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室气体
温室气体是在10 m附近(8-10 m)的红外光谱波长上吸收辐射、对地表有一种遮挡作用的气体,他们会导致地球大气增温,如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臭氧(O3)、水汽(H2O)等。
-
气候变化
什么是气侯变化气候变化是长时期大气状态变化的一种反映。自从工业革命(1750年)以来,人类由于使用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以及加速毁林和破坏草原,大气中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的浓度分别增加了30%,145%,15%(1992年资料),这些变化主要归因于人类活动。发展中国家首先是要脱贫、要发展。
-
香山科学会议
香山科学会议是由国家科技部(原国家科委)发起,在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的共同支持下于1993年正式创办,相继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学部、中国工程院、教育部、解放军总装备部、前国防科工委、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等部门的资助与支持。评述报告、专题报告主要是剖析现状,探讨前沿和展望未来。
-
世界环境日
三年前的世界环境日,尚德为世界高海拔地区赠送光伏产品,赞助世界最高海拔小学巴松完小、世界最高海拔中学定日中学、世界最高海拔村庄“堆村”,为高海拔地区带来绿色光明,也带来了中国光伏产业的高海拔影响力。该项环保活动号召在6月5日“世界环境日”当天,“少开一天空调,多用一天风扇”,度过“美的一天”。
-
全球生态学
全球生态学是新兴的有关生物圈的科学。例如,研究生物圈中温室气体的含量、分布、动态和温室效应、臭氧层的破坏、全球气候的变化等。全球变化研究是一个多学科、多部门的综合研究,只有应用遥感技术、高级计算机系统和高分辨率的人造卫星、高敏感度的分析仪器、先进成像技术等,才有可能进行这种规模的研究。
-
全球变化
全球变化是由于自然的和人为的因素而造成的全球性的环境变化,主要包括气候变化、大气组成变化(如CO2浓度及其他温室气体的变化),以及由于人口、经济、技术和社会的压力而引起的土地利用的变化三个方面。
-
能源作物
这种作物在生长过程中从大气中吸收多少二氧化碳,燃烧时就释放多少二氧化碳,不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4.成本低:芒属作物所产生的能源相当于用油菜籽制作的生物柴油的两倍,其成本还不及种植油菜的1/3。因而能源作物的开发与种植,不仅使能源可再生和综合利用,减少环境污染,也为农业经济的复苏创造了契机。
-
生态建筑材料
关于生态建材的发展方式和对环境协调性的改进,日本学者三本良一教授总结了四类创新的方法和它们各自对环境协调性贡献大小的评价,即,产品改进,重新设计,功能创新和系统创新。(2)以最低资源和能源消耗、最小环境污染代价生产传统建筑材料,如用新型干法工艺技术生产高质量水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