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蝉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蝉花:拼音名:Ch nHuā别名:蝉蛹草、蛹茸、蝉茸菌、虫花来源:真菌类子囊菌纲肉座目麦角科蝉花Cordycepssobolifera(Hill)Berk.etBr.,以子实体入药。2.显微鉴别(1)蝉棒束孢菌分生孢子梗瓶状,中部膨大,末端渐细或突然窄细,长5-8 m,直径2-3 m常成丛聚生在束丝上,形如花瓣状。主外感风热;
-
蝉花散
《宋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蝉花散:处方:蝉蜕(洗净去土)、谷精草(洗去土)、白蒺藜(炒)、菊花(去梗)、防风(不见火)、草决明(炒)、密蒙花(去枝)、羌活、黄芩(去土)、蔓荆子(去白皮)、山栀子(去皮)、甘草(炒)、川芎(不见火)、木贼草(净洗)、荆芥穗(各等分)。功能主治:风痰。主治:白膜遮睛。
-
虫花
概述:虫花为中药名,出自《四川中药志》,即《本草图经》记载的蝉花的别名。)Berk.etBr.及其寄主山蝉CicadaflammataDist.的蝉蛹或幼虫干燥体。主产浙江、四川、云南等地。性味:甘,寒。功能主治:功在定惊,散翳。治小儿惊痫,瘛疭,夜啼,心悸,久翳不退。药理作用:本品含半乳糖配甘露聚糖,有抗癌作用。
-
蝉花子实体(人工培植)
概述:蝉花(IsariacicadaeMiq.)子实体(人工培植)为新食品原料,又名蝉棒束孢子实体,在我国浙江、广东、福建、四川等省民间具有食用历史。2原理:试样中的白僵菌素,用乙腈-水溶液提取,提取液经固相萃取柱净化后,超高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外标法定量。c)梯度洗脱:0–1min,80%A;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秘方蝉花散
《葆光道人眼科龙木集》:方名:秘方蝉花散组成:蝉花1两,菊花4两,白蒺藜2两。主治:白膜遮睛。用法用量:每服3钱,清水调下。制备方法:上为末。
-
耳环草
概述:耳环草为中药名,出自《世医得效方》,为《本草拾遗》记载的鸭跖草之别名。性味归经:甘,淡微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止血。1.治风热感冒,咽喉肿痛,腮腺炎,黄疸型肝炎,急性肠炎,痢疾,水肿尿少,热淋涩痛,脚气,泌尿系感染,尿血,衄血,崩漏,白带。化学成分:全草含左旋黑麦草内酯等。
-
蝉花饼子
处方:川芎2两,甘草2两,防风半两,天麻半两,细辛半两,半夏半两,蝉花(微炒半两,去土)半两,川乌(炮,去皮脐)半两,南星1两,荆芥穗1两,干生姜(炮)1两。制法:上为末,汤浸蒸饼,捻作饼子。功能主治:头风。用法用量:每服5-7饼,食后茶汤下。摘录:《医方类聚》卷二十一引《修月鲁般经》
-
归芍杞菊地黄汤加味
处方:党参12克,当归10克,熟地10克,生地12克,赤芍10克,白芍10克,云苓12克,泽泻10克,丹皮10克,淮山12克,菊花12克,女贞子12克,杞子10克,夜明砂10克,蝉花10克。功能主治:滋养肝肾。主肝肾两虚,阴血亏损。(球后视神经炎)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陈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