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蚕
天蚕是吐丝结茧的经济昆虫之一。成虫8月间羽化,最早羽化与最迟羽化相差可达30天以上,羽化最适温度为22-26℃,成虫翅展12-15cm,体长雌约4.5cm,雄约3.7cm,色泽不一,多达几十种,主要有橙黄色、灰黄色、赤褐色、红色、茶青色等各种各样不同浓淡程度的蛾色,其中以橙黄色较多,茶青色最少。
-
四体病毒科
四体病毒科(Tetraviridae)分两个病毒属:β四体病毒属(Betatetravirus)和ω四体病毒属(Omegatetravirus)。病毒粒子的沉降系数194~210S,在氯化铯中的浮密度1.27~1.31g/ml,pH3.0下稳定,抗乙醚。在自然情况下,幼虫通过摄食污染四体病毒的食物而致病。但多为零星发生。病死虫组织溶解成液状,死虫呈黑色。
-
杆状病毒科
病毒核衣壳呈杆状,直径30-60nm,长度250-300nm病毒粒子包埋于大的蛋白质包涵体中。核型多角体病毒属的核衣壳囊膜化发生在细胞核,而颗粒体病毒属的囊膜化发生在核膜破裂后的核-质环境中。杆状病毒仅感染节肢动物,主要是昆虫纲的鳞翅目、双翅目及甲壳纲的十足目。
-
甲型杆状病毒属
中文名称:甲型杆状病毒属英文名称:Alphabaculovirus;多角体的表面具有多层结构的外膜,称多角体膜。核型多角体病毒粒子是由衣壳(Capsid)包裹着髓核(Core)构成核衣壳(Nucleocapsid),核衣壳外被有囊膜(Envelope)所组成。单核衣壳多角体病毒是在一个囊膜内只含有一个核衣壳,如油桐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等;
-
NPV
中文名称:甲型杆状病毒属英文名称:Alphabaculovirus;多角体的表面具有多层结构的外膜,称多角体膜。核型多角体病毒粒子是由衣壳(Capsid)包裹着髓核(Core)构成核衣壳(Nucleocapsid),核衣壳外被有囊膜(Envelope)所组成。单核衣壳多角体病毒是在一个囊膜内只含有一个核衣壳,如油桐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等;
-
保幼激素Ⅱ
保幼激素Ⅱ是20世纪60年代从雄性天蚕(Corporaallata)腹部提取分离得到的昆虫内源激素,具有使幼虫保持幼虫状态功能的萜族化合物,与保幼激素I的化学结构相似,但侧链上少一个碳原子。
-
保幼激素I
保幼激素I是20世纪60年代从雄性天蚕(Corporaallata)腹部提取得到的昆虫内源激素,萜族化合物。沸点ll0℃(1.33Pa)。旋光度+14.9°(c=0.935,氯仿)。折射率1.4732。因具有使昆虫保持幼虫状态的功能而得名。
-
保幼激素Ⅲ
保幼激素Ⅲ是20世纪70年代从天蚕培养介质中分离提取到的昆虫保幼激素,与保幼激素I的化学结构相似,侧链上比保幼激素I少两个碳原子。
-
柞蚕蛹
药理作用:1.雄性激素样作用,柞蚕蛹提取物的乙酸乙酯可溶部分,按2.0g/kg、1.5g/kg、1.0g/kg灌胃给药,连续10天,可明显增加成年去势小鼠和未成年小鼠前列腺一贮精囊重量,增加肝中的RNA和DNA含量,还促进未成年雄性小鼠生长。蚕蛹氨基酸可增加大鼠排尿量。性味:甘;凉归经:胃;肾经功能主治:生津止渴;
-
掺舌黑虎散
处方:麝香1钱,大蜘蛛7个,大蜈蚣7个,大梅片1钱,公丁香1钱,母丁香1钱,穿山甲7个,天蚕7条,全蝎7只,灵磁石1钱半。功能主治:舌病。用法用量:火症,加犀黄5分,大濂珠5分。摘录:《外科传薪集》引泰梅初方
-
壳斗科
中文名壳斗科拼音名kedouke拉丁名Fagaceae描述Fagaceae壳斗科,双子叶植物,8属,约900种,大部产北半球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有5属,约279种,几乎全国均有分布,大部种类的木材都很有价值,有些种类的果实可食,有些种类的树皮和壳斗含单宁,作染料或鞣料,有些树叶作天蚕的饲料,为我国主要造林树种之一。
-
质型多角体病毒属
中文名称:质型多角体病毒属英文名称:Cypovirus;能形成包涵体。病毒粒子含双股RNA,线性,有10个节段,总相对分子质量为19.3~5个多肽,分子量为30×103道尔顿~毒粒中的转录酶不需蛋白水解酶类处理,便可激活。粒子中还有核苷酸磷酸水解酶、戴帽酶、外切酶,并有能凝集鸡、绵羊和小鼠红细胞的凝集素。
-
CPV
中文名称:质型多角体病毒属英文名称:Cypovirus;能形成包涵体。病毒粒子含双股RNA,线性,有10个节段,总相对分子质量为19.3~5个多肽,分子量为30×103道尔顿~毒粒中的转录酶不需蛋白水解酶类处理,便可激活。粒子中还有核苷酸磷酸水解酶、戴帽酶、外切酶,并有能凝集鸡、绵羊和小鼠红细胞的凝集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