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加败毒散
方出《朱氏集验方》卷一,名见《普济方》卷二四二:方名:增加败毒散组成:败毒散1帖加大黄半钱,荆芥穗半钱。主治:脚气。用法用量:上为散,重拌和。分作2服,依法水煎服。以大便利为度。过秋则以香苏散间服,亦加前二项药,虚弱人略加些小。
-
大蒜平胃散
处方:平胃散1帖,大蒜1个(擂烂)。功能主治:一切疟。用法用量:用1大碗井水调蒜,澄清,以一半调平胃散,饮尽;又以余蒜水再饮。用厚被盖卧,汗出即愈。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二
-
灯心汤
处方:灯心、干柿各等分。制法:上锉。功能主治:热淋疼痛。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七
-
豆粉膏
处方:绿豆粉(炒赤,放下出火毒)。功能主治:发背。打仆伤折手足。用法用量:《济阳纲目》本方用法:将绿豆粉于新铁锅内炒令紫色,用新汲井水调稀,厚敷损处,以纸将杉木片缚定。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十二
-
独附煎
别名:独附散处方:附子1支(切成片)。功能主治:腑寒咽闭,六脉微弱;喉痹。用法用量:独附散(《普济方》卷六十一)。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九
-
独珍膏
处方:五倍子不拘多少(瓦上焙干)。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软硬疖,诸热毒疱疮。用法用量:入数点麻油,冷水调涂。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十二
-
敷贴脚气药
处方:大戟、茱萸、大黄、官桂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脚气。用法用量:酸醋调敷痛处。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一
-
倍香膏
《朱氏集验方》卷六处方五倍子(烧存性)、乳香少许,降真香少许。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痔疾。用法用量用津液调少许,搽痔上。
-
柑皮汤
处方:柑子皮(焙干)。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产后发渴,及经血过多,发渴者。用法用量:每服3钱,白汤调下。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十
-
归芎丸
处方:陈皮3两,当归3两,元胡索1两。制法:上为细末,糊为丸。功能主治:妇人月候不通。用法用量:每服50丸。米饮送下。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十
-
榴附饮
处方:酸石榴皮(米醋炒)、香附子。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产后泻。用法用量:每服2钱,米饮调下。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十
-
六妙丸
处方:保童丸1帖,芦荟丸1帖,化虫丸1帖,肥儿丸1帖,六神丸1帖,蚵蚾丸1帖。功能主治:疳积。用法用量:合和为丸服。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十一
-
双俱散
《朱氏集验方》卷十:组成:石菖蒲1两,当归半两。主治:产后腰痛。用法用量:每服3钱,空心热酒调下。制备方法:上为末。
-
玉芝散
《朱氏集验方》卷十:组成:香附子半生半熟、代赭石。主治:血崩。用法用量:用酒调下。大瘕崩者煎服。制备方法:上为末。
-
一金散
《朱氏集验方》卷七:方名:一金散组成:大蒜。主治:鼻衄,出血过多,昏冒欲死。用法用量:左鼻贴左脚心,右鼻贴右脚心,两鼻贴两脚心。制备方法:上为末。
-
牡蛎膏
《朱氏集验方》卷十二:方名:牡蛎膏组成:白牡蛎。功效:拔毒。主治:痈肿未成脓者。用法用量:以水调涂,干则更涂。制备方法:上为末。
-
千金失笑散
《朱氏集验方》卷十:方名:千金失笑散组成:当归尾、没药各等分。主治:室女经脉不通。用法用量:每用1大钱,炒。用红花酒,面北呷之。
-
盐梅丸
《朱氏集验方》卷十五:方名:盐梅丸组成:古文铜钱10数枚,白梅10个(盐淹过宿即烂)。主治:误吞铁钱,及骨鲠之类。用法用量:每服1丸,如绿豆大,清晨取流水吞下,即吐出。
-
透冰散
《朱氏集验方》卷十一:方名:透冰散组成:朴消1钱,龙粉1钱,甘草1钱。主治:胸膈热,口内生疮。用法用量:干掺入口内。制备方法:上为末。
-
蒜饼丸
《朱氏集验方》卷二引周亨叔方:方名:蒜饼丸组成:蒜。主治:疟疾。用法用量:每服1丸,五更热酒送下,或10丸亦可。制备方法:用蒜丸酒饼子,如梧桐子大。
-
增料正气散
《朱氏集验方》卷二:方名:增料正气散组成:金不换正气散加槟榔3个,草果子1个,乌梅1个,常山少许。主治:疟疾。用法用量:上作1服。加生姜、大枣,半酒半水2盏,同煎1盏,去滓,五更放冷服。
-
柏叶饮
处方:侧柏叶多用(入白矾水煮,焙干)、川百药煎(炒)、蔓荆子(炒)各等分。功能主治:便血。用法用量:入乳香末,浓米饮调下。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六
-
去杖汤
处方:赤芍药180克甘草30克制法:上哎咀。功能主治:治脚弱无力,行步艰辛。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250毫升,煎至150毫升,空腹时服。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一
-
主气散
《朱氏集验方》卷三:组成:陈皮2两,粉草半两,沉香半两,白豆蔻半两,人参半两。功效:快气宽膈,下痰进食。用法用量:每服1大钱,早晨烧盐少许,百沸汤点服有效。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
肉果散
《朱氏集验方》卷六:组成:米囊皮(炙)3钱,肉果3钱,木香3钱,陈皮3钱,甘草3钱。主治:赤白痢。用法用量:上为细末。分8服,白者米汤送下,赤者白汤送下。
-
驴膏
方出《医说》卷四,名见《朱氏集验方》卷九:方名:驴膏组成:驴生脂。主治:积年耳聋。用法用量:上药和生姜熟捣,绵裹塞耳。
-
洗药神效散
《外科精要》卷二:方名:洗药神效散别名:神消散组成:蛇床子2两,朴消1两。功效:合疮口。主治:痈疽溃烂臭秽。用法用量:每用5钱,水2碗,煎数沸,洗净拭干,掺后散。附注:神消散(《朱氏集验方》卷十)。
-
香附子饮
《朱氏集验方》卷十:方名:香附子饮组成:良姜(麻油炒)、苍术(盐炒)、香附子(石灰炒)各等分。主治:妇人真心痛。用法用量:用灯心煎汤,空心调下。制备方法:上为末。
-
银河丸
《朱氏集验方》卷三:方名:银河丸组成:黑牵牛1两,硫黄半两。主治:腰痛。用法用量:每服50粒,用温酒盐汤空心吞下。制备方法:上同炒令牵牛熟,留硫黄裹在牵牛上,不用研碎。
-
煨鲫鱼方
《朱氏集验方》卷六:方名:煨鲫鱼方组成:鲫鱼。主治:噤口痢。用法用量:嘴下拈去胆与肠肚,入白矾1大豆许,同煨熟,入盐醋吃。
-
破故丸
《朱氏集验方》卷三引胡周卿方:方名:破故丸组成:破故纸。功效:补肾。主治:阴冷伤肾,腰痛。用法用量:更用破故纸少许,炒为末,酒调送下。制备方法:上酒浸1宿,炒熟,酒煮为丸。
-
冬瓜饮子
处方:大冬瓜子(去皮,捣烂,取自然汁5大碗),五苓散(去桂)1两。制法:上调成饮子。功能主治:渴疾。用法用量:时时吃1盏。吃药时不得与水,不过2料立愈。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二
-
冻青饮
处方:冻青叶。功能主治:解砒毒。主用法用量:擂取自然汁,添井花水服。须泻下。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十四
-
独香汤
处方:南木香不拘多少。功能主治:气中。目不开,四肢不收,昏沉。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医方类聚》引作“独香散”。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一
-
不再散
处方黄丹1两,百草霜3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久疟。用法用量新汲水五更服,用水不多。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二
-
果皮丸
处方:果州陈皮、川当归。制法:上为末,酒煮糊为丸。功能主治:久患风疾,手足不遂。用法用量:汤、酒任服,不拘多少。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一
-
黄耆四君汤
别名:黄耆四君子汤处方:四君汤加黄耆、白扁豆。功能主治:五痔下血。用法用量:黄耆四君子汤(《普济方》卷二九六)。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六
-
茴香饮
处方:八角茴香、白牵牛(炒)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膀胱偏坠,疝气。用法用量:空心酒调下。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三
-
活血饮子
处方:当归、菖蒲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妇人血气冲心。用法用量:每服1钱,酒调下。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十
-
木瓜败毒散
《朱氏集验方》卷一:组成:宣木瓜1枚,败毒散。主治:一切脚气。用法用量:宣木瓜去瓤,入自合败毒散实其中,入酒调药,蒸熟,将瓜切片,晒干,同败毒散入水煎,空心服。
-
平胃膏
《朱氏集验方》卷十三:组成:平胃散。主治:打扑伤损,不问皮破与暗伤。用法用量:以冷水调涂。
-
神功八味丸
《朱氏集验方》卷十引梁国佐方:方名:神功八味丸组成:苏子降气汤、八味丸。主治:中年妇人气冲心,小腹痛,饮食不纳,脉沉紧,左尺虚,遍药不效者。用法用量:以苏子降气汤下八味丸。
-
鄂诸小金丹
处方:晚蚕砂(炒熟)、草乌头(生用)各等分。制法:上为未,生地龙为丸,如少则加醋糊为丸。功能主治:诸风。用法用量:每服4-5丸,白汤送下。多则麻人。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一
-
敷涎膏
处方:黄丹、腻粉。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鹅口、木舌。用法用量:用蜜调蒸2次。睡时以鹅毛涂敷舌上。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