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杨根
《*辞典》:水杨根:出处:《纲目》拼音名:ShuǐY nɡGēn来源:为杨柳科植物红皮柳的根。葇荑花序常弯曲,雄花序长1.5~2.5厘米,雄蕊2,花丝全部连合,花药淡红色,腺体1,生于腹面;本植物的树皮(水杨木白皮)、枝叶(水杨枝叶)亦供药用,各详专条。生境分布:分布东北及黄河流域。功能主治:《纲目》:治乳痈诸肿。
-
水杨汤
《医统》卷八十三:组成:金毛狗脊1两,五倍子1两,枯矾1两,鱼腥草1两,水杨根1两,川黄连1两。用法用量:用有嘴瓦罐煎熟,预以竹筒,两头去节,接罐嘴,引热气熏入阴中;制备方法:上为末,分4剂。《痘疹心法》卷二十二:别名:水杨浴法组成:水杨(即忍冬藤也。附注:水杨浴法(《痘疹会通》卷四)。
-
水杨木白皮
《*辞典》:水杨木白皮:出处:《纲目》拼音名:ShuǐY nɡM B iP 来源:为杨柳科植物红皮柳的树干的内皮。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水杨根条。30分钟,在尿中即可出现水杨甙元、水杨酸等,因此它也有抗风湿作用;10%有局部麻醉作用。功能主治:《千金方》:治金疮苦痛,杨木白皮熬令燥,末之,服方寸匕,日三。
-
水杨枝叶
《*辞典》:水杨枝叶:出处:《纲目》拼音名:ShuǐY nɡZhīY 来源:为杨柳种植物红皮柳的枝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水杨根条。性味:《唐本草》:味苦,平,无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治久痢,痈肿疮毒。①《唐本草》:主久痢赤白,捣水绞取汁,服一升,日二。③《医林纂要》:泻火毒,宣毒气。外用:煎水熏洗。
-
狗脊汤
处方:金毛狗脊1钱,黄连1钱,五倍子1钱,水杨根1钱,枯白矾1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产妇儿胞下后,膀胱脱出,名曰茄病,或由临盆用力太过,或由气血两虚,其色紫者可治,白者难治。用法用量:本方先熏后洗,乘热轻轻托进,内服补中益气汤去柴胡,加醋炒白芍,敛而举之。摘录:《叶氏女科》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