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鲫鱼胆
《全国中草药汇编》:鲫鱼胆:拼音名:J Y Dǎn别名:空心花、嫩肉木、丁药来源:紫金牛科鲫鱼胆Maesaperlarius(Lour.生境分布:福建、台湾、广东、广西、贵州。肝经功能主治:清热明目;阴蚀疮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点眼、滴鼻或调涂。(《本事方》神效散)各家论述:1.《纲目》:取汁涂疳疮。点喉中,治骨鲠、竹刺不出。
-
神效散
《圣济总录》卷一○九:神效散:处方:石决明黄连(去须)密蒙花各30克制法:上三味,捣罗为散。用法用量:每服2钱,温酒调下;每服2钱,水1盏,煎7分,空心温服。蛤粉气味咸平,入足少阴;制备方法:上药化开硫黄,入荆芥末3钱,滚数沸,候冷加轻粉2钱,冷再碾末,加三柰半两(炒),共为细末,先将小油滚过,候冷调上药。
-
空心花
《*辞典》:空心花:出处:《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拼音名:KōnɡXīnHuā别名:嫩肉木、丁药、鲫鱼胆(《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叶互生,薄纸质,阔椭圆状卵形,长5~花冠长于萼片2倍,裂片阔卵形,长约与冠管相等。种子很多。生境分布:多生于林旁、林缘灌丛中。功能主治:《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接骨消肿,生肌去腐。
-
杜茎山属
中文名杜茎山属拼音名dujingshanshu拉丁名Maesa中国植物志58:3描述MaesaForsk.杜茎山属,紫金牛科,约200种,分布于东半球热带地区,我国有27种,广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花小,两性或单性,5数,有小苞片1对,排成腋生、稀顶生的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子房半下位,1室,有胚珠多数生于特立中央胎座上;种子多数,具棱。
-
五胆丸
处方:鲤鱼胆、鸡胆、狗胆、猪胆、羊胆,各一个,倾汁作一处。《银海精微》卷上:组成:熊胆1个,黄牛胆2个,青鱼胆1个,鲤鱼胆2个,青羊胆1个,石决明2两,夜明砂1两,麝香少许。《圣惠》卷八十六:别名:四胆丸组成:龙胆(去芦头)1分,虎胆1分,熊胆1分,猪胆1分,芦荟(亦名象胆)1分,麝香1分,白矾灰1分,荆芥1分。
-
紫金油
《杨氏家藏方》卷二十:方名:紫金油组成:鲫鱼胆20个,铁鉎(5钱大)1片,诃子5枚(煨,去核),郁金2枚(锉),黄芩半两(锉),黑豆1大合,紫草半两,零陵香半两,生姜汁1大合。主治:妇人发落稀黄。制备方法:上用生绢袋子盛,取竹沥油4两,麻油12两,入药袋子,于有油瓷盒内浸,密封,放凉处,半月取出,逐日搽头。
-
鲫鱼胆膏
处方:鲫鱼胆1枚,乌驴脂少许,生油半两。功能主治:耳聋。用法用量:上3味和匀,纳于葱管中7日,滴于耳内,愈。摘录:方出《圣惠》卷三十六,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一四
-
驴脂
《*辞典》:驴脂:出处:《食疗本草》拼音名:LǘZhī别名:驴膏(张文仲)。功能主治:治咳嗽,疟疾,耳聋,疮疥。狂癫不能语,不识人者,和酒服三升。附方:①治卒咳,亦疗上气:温清酒一升,驴膏一升。上件药,相和令匀,纳蒌葱管中,七日后倾出,每用少许,滴于耳中(《圣惠方》)③治目中息肉:驴脂、石盐末。
-
鱼胆饮
《中国医学大辞典》:方名:鱼胆饮组成:鳜鱼胆不拘多少(取冬天者,悬挂阴干)。主治:诸骨、竹、木哽喉;用法用量:每用1个,大者半个亦可,清水煎,温温服下。少时呕吐,骨即随出;如尚未吐,再服温酒,以吐为度(酒随量饮);若再未出,再饮鱼胆,服之无不出者。附注:草鱼、鲫鱼胆亦可代用。
-
厚叶素馨
拼音名:HòuYèSùXīn别名:鲫鱼胆、樟叶茉莉、青竹藤、胆草来源:药材基源:为木犀科植物厚叶素馨的全株。叶片革质,干时呈黄褐色或褐色,宽卵形、卵形或椭圆形,长4-10cm,宽1.5-6.5cm,先端渐尖或尾状渐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稀心形,叶缘反卷,具网状乳突,常具褐色腺点。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灌丛或混交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