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物理学
他把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引入心理学,为感觉的测量提供了方法和理论,为心理学的实验研究方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心理物理学创立100多年来,在理论上和方法上都有很大的发展和变化,特别是信号检测论、信息论和电子计算机在心理学中的广泛应用,为心理学的实验研究打开了新局面。
-
韦伯-费克内定律
因为感觉本来有其本质的内容,所以从数量上测定是不可能的,但对感觉阈进行定量测定是可能的,另外,可能测定的还有识别阈。k:常数,I:刺激的大小,I0:阈刺激)。根据这个公式,感觉强度S用与刺激大小(以I0的单位表示)的对数成比例的量来表示。费克内在《心理物理学》(Psychophysics1860)一书中提出了这个定律。
-
信号检测理论
信号检测理论signaldetectiontheory是有关在心理物理学的认识中之感觉过程和判断过程的理论。在从噪声中检测信号时,因通过测定有信号时的正确反应(fit)和有噪声时的错误反应(false-alarm),从而将过去在阈值测定中混淆了的、被测体判断的感觉侧面与非感觉侧面分离开来。
-
心理物理量表
心理物理量表即藉助量表手段,找出心理量和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在此,物理刺激的强度是能够测量的,如光强、声压、重力等等。两个物理强度不同的刺激,在感觉上的强度相差多少等级;随心理物理学的发展,各种各样的测量方法层出不穷,所得出的心理物理量表也越来越精确。
-
心理物理法
心理物理法是运用数学方法和测量技术,研究物理现象和相应的心理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的方法。费希纳创立的经典心理物理学所处理的问题,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感觉阈限的测量,包括绝对阈限值和差别阈限值的测量。③正误法,又称恒定刺激法或次数法。心理量表主要有:顺序量表、等距量表和比例量表。
-
暗适应
暗适应是由于在亮处视杆细胞的视紫红质大量分解,剩余量少,不足以产生兴奋,待到暗处视紫红质再合成增强,绝对量增多时,暗视觉才逐步恢复。为明适应的对应词。暗适应的时间进程,对人来说可用心理物理学方法加以精确测定。先天性夜盲人的视网膜缺乏视杆细胞,适应曲线为纯圆锥型的,与光线只射到黄斑处者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