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鼹鼠
《全国中草药汇编》:鼹鼠:拼音名:YǎnShǔ别名:缺齿鼹来源:食虫目鼹鼠科缺齿鼹MogerarobustaNehring,以全体入药。爪较白尾鼹更为粗短强壮,中指爪一般短于5mm,尾短,短于或等于后足长,呈球棒状,尾末端粗圆浑厚。吻部削尖并向前突出,吻背中央具沟槽,眼极小。营地下生活。附方:①治疔肿恶疮:鼹鼠一只。
-
鼹科
鼹科是食虫目的1科,绝大多数营地下生活,形如圆筒,耳、眼均不明显,颈部不分明,肢短,4足十分发达,头尖,吻部尖长。平时孤栖,但几个鼹鼠可共用1个巨大而复杂的洞道系统,终年昼夜活动,无冬眠。取食地下的蠕虫、昆虫幼虫、各类无脊椎动物等,少数兼食植物。在北美始见于渐新世中期,在欧洲始见于始新世,在亚洲仅见于近代。
-
金玉丸
处方:红花2钱5分,鼹鼠霜2钱5分,巴豆1钱5分,轻粉5分,牵牛子1钱5分,积雪草5钱,海人草3钱,大黄2钱5分。制法:上为末,糊为丸,如芥子大,辰砂为衣。功能主治:小儿杂病,蛔虫及胎毒。用法用量:自儿初出至3岁服6-7丸,空心白汤送下,1日3次。摘录:《名家方选》
-
鼹鼠丸
《眼科锦囊》卷四:方名:鼹鼠丸组成:鼹鼠1头(烧存性者),轻粉5分,巴豆4分,海人草1钱。主治:小儿疳眼难治者及翳膜。用法用量:糊丸服。
-
巢
从大多数动物来看都是如此。鸟类一般在繁殖期常筑起精巧的巢,每逢产卵要筑新巢,繁殖终了后弃巢而去但利用旧巢的也不少。两栖类中巴西产的两种入蛰雨蛙在浅池中利用水底的泥土围成喷火口状的巢穴。蛛网(Web)也可以称之为巢,是一种具有各种结构的东西,但如果对蜘蛛施以麻醉药,则所制作的网便表现出一定的缺陷。
-
适应辐射
鲸和海豚生活于水中,鼹鼠和鼩鼱等则营穴居。同一目、科,甚至同一属生物中,也可能由于适应不同环境而产生适应辐射,如翼手目包括种类繁多的蝙蝠,有的吃花蜜和花粉(如长鼻蝠),有的吃昆虫(如菊头蝠、大耳蝠、蹄蝠等),有的以果实为食(如狐蝠),还有吸血蝠和食鱼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