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槲叶
(《简要济众方》)②治大衄,口耳皆出血不止:槲叶捣绞取汁,每服一小盏,频服即止,(《圣惠方》)③治初得肠风,及血痔热多者:槲叶微炙,炒槐花减槲叶之半,同为末。(《本草衍义》)④治冷淋,小肠不利,茎中急痛:槲叶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葱白七寸,煎至六分,去滓,每于食前温服之。
-
泌石通胶囊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装量差异项下的内容物,研匀,取2g,精密称定,置索氏提取器中,加入85%乙醇提取至无色,取出,残渣挥尽乙醇,置100ml量瓶中,加沸水使溶解,放冷,加水至刻度。槲皮素:照高效液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D)测定。本品含槲叶多糖以无水葡萄糖(C6H12O6)计,不得少于4.5%。
-
槲叶散
《太平圣惠方》卷十六:槲叶散:处方:槲叶30克地榆23克(锉)木贼23克(锉)当归23克(锉)赤芍药23克伏龙肝23克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散。功能主治:治时气,大肠实热,下血不止,脐下疴痛。主治:吐血。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水1盏,煎5-7沸,和滓温服,不拘时候。制备方法:上为散。
-
桑耳散
《圣惠》卷七十二:方名:桑耳散组成:桑耳1两,菴(艹闾)1两,牛膝1两半(去苗),赤芍药1两,土瓜根1两,赤茯苓1两,牡丹1两半,桂心1两半,芎藭1两,川黄1两半(锉,微炒),生干地黄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前以温酒调下。附注:桑耳续断散(《圣济总录》卷一五二)。
-
槐枝散
《圣济总录》卷一○一:槐枝散:处方:槐枝(如箸大者)1两,青盐1两,胡麻子仁(炒黑色)1两,生干地黄1两,皂荚(不蚛者,去皮子)2挺。功能主治:须黄白。用法用量:每用揩齿。制备方法:上并锉细,入一新瓷瓶中盛,固济于瓶口上,只留一窍,如钱孔大,然后以文火烧,候瓶内药烟绝为度,便取出,为细散。
-
龙骨饮
《圣济总录》卷一五二:龙骨饮:处方:龙骨3两,青竹茹2两,干姜(炮)1两,伏龙肝5两,槲叶10枚(炙)。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二《圣济总录》卷一七八:组成:龙骨1两半,黄连(去须)1两半,人参1两,甘草(炙,锉)1两,干姜(炮裂)1两,半夏(汤洗10遍,焙干)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锉)1两,赤石脂1两。
-
风毛菊属
中文名风毛菊属拼音名fengmaojushu拉丁名Saussurea中国植物志78(2):1描述SaussureaDC.风毛菊属,菊科,约400种,分布于北温带,我国约300余种,各省区均产之。叶互生,有齿或分裂;头状花序同性,稍大而单生,或小而排成圆锥花序式;总苞片覆瓦状排列;
-
二槲散
处方:槲叶(半生,半烧存性)。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血崩。用法用量:温酒调2钱。摘录:《产宝诸方》
-
金旋散
处方:白附子(炮)、木香、肉豆蔻(去皮)、猪牙皂角(去皮,生)、桔梗、吴茱萸(麸炒)、肉桂(取心)、大黄(生)、川芎(净)、知母、白茯苓、当归、槟榔2个(一个生,一个熟)、巴豆(去皮,日日换汤,浸14日,又用麦麸水,煮1日,细研)、白芜荑(取仁)、芍药、白僵蚕2分(直者),黄连(取净)2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