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分输血
成分输血(componenttransfusion)是指用成分血进行输血治疗。(1)全血和红细胞:给急性大失血者输全血,以补充血量,回升血压,慢性失血或贫血患者,主要是红细胞过少或血红蛋白浓度低,血液运送O2的能力不足,而血量并未减少,则输给浓缩的红细胞悬液为宜。对急性大失血者,也可输给血浆或血浆代用品,以补充血量。
-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路径(2019年版)
培门冬(PEG-ASP)2000~对培门冬酶过敏者首先推荐欧文菌。有明确脏器感染患者应根据感染部位及病原微生物培养结果选用相应抗菌药物。3.有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输注相关血液制品。3.患者及家属签署以下同意书:化疗知情同意书、骨髓穿刺同意书、腰椎穿刺及鞘内注射同意书、输血知情同意书、静脉插管知情同意书。
-
完全缓解的成人Ph-ALL临床路径(2016年版)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型、凝血功能、输血前检查;7.患者及家属签署以下同意书:授权书、化疗知情同意书、骨穿同意书、腰穿及鞘内注射同意书、输血知情同意书、静脉插管知情同意书。行三联鞘注1次。VCR1.4mg·m-2·d-1,最大剂量不超过2mg/每次,第1天;纤维蛋白原﹤1.5g/L时,输注新鲜血浆或浓缩纤维蛋白原。
-
完全缓解的APL临床路径
一、完全缓解的APL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标准住院日为28天内。1.感染防治:发热患者建议立即进行病原微生物培养并使用抗菌药物,可选用头孢类(或青霉素类)±氨基糖甙类抗炎治疗;2.若腰穿后脑脊液检查示存在白血病中枢神经系统侵犯,建议隔日腰穿鞘注化疗药物直至脑脊液检查正常,同时退出此途径,进入相关途径。
-
治疗有效的Burkitt淋巴瘤临床路径(2016年版)
(2)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血型、输血前检查;4.患者及家属签署以下同意书:化疗知情同意书、骨穿同意书、腰穿及鞘内注射同意书、输血知情同意书、静脉插管知情同意书。4.造血生长因子: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1.5×109/L,可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5μg·kg-1·d-1。
-
急性髓系白血病伴完全缓解临床路径(2016版)
5.患者及家属签署以下同意书:化疗知情同意书、输血知情同意书、骨穿同意书、腰穿同意书、静脉插管知情同意书。:1.感染防治:发热患者建议立即进行病原微生物培养并使用抗生素,可选用头孢类(或青霉素类)±氨基糖甙类抗炎治疗,3天后发热不缓解者,可考虑更换碳青酶烯类和/或糖肽类和/或抗真菌治疗;
-
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路径(2017年版)
基本信息:《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路径(2017年版)》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委托中华医学会组织专家制(修)定,在中华医学会网站发布。4.有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输注相关血液制品。4.患者及家属签署以下同意书:化疗知情同意书、骨穿同意书、腰穿及鞘内注射同意书、输血知情同意书、静脉插管知情同意书。
-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路径(2017年版)
基本信息:《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路径(2017年版)》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委托中华医学会组织专家制(修)定,在中华医学会网站发布。3.有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输注相关血液制品。3.患者及家属签署以下同意书:化疗知情同意书、骨穿同意书、腰穿及鞘内注射同意书、输血知情同意书、静脉插管知情同意书。
-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路径(2010年版)
有明确脏器感染患者应根据感染部位及病原微生物培养结果选用相应抗菌药物。3.有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输注相关血液制品。3.化疗第15天和第33天骨髓形态学,有条件者做微小残留病变检测。3.患者及家属签署以下同意书:化疗知情同意书、骨穿同意书、腰穿及鞘内注射同意书、输血知情同意书、静脉插管知情同意书。
-
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路径(2010年版)
有明确脏器感染患者应根据感染部位及病原微生物培养结果选用相应抗菌药物。2.防治脏器功能损伤:止吐、保肝、水化、碱化、防治尿酸肾病(别嘌呤醇)、治疗诱导分化综合征(地塞米松)、抑酸剂等。4.患者及家属签署以下同意书:化疗知情同意书、骨穿同意书、腰穿及鞘内注射同意书、输血知情同意书、静脉插管知情同意书。
-
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路径(2016年版)
:1.常规化验:血、尿、便常规、血型、血生化、电解质、输血前检查、凝血功能;4.骨髓检查(形态学包括组化、必要时活检)、免疫分型、细胞遗传学、组合融合基因和预后相关基因突变检测(有条件时);5.患者及家属签署以下同意书:化疗知情同意书、输血知情同意书、骨穿同意书、腰穿同意书、静脉插管知情同意书。
-
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路径(2019年版)
基本信息:《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路径(2019年版)》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于2019年12月2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有关病种临床路径(2019年版)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9〕933号)印发,供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参考使用。2.如分子生物学证实PML/RARa融合基因阳性,及时予以砷剂。
-
成人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临床路径(2016年县级医院版)
5.亲友间HLA配型(必要时)6.患者及家属签署以下同意书:病重或病危通知书、化疗知情同意书、输血知情同意书、骨穿同意书、腰穿同意书、静脉插管同意书(有条件时)。4.造血生长因子: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1.0×109/L,可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5μg Kg-1 d-1。
-
初治Burkitt淋巴瘤临床路径(2016年版)
(2)肝肾功能、LDH、电解质、凝血功能、病毒学(HBV,HCV,EBV,HIV)血型、输血前检查;(4)荧光原位杂交(如EBER、BCL-2、BCL-6)3.患者及家属签署以下同意书:病重或病危通知书、骨穿同意书、腰穿及鞘内注射同意书、化疗知情同意书、输血知情同意书、静脉插管同意书(有条件时)。
-
初治成人Ph-ALL临床路径(2016年版)
8.患者及家属签署以下同意书:授权书、病重或病危通知书、骨穿同意书、腰穿及鞘内注射同意书、化疗知情同意书、输血知情同意书、静脉插管同意书(有条件时)等。建议给予抗真菌预防。3.有凝血异常时应及时补充相关血液制品。:1.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和凝血功能;有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输注相应血液制品。
-
初治APL临床路径
一、初治APL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标准住院日为40天内。有明确脏器感染患者应根据感染部位及病原微生物培养结果选用相应抗菌药物。3.对于有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输注相应血液制品。3.成分输血:适用于Hb﹤80g/L,PLT﹤30×109/L或有活动性出血患者,分别输浓缩红细胞和单采血小板;
-
毛细胞白血病临床路径(2017年版)
基本信息:《毛细胞白血病临床路径(2017年版)》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委托中华医学会组织专家制(修)定,在中华医学会网站发布。:1.血细胞(包括单核细胞)减少2.脾大。抗酒石酸酶染色阳性5.骨髓活检见不同程度的网状纤维。3.切脾:不能承担克拉屈滨或CD20单抗费用,或有脾区剧烈疼痛、脾破裂者,可行脾切除术。
-
输血的原则
即使在ABO系统血型相同的人之间进行输血,在输血前必须进行交叉配血试验(corss-matchtest),即不仅把供血者的纸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进行血清配合试验(这称为试验主侧);这样,既可检验血型测定是否有误,又能发现他们的红细胞或血清中,是否还存在一些其它的凝集原或凝集素,足以引起红细胞凝集反应。
-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路径(2016年县级医院版)
同时,对此前印发的有关临床路径进行了整理。3.免疫抑制治疗:3.1糖皮质激素:泼尼松起始剂量1mg/kg/d,定期监测网织红细胞水平和红细胞压积(Hct),Hct≥35%后逐渐减量并维持最小有效剂量。3.2环孢菌素A:推荐每日剂量3~5mg/kg,每日两次给药,根据血药浓度进一步调整剂量,维持谷浓度200~300ng/ml,疗程不应短于3个月。
-
成人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路径(2016年县级医院版)
同时,对此前印发的有关临床路径进行了整理。3.诊断明确后,根据病情轻重采取相应的治疗(环孢菌素A为主的免疫抑制治疗或转至上级医院)。3支持对症治疗3.1保护性隔离对于中性粒细胞减低的患者建议尽早进行保护性隔离,以减少发生感染的机会。3.3血制品输注贫血患者建议输注浓缩红细胞以维持HB80g/dl,尤其年龄60患者。
-
成人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路径(2016年版)
2.2.4其他继发性纯红再障:纯红再障可继发于胸腺瘤、T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血管胶原病、药物、ABO不相合骨髓移植、EPO抗体产生、妊娠等,仔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针对性实验室项目有助鉴别。4.3血浆置换:上述免疫抑制治疗均无效者可试用,每周至少置换3次,至少维持2-3周,直至起效。
-
小儿急性白血病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治疗效果较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为好,急性白血病自然病程较短,但经积极规则治疗后,生存期可显著延长,国外急淋5年以上存活率达65 ̄70%,国内经规则治疗,长期无病生存率已达60 ̄70%,达到国际水平临床表现1.不规则发热,进行性苍白、衰弱、出血,以皮肤、牙龈出血、鼻衄常见。
-
输血医学
输血医学(transfusionmedicine)是临床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研究与血液和输血相关的基础理论、血液免疫机理与临床治疗、技术应用与扩展、献血服务与血液质量、成分输血与血液制品应用、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预防与治疗、信息化管理等,研究和推广输血新技术,达到输血的科学性、安全性、有效性和可及性。
-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推进临床科学合理用血,保护血液资源,保障临床用血安全和医疗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制定本办法。(三)具备开展交叉配血及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艾滋病病毒抗体和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检测能力;
-
浓缩红细胞
浓缩红细胞(concentratedredbloodcells,CRBC)是外科常用的成分输血制品。制备及性质:将采集到多联袋内全血中的大部分血浆在全封闭的条件下分离出后剩余的部分所制成的血细胞成分血定义为浓缩红细胞。含血浆30ml,抗凝剂8-10ml,含K+、NH3、抗原、抗体均低于全血,运O2能力和体内存活率等同一袋全血。②各种慢性贫血;
-
输血相容性检测
定义:输血相容性检测(transfusioncompatibilitytesting)是指依据临床输血开展的检测项目,对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判断献血者与患者血液是否匹配的过程。红细胞成分输血相容性检测:红细胞成分输血相容性检测主要包括:ABO血型(正定型、反定型)、Rh血型、抗体筛查、交叉配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