如芒,不覆盖第1外稃的基部,具不明显的3脉,上半部粗糙,边缘具纤毛,第1颖短于第2颖,长8-15mm;性味:甘;赤白带下;咳痰带血;
-
狼尾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狼尾草:拼音名:L nɡWěiCǎo别名:大狗尾草、戾草、光明草[湖南.秋季采集,晒干。治目赤肿痛多用全草入药,余皆用根或根茎。小穗披针形式,常为单生,长6-8mm。每小穗有2小花,第1小花雄性或中性,第2小花两性;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田岸、荒地、道旁及小山坡上。凉血明目。主肺热咳嗽;
-
白茅属
中文名白茅属拼音名baimaoshu拉丁名Imperata中国植物志10(2):30描述ImperataCyr.白茅属,禾本科,10种,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有I.cylindrica(L.小穗基部围以细长的丝状柔毛;根茎称为茅根,味甜,入药有去寒热、利小便之效,珠江流域一带农家常和甘蔗煎汤而饮,闻可去湿解毒;花序上的白色丝状毛民间用以止血;
-
虎尾草属
中文名虎尾草属拼音名huweicaoshu拉丁名Chloris中国植物志10(1):74描述ChlorisSw.虎尾草属,禾本科,约50种,广布于全球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有虎尾草C.virgataSwartz等3种,分布几遍全国。一年生或多年生、簇生草本;实性花的外稃有芒;属下物种非洲虎尾草、虎尾草、孟仁草、台湾虎尾草、异序虎尾草
-
小穗
小穗spikelet,spicule为禾本科、莎草科的花序基本组成部分。由一至二花或数至多花组成。内、外稃各相当于花序的苞叶和花的小苞,但完全加入花的部分,通常也伴有果实。小穗的形态是属的分类依据。唯毒麦属(Lolium)着生于与其他属呈直交的方向,各稃背腹面对花序的中轴。
-
梯牧草属
中文名梯牧草属拼音名timucaoshu拉丁名Phleum中国植物志09(3):257描述PhleumL.梯牧草属,禾本科,约10种,分布于温带地区,我国有5种,产西南部、西北部至东北部,台湾高山上亦产之,可为饲料。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有圆柱状、稠密、穗状花序式的圆锥花序生于秆顶;小穗有1小花,强侧向压扁,有极短的柄;外稃薄,5脉;
-
早熟禾属
中文名早熟禾属拼音名zaoshuheshu拉丁名Poa中国植物志09(2):91描述PoaL.早熟禾属,禾本科,约300种,分布于温带和寒带地区,我国约100种以上,分布甚广,西南和东北较盛其中很多可为饲料,如早熟禾P.annuaL.等。一年生或多年生小草,有疏散或紧密的圆锥花序;小穗有2-6小花,最上部的小花常不发育;
-
银须草属
中文名银须草属拼音名yinxucaoshu拉丁名Aira中国植物志09(3):124描述AiraL.银须草属,禾本科,约9种,分布于南欧,我国引入栽培的有A.capillarisHost1种,供观赏用。小穗有2小花,脱节于颖之上;外稃硬,背圆形,先端有细长的齿2,基盘具短束毛;芒纤细,扭转,曲膝状,位于外稃背面中部以下,有时第一外稃无芒。
-
淡竹叶属
中文名淡竹叶属拼音名danzhuyeshu拉丁名Lophatherum中国植物志09(2):35描述LophatherumBrongn.淡竹叶属,禾本科,只有淡竹叶L.gracileBrongn.和华淡竹叶L.sinenseRendle2种,分布于东亚,我国均产之,前者入药,叶利小便,去烦热,根能催产,东南部盛产之。第一外稃近革质,远较颖为长,7-9脉,凸尖或有短芒。
-
沙鞭属
中文名沙鞭属拼音名shabianshu拉丁名Psammochloa中国植物志09(3):307描述PsammochloaHitchc.沙鞭属,禾本科,仅1种,分布于蒙古和我国陕北、甘肃和内蒙,有固定砂丘的作用。多年生草本,具长而横走的根茎和顶生紧缩的圆锥花序;外稃几等于或较短于颖,纸质,背部密生长柔毛,具5-7脉,基盘无毛;属下物种沙鞭
-
针茅属
中文名针茅属拼音名zhenmaoshu拉丁名Stipa中国植物志09(3):268描述StipaL.针茅属,禾本科,约百余种,广布于温带和热带地区,通常为旱生植物,我国约有13种,主产西北部至东北部,大部可为饲料。花排成圆锥花序;小穗有1小花,圆柱状;外稃圆柱形,旋卷,顶有一旋转状或弯曲的芒;花柱短而分离。
-
总苞草属
中文名总苞草属拼音名zongbaocaoshu拉丁名Elytrophorus中国植物志10(1):69描述ElytrophorusBeauv.总苞草属,禾本科,约4种,分布于热带非洲、亚洲和大洋洲,其中总苞草E.spicatus(Willd.)A.Camus1种,我国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省区亦产。一年生、直立草本;鳞被2,雄蕊1-3,花药微小,花柱长。属下物种总苞草
-
燕麦草属
中文名燕麦草属拼音名yanmaicaoshu拉丁名Arrhenatherum中国植物志09(3):120描述ArrhenatherumBeauv.燕麦草属,禾本科,约6种,分布于欧亚两洲温带地区,我国引入栽培的有燕麦草A.elatius(L.多年生草本;圆锥花序狭;外稃5脉,基盘有毛,第一外稃基部有—曲膝扭转的芒,第二外稃近顶端之下有一短而劲直的细芒。
-
细柄茅属
中文名细柄茅属拼音名xibingmaoshu拉丁名Ptilagrostis中国植物志09(3):310描述PtilagrostisGriseb.细柄茅属,禾本科,约6种,多分布于亚洲北部至喜马拉雅,我国有细柄茅P.mongholioca(Turcz.)Griseb.和双叉细柄茅P.dichotomaKeng2种,产东北及西部。小穗有1两性花,排成圆锥花序;外稃厚,有宿存的芒,芒全部有羽毛;
-
隐花草属
中文名隐花草属拼音名yinhuacaoshu拉丁名Crypsis中国植物志10(1):101描述CrypsisAit.隐花草属,禾本科,约12种,分布于东半球的温带地区,我国只有隐花草C.aculeata(L.)Lam.2种,产北部。圆锥花序短头状,隐藏于叶鞘内或稍露出;小穗有1小花,具柄,侧向压扁,脱节于颖之下;外稃仅有1条脉,无芒,内稃与外稃等长。
-
钝叶草
穗状花序嵌生于主轴的凹穴内,长7-18mm,小穗轴三棱形,边缘微粗糙,先端延生于顶生小穗之上而成一小尖头;小穗互生,卵状披针形,长4-4.5mm,含2小花,而仅第2小花结实;肝经功能主治:益气;子宫脱垂;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草:民间用于鱼骨鲠喉,煎水冲龙衣(煅后研末服),并用于难产或胎盘滞留。
-
穇子
《*辞典》:穇子:出处:《救荒本草》拼音名:ShānZǐ别名:龙瓜粟、鸭爪稗(《纲目》),鸭爪粟(《品汇精要续集》),龙爪稷(《授时通考》),鸡爪粟、云南稗(《医林纂要》),雁爪稗(《三峡志》),鸭距粟(《广州植物志》)。外稃有脊,脊上具狭翼,第一外稃长约4毫米;归经:《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阴、阳明经。
-
大画眉草花
拼音名:DàHuàMéiCǎoHuā别名:星星草花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大画眉草的花序。小穗长圆形或尖塔形,长5-20cm,分枝粗壮,单生,上举,胞间具柔毛,小枝和小穗柄上均有腺体;外稃广卵形,朱端钝,第1外稃长约2.5mm,宽约1mm,侧脉明显,主脉有腺体,暗绿色而有光泽,内停宿序,稍短于外稃,脊上具短纤毛;
-
稗米
拼音名:BàiMǐ别名:稗子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稗的种子。)Beauv.采收和储藏:夏、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舂去壳,晒干。小穗长约3mm(芒除外),与分枝及小枝均有硬刺疣毛;花、果期夏、秋季。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沼泽地、沟边及水稻田中。性味:味辛;无毒功能主治:。主益气宜脾摘录:《中华本草》
-
虉草
出处:始载于《植物分类学报2卷2期》。原形态:虉草多年生草本。孕花外稃宽披针形,长3-4mm,上部具柔毛,短于颖,软骨质,无芒,有5条不明显的脉;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75-3200m的林下、潮湿草地和水湿处。辛功能主治:调经;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民间常以全草主治妇女红、白带和月经不调等症。
-
燕麦属
通常为一年生草本;小穗有2-6小花,结成疏散的圆锥花序;颖大而膜质,近相等,多脉;外稃硬,顶部2齿裂,背部常有旋扭状的长芒(有时缺);果实与内外稃分离或为其所包藏。属下物种长颖燕麦、光稃野燕麦、光轴燕麦、光轴野燕麦、裂稃燕麦、南燕麦、燕麦、野燕麦、野燕麦(原变种)、异颖燕麦、莜麦
-
野古草属
中文名野古草属拼音名yegucaoshu拉丁名Arundinella中国植物志10(1):145描述ArundinellaRaddi野古草属,禾本科,约50种,分布于亚洲和非洲的热带地区;一年生或多年生、直立草本;小穗有2小花,小穗轴脱节于2小花之间,颖与第一小花宿存或分别迟缓脱落,成对排列于圆锥花序的分枝上;第二颖长于第—颖和不育外稃;
-
粟糠
拼音名:SùKānɡ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粱或粟的种皮。第1外稃与小穗等长,具5-7脉,基内稃薄纸质,披针形,长为其2/3,第2外稃等长于第1外稃,卵圆形或圆球形,质坚硬,平滑或具细点状皱纹,成熟后,自第1外稃基部和颖分离脱落;生境分布: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
-
水蔗草
《*辞典》:水蔗草:出处:《广州植物志》拼音名:ShuǐZh Cǎo别名:假雀麦、丝线草、糯米草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水蔗草的根或茎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总状花序单生,总苞长6~退化的具柄小穗颖状,扁平,长卵形,长约1毫米,小穗柄扁平,长约3~生境分布:生长于林边及篱边。功能主治:治毒蛇咬伤。
-
稻属
中文名稻属拼音名daoshu拉丁名Oryza中国植物志09(2):3描述OryzaL.稻属,禾本科,约25种,分布于热带地区,我国有稻O.sativaL.,O.minutaPresl和O.meeriana(Zoll,etMor.)Baill.3种,前者到处有栽培,为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后二者野生于海南,很少见。颖极退化,仅在小穗柄端呈二半月形;内稃与外稃相似,但背无中肋;
-
黄花茅属
中文名黄花茅属拼音名huanghuamaoshu拉丁名Anthoxanthum中国植物志09(3):179描述AnthoxanthumL.黄花茅属,禾本科,14种,分布于北温带,我国有黄花茅A.odorumL.,台湾黄花茅A.formosanumHonda等4种,供饲料用。一年生或多年生、芳香草本;不实性外稃2,具纤芒,2裂,长于其上的实性小花;内稃有微脉2条;
-
薄稃草属
中文名薄稃草属拼音名baofucaoshu拉丁名Leptoloma中国植物志10(1):303描述LeptolomaChase薄稃草属,禾本科,约4种,大都分布于美洲及大洋洲,我国有1种。多年生草本,有开展的圆锥花序;小穗有2小花,第一颖细小或不存在,第二颖有3脉,与不育外稃等长;发育外稃椭圆形,通常棕色,软骨质,边缘膜质,包着内稃。
-
蓑草根
春、夏采收,晒干。总状花序密生淡黄褐色的绒毛,2~小穗长4.5~第一花雄性或中性,外稃透明膜质,内稃较外稃稍短或退化;生境分布:生于山坡上。功能主治:《四川中药志》:行气破血,治妇女痨病经停及潮热。附方:治痨病经停:蓑草根二两,红子根一斤,红藤四两,小血藤根一两,茜草根二两,百节藕四两。
-
斑茅
《*辞典》:斑茅:出处:江西《草药手册》拼音名:BānM o别名:大密(《岭南科学》),芭茅(江西《草药手册》)。无柄小穗披针形,基盘具短毛;功能主治:通窍利水,破血通经。治跌打损伤,筋骨风痛,妇人闭经,水肿盅胀。附方:治月经后期:斑茅根一两,茜草三钱,接骨金粟兰二钱,铁扫帚根五钱,胡颓子树根一两。
-
稗属
中文名稗属拼音名baishu拉丁名Echinochloa中国植物志10(1):250描述EchinochloaBeauv.稗属,禾本科,约80种,分布热带和温带地区,我国约5种(连栽培的),为稻田或湿地上的野草,其中稗E.crusgalli(L.小穗背腹压扁,近无柄,单生或2-3个簇生于总状花序上,脱落于颖之下,有2小花;第一外稃草质或革质,顶端尖或有长芒;
-
扁穗草属
中文名扁穗草属拼音名biansuicaoshu拉丁名Blysmus中国植物志11:40描述BrylkiniaF.Schmidt.扁穗草属,禾本科,只有B.caudataF.Schmidt1种,产东亚,我国松花江流域及四川也有分布。小穗具柄,有数小花,但仅顶生小花两性,排成圆锥花序;外稃5至多脉,最下2-3枚外稃常具5脉,孕性外稃常具7脉,顶端延伸成长芒。
-
小麦属
中文名小麦属拼音名xiaomaishu拉丁名Triticum中国植物志09(3):43描述TriticumL.小麦属,禾本科,约15种,分布于地中海地区和西亚。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小麦属引为农作物的约有7种:1.T.monococcumL.,为单粒麦,内稃于成熟时纵裂,不完全地包被麦粒,脱粒时麦粒与壳不分离,产亚细亚一带;
-
类雀稗属
中文名类雀稗属拼音名leiquebaishu拉丁名Paspalidium中国植物志10(1):382描述PaspalidiumStapf类雀稗属,禾本科,约12种,分布于温带地区,其中类雀稗P.flavidum(Retz.)A.Camus我国南部亦产。多年生草本,具扁平或内卷之叶片及顶生圆锥花序;第二外稃骨质,背部隆起而对向穗轴,先端尖,边缘内卷,包卷同质内稃。
-
雀麦属
中文名雀麦属拼音名quemaishu拉丁名Bromus中国植物志09(2):333描述BromusL.雀麦属,禾本科,约百余种,广布温带地区,我国近20种,多为优良饲料植物。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小穗长椭圆形,有数至多数小花,两侧压扁,生于开展的圆锥花序的纤枝上;外稃有2齿,齿之下有芒;花柱基部扩大而冠于子房之顶;
-
冰草属
中文名冰草属拼音名bingcaoshu拉丁名Agropyron中国植物志09(3):110描述AgropyronGaertn.冰草属,禾本科,约15种(狭义),大部分布于欧亚大陆的高草原上,我国有冰草A.Cristatum(L.小穗有3至多花,两侧压扁,无柄,紧密排列于甚短的德轴两侧而成穗状花在,顶生小穗不孕或退化;外稃有5脉,主脉多成脊,无芒或具短芒;
-
短颖草属
中文名短颖草属拼音名duanyingcaoshu拉丁名Brachyelytrum中国植物志09(3):187描述BrachyelytrumBeauv.短颖草属,禾本科,只有短颖草B.erectum(Schreber.)Beauv.1种,分布于北美东部和东亚。多年生草本,具短根茎。小穗有1小花,具柄,脱节于颖之上,排成圆锥花序;属下物种短颖草、短颖草(原变种)、日本短颖草
-
拂子茅属
中文名拂子茅属拼音名fuzimaoshu拉丁名Calamagrostis中国植物志09(3):224描述CalamagrostisAdans.拂子茅属,禾本科,约20种,分布于温带地区,我国约5种,南北均产之,但大部产北部和东北部,有些种类可为饲料。小穗小,有1小花,排成开展或狭、有时穗状的圆锥花序;外稃短于颖,背近中部有芒,基盘有长于稃体的丝状毛;
-
臂形草属
中文名臂形草属拼音名bixingcaoshu拉丁名Brachiaria中国植物志10(1):263描述BrachiariaGriseb.臂形草属,禾本科,50种,分布热带地区,我国约6种(包括引种的),主要产西南和南部。小穗背腹压扁,具短柄或近无柄,单生或孪生,交互排列于穗轴之一侧,脱节于颖之下,有2小花;第二外稃骨质,背隆起,边缘内卷。
-
异颖草属
中文名异颖草属拼音名yiyingcaoshu拉丁名Anisachne中国植物志09(3):184描述AnisachneKeng异颖草属,禾本科,只有异颖草A.gracilisKeng1种,分布于我国西南部。多年生草本;小穗含1小花,脱节于颖之上;外稃长于颖,有不明显的5脉,无芒或有小尖头,基盘被柔毛,其毛长为稃体的三分之—;属下物种异颖草
-
獐毛属
中文名獐毛属拼音名zhangmaoshu拉丁名Aeluropus中国植物志10(1):3描述AeluropusTrin.獐毛属,禾本科,5种,分布于地中海区至印度和我国,我国有小獐毛A.littoralis(Gouan)Parl.1种和1变种,产江苏北部至河北、东北沿海一带与新疆的碱滩上,为优良的固砂植物。多年生、分枝、矮小草本;外稃7—11脉,紧贴的覆瓦状排列;
-
落芒草属
中文名落芒草属拼音名luomangcaoshu拉丁名Oryzopsis中国植物志09(3):287描述OryzopsisMichx.落芒草属,禾本科,约20种,分布于北温带,我国有落芒草O.munroiStapf及钝颖落芒草O.obtusaStapf等4种,除东北、西北外均有分布。多年生草本;小穗具柄,有1两性花,卵形,排成疏散的圆锥花序,背向压扁;内稃与外稃同质。
-
囊颖草属
中文名囊颖草属拼音名nangyingcaoshu拉丁名Sacciolepis中国植物志10(1):224描述SacciolepisNash囊颖草属,禾本科,约30种,分布于热带和温带,我国有囊颖草S.indica(L.圆锥花序穗状圆柱形,紧缩;鳞被2,很薄,折叠,具3脉,花柱基分离。属下物种矮小囊颖草、间序囊颖草、囊颖草、鼠尾囊颖草、鼠尾囊颖草(原变种)
-
固沙草属
中文名固沙草属拼音名gushacaoshu拉丁名Orinus中国植物志10(1):39描述OrinusHitchc.固沙草属,禾本科,约3种,分布于克什米尔和我国西部,我国均产,有保土固沙之用。多年生草本,具长根茎,根茎上被有光泽的鳞片;小穗有2至数小花,稀单花,具短柄,较疏松地排列于穗轴一侧,脱节于颖之上及诸小花之间;
-
细穗草属
中文名细穗草属拼音名xisuicaoshu拉丁名Lepturus中国植物志09(3):3描述LepturusR.Br.细穗草属,禾本科,约6种,分布于东半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有细穗草L.repensR.Br.1种,只见于台湾。矮小草本;第二颖覆盖着总轴的凹穴;外稃短于颖,透明质。属下物种细穗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