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鹤藤根
《*辞典》:白鹤藤根:出处:《本草求原》拼音名:B iH T nɡGēn别名:白膏药根。性味:涩甘,平。功能主治:宽筋壮骨,浸酒用。摘录:《*辞典》
-
半枫荷叶
《*辞典》:半枫荷叶:出处:《广西中草药》拼音名:B nFēnɡH Y 来源:为梧桐科植物翻白叶树的叶。功能主治:治外伤出血。用法用量:半枫荷鲜叶捣烂敷患处;或焙干研末撒患处。摘录:《*辞典》
-
鳖脂
《*辞典》:鳖脂:出处:《纲目》拼音名:BiēZhī别名:鳖膏(《本草拾遗》),鳖油(《现代实用中药》)。来源:为鳖科动物中华鳖的脂肪。功能主治:①《本草蒙筌》:眼睫倒毛签入,可资除害。②《现代实用中药》:为滋养强壮药。
-
柽乳
出处:《开宝本草》拼音名:ChēnɡRǔ来源:为柽柳科植物柽柳、桧柽柳或多枝柽柳的树脂。功能主治:合质汗药,治金疮。摘录:《*辞典》
-
椆李
拼音名:Zh uLǐ别名:臭李子、吗嘎[蒙名]来源:蔷薇科椆李PadusasiaticaKomar.,以果实入药。生境分布:东北。性味:酸,平。功能主治:止泻痢。治腹泻。用法用量:3~5钱。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船盔乌头
拼音名:Chu nKuīWūT u别名:船形乌头、滂噶尔来源:毛茛科船盔乌头AconitumnaviculareStapf,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西藏。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利湿。主治胃炎,肠炎等症。用法用量:2分。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刺柏
拼音名:C Bǎi别名:山刺柏、刺柏树、短柏木来源:柏科刺柏JuniperustaiwanianaHayata,epithmut.,以根入药。生境分布:陕西、甘肃、山西、福建、江西。性味:苦,寒。功能主治:主治麻疹,身热不退。用法用量:4~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刺梨花
出处:《草木便方》拼音名:C L Huā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刺梨的花。性味:甘,平。功能主治:止泄痢。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摘录:《*辞典》
-
大叶狼豆柴叶
出处:《贵州草药》拼音名:D Y L nɡD uCh iY 来源:为豆科植物梯氏木蓝的叶。性味:性凉,味甘苦。功能主治:解毒,治乳腺炎。用法用量:外用:捣敷。摘录:《*辞典》
-
稻谷芒
《*辞典》:稻谷芒:出处:《本草拾遗》拼音名:D oGǔM nɡ别名:稻稳(《日华子本草》),谷颖(《纲目》)。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稻的果实上的细芒刺。功能主治:《本草拾遗》:主黄病身作金色,稻谷芒炒令黄,细研作末,酒服之。
-
地黄实
出处:陶弘景拼音名:D Hu nɡSh 来源: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种子。功能主治:《本草图经》:阴干捣末,水服方寸匕,日三服,功与地黄等。摘录:《*辞典》
-
地石榴花
出处:《云南中草药》拼音名:D Sh LiuHuā来源:为桑科植物地瓜的花。功能主治:治遗精,滑精。用法用量:地石榴花三至五钱。水煎服。摘录:《*辞典》
-
鹅涎
《*辞典》:鹅涎:出处:《本草蒙筌》拼音名: Xi n来源:为鸭科动物鹅的唾液。功能主治:①《本草蒙筌》:治误吞稻刺塞喉。②《纲目拾遗》:治小儿鹅口疮。用法用量:内服:含咽。摘录:《*辞典》
-
番木瓜叶
《*辞典》:番木瓜叶:出处:《中国树木分类学》拼音名:FānM GuāY 来源:番木瓜科植物番木瓜的叶。化学成份:叶含番木瓜碱、ψ-番木瓜碱、维生素E_36毫克%。功能主治:捣碎可敷溃疡或消肿。摘录:《*辞典》
-
腐沫
出处:《纲目拾遗》拼音名:FǔM 来源:即豆腐泔水上所集结之浮沫。功能主治:《纲目拾遗》:治鹅掌癣生手掌及足掌,层层剥皮,血肉外露。此沫热洗。摘录:《*辞典》
-
蝮蛇骨
《*辞典》:蝮蛇骨:出处:《本草拾遗》拼音名:F Sh Gǔ来源:为蝮蛇科动物蝮蛇的骨骼。功能主治:《本草拾遗》:主赤痢,取骨烧为黑末,饮下三钱匕。摘录:《*辞典》
-
蝮蛇皮
《*辞典》:蝮蛇皮:出处:《唐本草》拼音名:F Sh P 来源:为蝮蛇科动物蝮蛇的皮。功能主治:《唐本草》:皮灰,疗疔肿,恶疮,骨疽。摘录:《*辞典》
-
蝮蛇蜕皮
出处:《唐本草》拼音名:F Sh Tu P 来源:为蝮蛇科动物蝮蛇的蜕皮。功能主治:《唐本草》:主身痒、瘑、疥、癣等。摘录:《*辞典》
-
蝮蛇脂
《*辞典》:蝮蛇脂:出处:《本草拾遗》拼音名:F Sh Zhī来源:为蝮蛇科动物蝮蛇的脂肪。功能主治:《纲目》:绵裹塞耳聋,亦敷肿毒。摘录:《*辞典》
-
甘紫菜
拼音名:GānZǐC i来源:藻类红藻门甘紫菜PorphyrateneraKjellm.,以叶状体入药。功能主治:主治瘿瘤脚气。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枸橘刺
《*辞典》:枸橘刺:出处:《纲目》拼音名:GōuJ C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枸橘树上的棘刺。功能主治:《纲目》:风虫牙痛,每以一合煎汁含之。摘录:《*辞典》
-
蛤仔
《全国中草药汇编》:蛤仔:拼音名:H Zǎi别名:蚬子来源:瓣鳃纲帘蛤科蛤仔Venerupis(Amygdala)philippinarum(AdamsetReeve),以贝壳、肉入药。功能主治:贝壳:清热解毒。主治臁疮,黄水疮。肉:有降压作用。用法用量:贝壳:外敷用(生用或煅用)。
-
鹄绒毛
《*辞典》:鹄绒毛:出处:汪颖《食物本草》拼音名:H R nɡM o来源:为鸭科动物大天鹅的绒毛。原形态:形态详鹄油条。功能主治:汪颖《食物本草》:治刀杖金疮,贴之愈。摘录:《*辞典》
-
海虾壳
出处:《本草撮药》拼音名:HǎiXiāK 来源:为对虾科动物对虾或龙虾科动物锦绣龙虾等的甲壳。功能主治:①《本草撮要》:晒干研末,加白糖拌,涂秃疮。②《泉州本草》:治疥癣,晒干研末掺患处。摘录:《*辞典》
-
旱水仙根
出处:《贵州草药》拼音名:H nShuǐXiānGēn来源:为石蒜科植物韭莲的根。原形态:形态详赛番红花条。性味:治痈疮红肿。功能主治:外用:捣敷。摘录:《*辞典》
-
黑大豆花
《*辞典》:黑大豆花:出处:《纲目》拼音名:HēiD D uHuā来源:为豆科植物大豆的花。功能主治:《纲目》:治目盲翳膜。摘录:《*辞典》
-
黑塔子叶
《*辞典》:黑塔子叶:出处:《重庆草药》拼音名:HēiTǎZǐY 来源:为柿科植物福州柿的叶。功能主治:鲜叶捣泥(干叶打粉)敷冷结子疮,鱼口、汤火烫伤。摘录:《*辞典》
-
红花苗
出处:《开宝本草》拼音名:H nɡHuāMi o来源:为菊科植物红花的幼苗。功能主治:《开宝本草》:生捣碎,敷瘀肿。摘录:《*辞典》
-
虎筋
出处:《泉州本草》拼音名:HǔJīn来源:为猫科动物虎的脚筋。功能主治:治风湿性关节炎,炖鸡食。摘录:《*辞典》
-
虎爪
出处:《泉州本草》拼音名:HǔZhuǎ来源:为猫科动物虎的爪甲。功能主治:治脱骨疽,磨醋抹患处,频抹有效。摘录:《*辞典》
-
黄颔蛇骨
《*辞典》:黄颔蛇骨:出处:《纲目》拼音名:Hu nɡH nSh Gǔ来源:为游蛇科动物黑眉锦蛇的骨。功能主治:《纲目》:治久疟,劳疟。炙,入丸、散用。摘录:《*辞典》
-
黄颔蛇头
《*辞典》:黄颔蛇头:出处:《纲目》拼音名:Hu nɡH nSh T u来源:为游蛇科动物黑眉锦蛇的头部。功能主治:《纲目》:主久疟及小肠痈。用法用量:内服:烧灰入丸、散。外用:煅研,调涂。摘录:《*辞典》
-
黄缅桂果
《*辞典》:黄缅桂果: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拼音名:Hu nɡMiǎnGu Guǒ来源:为木兰种植物黄兰的果实。夏、秋采收,去皮,晒干。功能主治:健胃止痛。治消化不良,胃痛。用法用量:内服:研粉,1~
-
黄屈花
出处:《南京民间药草》拼音名:Hu nɡQūHuā来源:为败酱科植物黄花败酱的花枝。功能主治:治妇人经血不调。用法用量:内服:泡酒,1~2钱。摘录:《*辞典》
-
黄水芋草
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拼音名:Hu nɡShuǐY Cǎo来源:为罂粟科植物血水草的全草。功能主治:治小儿癣疮。研末调菜油外搽。摘录:《*辞典》
-
黄锁梅叶
《*辞典》:黄锁梅叶:出处:《红河中草药》拼音名:Hu nɡSuǒM iY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栽秧泡的叶。全年可采。功能主治:①《云南中草药》:止血。治外伤出血。②《红河中草药》:治黄水疮。③《文山中草药》:治慢性湿疹。用法用量: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
虾蟆脑
《*辞典》:虾蟆脑:出处:《别录》拼音名:H M Nǎo来源:为蛙科动物泽蛙的脑髓。原形态:动物形态详虾蟆条。功能主治:《别录》:明目,疗青盲。摘录:《*辞典》
-
蒺藜花
《*辞典》:蒺藜花:出处:《纲目》拼音名:J L Huā来源:为蒺藜科植物蒺藜的花。功能主治:《本草衍义》:治白癜风。阴干为末,每服三、二钱,饭后以酒调服。摘录:《*辞典》
-
鲫鱼子
《*辞典》:鲫鱼子:出处:《食疗本草》拼音名:J Y Zǐ来源:为鲤科动物鲫鱼的卵子。功能主治:①《食疗本草》:调中,补肝气。②《本草从新》:去目中障翳。摘录:《*辞典》
-
假酸浆花
出处:《云南中草药》拼音名:JiǎSuānJiānɡHuā来源:为茄科植物假酸浆的花。夏季采收。功能主治:祛风,消炎。治鼻渊。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摘录:《*辞典》
-
金钱橘饼
出处:《纲目拾遗》拼音名:JīnQi nJ Bǐnɡ别名:金橘饼(《中国医学大辞典》)。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金橘或金弹的果实用蜜糖渍制而成。功能主治:《纲目拾遗》:消食,下气,开膈。又可醒酒。摘录:《*辞典》
-
九牛造茎叶
出处:《陕西中草药》拼音名:JiǔNi Z oJīnɡY 来源:大戟科植物九牛造的茎叶。功能主治:止血,止痛,生肌。晒干研粉敷外伤;鲜者捣敷无名肿毒。摘录:《*辞典》
-
苦苣根
出处:《嘉佑本草》拼音名:KǔJ Gēn来源:为菊科植物兔仔菜的根,夏、秋采取。功能主治:《嘉佑本草》:主赤白痢及骨蒸,并煮服之。用法用量:内服:0.5~1两。摘录:《*辞典》
-
苦竹茹
《*辞典》:苦竹茹:出处:《食疗本草》拼音名:KǔZh R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苦竹的茎秆除去外皮后刮下的中间层。功能主治:①《食疗本草》:主下热壅。②《纲目》:止尿血。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摘录:《*辞典》
-
癞树叶
拼音名:L iSh Y 别名:毛梾来源:山茱萸科癞树叶CornuswalteriWanger.,以叶入药。生境分布:江苏。功能主治:治漆疮。用法用量:鲜叶捣烂外涂。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老鸦胆叶
《*辞典》:老鸦胆叶:出处:《本草求原》拼音名:LǎoYāDǎnY 来源:为苦木科植物鸦胆子的叶片。化学成份:含酚类、氨基酸、有机酸。功能主治:《本草求原》:洗热毒,理跌打。摘录:《*辞典》
-
梨枝
《*辞典》:梨枝:出处:《纲目》拼音名:L Zhī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白梨、沙梨或秋子梨等的树枝。功能主治:《圣惠方》:治霍乱吐利,煮汁饮。摘录:《*辞典》
-
鳢鱼肠
《*辞典》:鳢鱼肠:出处:《别录》拼音名:LǐY Ch nɡ来源:为鳢科动物乌鳢的肠。功能主治:《日华子本草》:以五味炙,贴痔瘘及蚛骭,良久即去之。摘录:《*辞典》
-
鳢鱼血
《*辞典》:鳢鱼血:出处:《本草再新》拼音名:LǐY Xu 来源:为鳢科动物乌鳢的血。功能主治:《本草再新》:能治血分,理腰脚气,利关节,活脉络。摘录:《*辞典》
-
肺炎Ⅰ号合剂
拼音名:feiyan1haoheji处方:鱼腥草30g,鸭跖草30g,半枝莲30g。功能主治:肺炎。摘录:《实用内科学》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