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鹅
处方:鹅1只或数只(以白鹅为佳)。制法:先用食物(加小鱼类等)进行佯装喂食(实际并不给它吃),以促使鹅的唾液分泌,然后立即将鹅逮住,倒置(头低尾高),掰开鹅口,其鹅涎即从口中流出,用洁净碗装。功能主治:据报道,用本方治疗鹅口疮,疗效极佳。一般涂1次即愈。摘录:《外治方》
-
鹅肉
鹅肉味甘平,有补阴益气、暖胃开津、祛风湿防衰老之效,是中医食疗的上品。具有益气补虚、和胃止渴、止咳化痰,解铅毒等作用。白鹅凉,无毒。①《别录》:"利五脏。"②《本草求真》:"鹅肉,按书有言味甘性平,有言味辛性凉,有言气味俱厚而毒,有言服则解热解毒,有言服则发风发疮发毒,持论不同,臆见各一。
-
鹅血
鹅血,别名家雁血,性平味咸,具有开噎解毒的功效。鹅血的别名家雁血鹅血的营养价值鹅血中富含免疫球蛋白、抗癌因子等活性物质,故可治肺、胃、淋巴、鼻咽等恶性肿瘤,能改善症状,升高白细胞,增强与提高抗肿瘤的免疫能力,宜于消化道淋巴肉瘤及网状细胞肉瘤的治疗和吸血虫病引致的肝脾坚块,亦治小儿鹅口疮肿烂。
-
鹅毛
功能主治:治痈肿疮毒,疥癣,瘰疬,噎膈,惊痫。(《纲目拾遗》)④治男妇溜脓肥疮,脓窠疮,蜡梨头,遍身风癞,瘾疹,疥癣,瘙痒异常,麻木不仁,诸风手足酸痛,皮肤破烂,阴囊痒极,并妇人阴疮湿痒:苦参一斤(为末),鹅毛(香抽炒存性)六两。
-
小还丹
《苏沈良方》卷九:方名:小还丹组成:腻粉1分,水银1分,硫黄1分(同研),大巴豆肉14个。主治:五劳七伤。《解围元薮》卷三:方名:小还丹组成:皂角刺3斤(酒拌,经大火蒸半日,取出晒干),白鹅1只(取毛,微火炒),苦参(酒浸1日夜,打去皮)半斤。制备方法:上为末,用大黄煎酒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
白鹅膏
《*辞典》:白鹅膏:出处:《别录》拼音名:B i Gāo别名:白鹅脂(《千金 食治》)。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鹅肉条。化学成份:鹅脂主含甘油三油酸酯、甘油三棕搁酸酯、甘油三硬脂酸酯。性味:甘,凉。①《开宝本草》:微寒。②《日华子本草》:润皮肤。消痈肿,解礜石毒。④《本草从新》:祛风,润燥。
-
白鹅膏粥
处方:白鹅脂2两,粳米3合。功能主治:五脏气壅,耳聋。用法用量:上药和煮粥。调和以五味、葱、豉,空腹食之。摘录:《圣惠》卷九十七
-
参翎丸
别名:参毛丸处方:纯白鹅毛(用纯白鹅1只,男用雄,女用雌,挦其毛,不可失一根,炒为末),苦参皮1斤(酒煮,为末)。制法:黄米、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麻风。用法用量:参毛丸(《赤水玄珠》卷三十)。摘录:《解围元薮》卷三
-
保命散
摘录《幼幼新书》卷五引《医方妙选》《兰台轨范》卷入别名保命丹处方珍珠3分,牛黄3分,琥珀5分,胆星2钱,白附子2钱,蝉退(炙)2钱,天虫2钱,茯苓2钱,皂角2钱,防风2钱,茯神2钱,天竺黄(研)1钱,橘红1钱,甘草1钱,薄荷1钱,朱砂1钱,天麻3钱,全蝎20个(酒洗,焙),礞石3钱(煅),冰片3分,麝香3分。
-
鹅胆
《*辞典》:鹅胆:出处:《滇南本草》拼音名: Dǎn来源:为鸭科动物鹅的胆或胆汁。化学成份:胆汁含鹅脱氧胆酸。性味:《纲目》:苦,寒,无毒。功能主治:《纲目》:解热毒及痔疮初起,频涂抹之自消。附方:治痔疮有核:白鹅胆二、三枚(取汁),熊胆二分,片脑半分。(《保寿堂经验方》)摘录:《*辞典》
-
丝瓜蒂
《*辞典》:丝瓜蒂:出处:《本草求原》拼音名:SīGuāD 来源:为葫芦科植物丝瓜或粤丝瓜的瓜蒂。夏、秋季采取。原形态:植物形态详丝瓜条。功能主治:①《学圃杂疏》:治小儿痘。②《本草求原》:丝瓜蒂同金针菜治一切咽喉肿痛。附方:治喉痛:丝瓜蒂(煅末)、白鹅屎(煅)、冰片。(《南宁市药物志》)摘录:《*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