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虎爪
出处:《泉州本草》拼音名:HǔZhuǎ来源:为猫科动物虎的爪甲。功能主治:治脱骨疽,磨醋抹患处,频抹有效。摘录:《*辞典》
-
水八角
功能主治:祛风利水,散瘀止血,消肿解毒。《*辞典》·水八角:出处:《分类草药性》拼音名:ShuǐBāJiǎo别名:花鸡公、一口血、枫香细辛(《四川中药志》),裂叶秋海棠、虎爪龙、水黄连、水蜈蚣、风吹不动(《江西草药》)。叶根出,通常2片;②治全身浮肿、尿血:裂叶秋梅棠根六钱,乌韭根五钱,车前三钱,水煎服。
-
猬脂
《*辞典》:猬脂:出处:《本草经集注》拼音名:W iZhī来源:为刺猬科动物刺猬或短刺猬的脂肪油。原形态:动物形态详刺猬皮条。性味:《纲目》:甘,平,无毒。功能主治:治肠风便血,癣疮,耳聋。①《本草拾遗》:主耳聋,可注耳中。④《医林纂要》:敷治阴肿。附方:治虎爪伤人:刺猬脂日日敷之,内服香油。
-
花南星
拼音名:HuāNánXīnɡ别名:由拔、大叶天南星、大叶半夏、蛇磨芋、南星七、虎爪南星、绿南星、半边莲、独脚莲、虎芋、麻芋子、血理箭、芋儿南星、黑南星、蛇杆棒、金半夏、狗爪半夏、花包谷、烂屁股来源:药材基源:为天南星科植物浅裂南星的块茎。幼时可见周围着生小块茎,长大后小块茎即脱落而留有疤痕。小儿惊风;
-
虎爪丸
别名:杀鬼丸处方:虎爪(烧)3两,丹砂(细研,1作赤朱)1两,雄黄(研细)1两,蟹爪(烧)1两。制法:上除研者外,为细末,再入研者拌匀,熔蜡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狂邪鬼魅,妄语狂走,恍惚不识人。用法用量:每至正旦,及有狐魅处焚之。摘录:《普济方》卷二五四
-
半把伞
拼音名:B nBǎSǎn别名:搜山虎、虎爪搜山虎、箐鸡尾、野蕨菜来源:蕨类水龙骨科扇蕨属植物扇蕨Neocheiropterispalmatopedata(Baker)Christ,以根状茎入药。四季可采,去毛,晒干。性味:甘、微苦、涩,凉。功能主治:清热利湿,理气通便。用于慢性胃炎,胃腹胀满,便秘,痢疾,膀胱炎,咽炎,风湿关节疼痛。
-
龙爪豆
拼音名:L nɡZhuǎD u别名:虎爪豆、猫爪豆、龙爪黎豆、狗爪豆来源:豆科龙爪豆Stizolobiumcochinchinense(Lour.备注:种子有毒,蛋经水泡处理后可食用,误服未经处理的龙爪豆种子,在30分钟~24小时可出现中毒症状:主要为神经系统和胃肠系统的症状,如头昏、头痛、瞳孔缩小、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