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虫瘿
虫瘿是瘿瘤的一种。指在植物体上由于昆虫产卵寄生引起的异常发育部分。有时线虫在根部也能形成。据认为这是由于寄生昆虫所产生的物质和侵入引起的伤害促进了细胞的分裂,招致增生和分化异常的结果。虫瘿组织含有单宁,作为五倍子、没食子而加以利用。但另一方面,瘿蜂(Cynips)等的侵入也能妨碍座花而造成严重危害。
-
油柑虫节
出处:《岭南采药录》拼音名:Y uGānCh nɡJi 别名:油甘子虫瘿(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在虫未爬出前采回,用沸水烫死,晒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庵摩勒条。生境分布:产于广西、广东等地。功能主治:治胃痛,疝气,遗精,小儿疳积,牙痛。①《岭南采药录》:治疝气,心痛,小儿疳积,酒积,煎水冲酒服。
-
巴茅果
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拼音名:BāM oGuǒ别名:牛草果来源:为禾本科植物五节芒根茎部叶鞘内的虫瘿。每节着生2小穗,一具长柄,一具短柄;不孕花的外稃披针形,较颖稍短;生境分布:生于山坡或草地。性味:性温,味辛。附方:①治月经不调:巴茅果五钱至一两。③治小儿疝气:巴茅果三个,茴香根五钱,香附米三个。
-
野茉莉
别名:木香柴、野白果树、山白果来源:安息香科野茉莉StyraxjaponicusSieb.etZucc.,以花、虫瘿内白粉、叶、果入药。生境分布:自秦岭和黄河以南、东起山东、西至云南、南达台湾、广东。化学成份:果实含未知皂甙,水解产生野茉莉皂甙元(jegosapogenol)A及B.性味:辛,温。4钱,水煎取汁,炖鸭一只同服。
-
香水月季
别名:生胎果、大卡卡果、固公花、固公果来源:蔷薇科香水月季RosaodorataSweetvar.gigantea(Coll.etHemsl.)Rehd.etWils.,以根、叶、虫瘿入药。生境分布:西南各省。性味:涩,凉。功能主治:调气和血,止痢,止咳,定喘,消炎,杀菌。主治痢疾,小儿疝气,哮喘,腹泻,白带;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丹宁
丹宁又称鞣酸类物质,是具有鞣皮性的植物成分,结构复杂,鞣皮作用的主体是多价酚。从虫瘿中得到的没食子单宁(galle-tannin)是属于以没食子酸为组分的水解性单宁(hydro-lysabletannin)。另外,儿茶酸类等的缩合型单宁是由莽草酸代谢途径和醋酸-丙二酸代谢途径的复合途径生成的。
-
鞣酸类物质
丹宁又称鞣酸类物质,是具有鞣皮性的植物成分,结构复杂,鞣皮作用的主体是多价酚。从虫瘿中得到的没食子单宁(galle-tannin)是属于以没食子酸为组分的水解性单宁(hydro-lysabletannin)。另外,儿茶酸类等的缩合型单宁是由莽草酸代谢途径和醋酸-丙二酸代谢途径的复合途径生成的。
-
水苦荬果实
出处:《四川中药志》拼音名:ShuǐKǔMǎiGuǒSh 来源:为玄参科植物水苦荬的果实(四川地区用带虫的果实,称为虫瘿)。立夏前后采收。功能主治:治跌打损伤,劳伤吐血。《贵州民间方药集》:治腰痛,肾虚,膀胱气。用法用量:内服:入散剂或浸酒。(《四川中药志》)②治痨伤吐血:水苦荬果实、细草、见血清各等分。
-
新生细胞
新生细胞neoplasticcell,regenerativecell(1)从广义上讲,新生细胞是指引起组织新生(newformation)的细胞。如炎症、再生、代偿性肥大、虫瘿、肿瘤时新出现的细胞。在直翅目及鞘翅目中,新生细胞构成再生小块(regenerationnest)存在于中肠组织的底部,但在鳞翅目中则分散存在。
-
五倍子内虫
出处:《纲目》拼音名:WǔB iZǐN iCh nɡ来源:为倍蚜科昆虫角倍蚜或倍蛋蚜在虫瘿中的幼虫。原形态:动物形态详五倍子条。功能主治:《纲目》:治赤眼烂弦,同炉甘石末,乳细点之。摘录:《*辞典》
-
木天蓼子
《*辞典》:木天蓼子:出处:《药性论》拼音名:M TiānLiǎoZǐ来源:为猕猴槐科植物木天蓼的带有虫瘿的果实。性味:①《药性论》:味苦辛,微热,无毒。①《药性论》:治中贼风,口面歪斜,主冷痃癖气块,女子虚劳。②《本草图经》:治诸冷气。③《现代实用中药》:有温暖身体之效,用于腰痛疝痛。或作散剂。
-
葛枣
拼音名:GěZǎo别名:葛枣子、金莲枝、含水藤、木天蓼、该他利[朝名]来源:猕猴桃科猕猴桃属植物葛枣Actinidiapolygama(Sieb.etZucc.)Miq.,以带虫瘿的果实入药。秋季采集,晒干。性味:辛,温。功能主治:理气止痛。用于腰痛,疝痛。水煎服,日服2次。备注:(1)葛枣醇为利尿强心药。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苦芦骨
拼音名:KǔL Gǔ别名:五节芒、巴茅果、马儿杆、牛草果来源:禾本科苦芦骨Miscanthusfloridulus(Labill.)Warb.,以虫瘿入药。生境分布:江苏、安徽、贵州、华南。性味:甘,温。功能主治:发表,理气,调经。主治小儿疹出不透,小儿疝气,月经不调,胃寒作痛,筋骨扭伤,淋病。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白栎
拼音名:B iL 别名:栗子树、白紫蒲树来源:壳斗科白栎QuercusfabriHance,以果实的虫瘿入药。生境分布:长江以南及华南各省。功能主治:治小儿疳积,大人疝气,急性结膜炎。用法用量:5~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黄桷树根疙瘩
《*辞典》:黄桷树根疙瘩:出处:《重庆草药》拼音名:Hu nɡJu Sh GēnGēDɑ来源:为桑科植物黄葛树根部由寄生虫所形成的虫瘿。功能主治:《重庆草药》:泡酒服,治背脊痛,劳伤腰痛。摘录:《*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