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青青兰
概述:甘青青兰为中药名,出自《全国中草药汇编》,即《西藏常用中草药》记载的唐古特青兰的别名。非腺毛呈锥形,由1至多个细胞组成,基部直径约50μm,具角质线纹和疣状凸起。另取乙醇液0.2ml滴于滤纸上微干,喷以5%三氯化铝乙醇液,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显黄绿色荧光。用于肝、胃热,黄水类病,血症,疮口不愈。
-
青兰属
花萼管形或钟状管形,直或稍弯,15脉,5齿,齿间有瘤状的胼胝体,有时为不明显二唇形,上唇3裂至本身中部以下或近基部,此时萼的5齿常近于同形等大,但上唇中齿有时则趋于较大,往往较侧齿宽2倍以上,有时为明显的二唇形,上唇3浅裂至不超过本身1/3处,齿小,近等大,三角形,下唇2深裂,齿披针形;
-
蛇果黄堇
拼音名:ShéGuǒHuánɡJǐn别名:扭果黄堇、断肠草来源: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蛇果黄堇的全草。茎生叶互生,长达20cm,叶柄扁阔呈鞘状,叶片 廓狭卵形,长达14cm,二回羽状全裂,一回裂片9或11枚,具短柄,末回裂片5或7枚,无柄,羽状深至浅裂,小裂片披针形至倒卵形,先端裂片常不裂,具缺刻或粗齿。祛风止痒。
-
大月晶丸
性状:本品为黑色水丸,具特异香气,味苦。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消食化痞。用于中毒症、“木布”引起的胃肠溃疡吐血或便血,清除隐热、陈旧热,波动热,消化不良,急腹痛,虫病,黄水病,痞瘤等各种合并症。5g,一日3次。青海省药品检验所起草
-
二十八味槟榔丸
性状:本品为棕黄色水丸;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8页)。功能与主治:温肾,通淋。5丸,一日2~西藏自治区药品检验所起草
-
二十六味通经散
检查:应符合散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10页)功能与主治:止血散瘀,调经活血。用于“木布病”,胃肠溃疡出血、肝血增盛,月经不调,闭经,经血逆行,血瘀症瘕,胸背疼痛等。用法与用量:一次2g,一日2次。青海省药品检验所起草
-
二十五味大汤散
检查:应符合散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10页)。用于久病不愈的身倦体重,胃、肝区疼痛,食欲不振,月经过多,鼻衄。3g,一日2次。云南省药品检验所起草
-
二十五味大汤丸
过筛,混匀,用渣驯膏加适量水泛丸,干燥,即得。性状:本品为棕褐色水丸;另取骨碎补,木香对照药材各0.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用于久病不愈的身倦体重,胃、肝区疼痛,食欲不振,月经过多,鼻衄。高血压、心脏病及糖尿病患者禁服。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二十五味绿绒蒿丸
性状:本品为棕黄色水丸;用于中毒及“木布”降于胆腑,肝热、肝肿大、肝硬化、肝胃瘀血疼痛等新旧肝病。5丸,一日2次。西藏自治区药品检验所起草
-
八味安宁散
藏药部颁标准:拼音名:BaweiAnningSan英文名:标准编号:WS3-BC-0234-95处方:寒水石(制)400g褐铁矿(制)100g白芥子350g甘青青兰10g铁棒锤10g诃子10g毛诃子10g余甘子10g制法:以上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即得。功能与主治:消食,止血行瘀。用于经血过多,崩漏,消化不良,胃胀满,腰肾疼痛。规格:每袋装10g。
-
二十五味余甘子丸
加入牛黄细粉,混匀。用渣驯膏、沙棘膏加适量水泛丸,干燥,即得。性状:本品为棕黑色水丸;功能与主治:凉血降压。用于多血症,高血压症,肝胆疼痛,声哑目赤,口渴,口唇发紫,月经不调。3丸,一日2~青海省药品检验所起草
-
二十一味寒水石散
壁木化纹孔较稀或密集,圆点状、斜裂缝状或人字状。纤维成束、棕红色或淡黄色,有的纵横交错或与石细胞、木化纤维相连。30μm,壁厚薄不一,纤维束周围细胞中含有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草酸钙簇晶大小不一,直径5~用于培根木布引起的呕吐酸水,胃部刺痛,大便干燥。四川省甘孜州药品检验所四川省南充市药品检验所起草
-
秘诀清凉散
检查:应符合散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10页)。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凉血热,化痰湿。用于瘟热窜入脉道,肝脾坏血增盛,中毒症,“木布”症、热势亢盛的合并症,热性培根病,热病后期的余邪。用法与用量:一次1g,一日2次。青海省药品检验所起草
-
七味消肿丸
藏药部颁标准:拼音名:QiweiXiaozhongWan英文名:标准编号:WS3-BC-0222-95处方:余甘子300g红花150g波棱瓜子40g甘青青兰200g巴夏嘎80g榜嘎100g绿绒蒿150g制法:以上七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3)取本品粉末2g,加浓氨试液润湿,加醋酸乙酯6ml,振摇10分钟,放置,上清液作为供试品。
-
唐古特青兰苗
拼音名:TánɡGǔTèQīnɡLánMiáo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甘青青兰的幼苗。花萼长1-1.5cm,常带紫色,上唇3裂齿,下唇2裂齿,外面密被白色柔毛及金黄色腺点;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900-4000m的干燥河谷的谷岸、山坡路旁、草滩、高山草地或松林林缘。性味:味辛;性凉功能主治:利水消肿。主小便不利;
-
二十五味余甘子散
检查:应符合散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10页)。功能与主治:凉血降压。用于高血压症,血病和扩散伤热引起的胸背疼痛,胃肠溃疡出血,吐酸,肝胆疼痛,各种木布症。用法与用量:一次1.2g,一日2~青海省药品检验所起草
-
八味西红花清肝热散
藏药部颁标准:拼音名:BaweiXihonghuaQinganreSan英文名:标准编号:WS3-BC-0240-95处方:西红花5g天竺黄50g牛黄5g绿绒蒿225g巴夏嘎25g甘青青兰25g渣驯膏25g檀香25g制法:以上八味,除西红花、牛黄另研细粉外,其余共研细粉,过筛,加入西红花、牛黄细粉,混匀,即得。检查:应符合散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