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儿盗汗
《婴童百问》:“小儿精气未盛,性体多热,若衣裘伤厚,过食热物,或犯时气大病之后,重亡津液,阳气偏盛,水不胜火,腑脏积热,熏灼肌体,甚则销烁骨髓,是为骨热之病。久而不已,变成骨蒸,日晡发热,肌瘦颊赤,口干,日夜潮热,夜有盗汗,五心烦热,四肢困倦,饮食减少,瘥后余毒不解,生犀散主之。”
-
柴胡秦艽汤
功能主治:小儿盗汗。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九《圣济总录》卷八十九:方名:柴胡秦艽汤组成:柴胡(去苗)1两,秦艽(去苗土)半两,白芷半两,藿香(去梗)半两,桔梗(锉,炒)1两,甘草(炙,锉)1两,莎草根(炒)1两,沉香(锉)1两,麻黄(去根节)1两。主治:虚劳身体疼痛,咳嗽发热。制备方法:上为粗末。
-
故扇散
处方:故扇(烧灰)1分,麻黄(取根节)3分。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小儿盗汗。用法用量:每服半钱匕,乳汁调下。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九
-
胡连丸
《良朋汇集》卷四:胡连丸:处方:柴胡、胡黄连各等分。脑疳,鼻痒及赤烂,黄连汤下;脾虚羸瘦,泻痢,四肢虚肿,青州枣汤下;虫疳及泻无定,生姜汤下;常服,米饮下。摘录:《博济》卷四《万氏女科》卷二:方名:胡连丸组成:条芩4两(沉水者),白术(无油者)2两,莲肉(去心)2两,砂仁(微炒)1两,炙草1两。
-
六神饮
处方:黄耆(蜜炙)、地骨皮、乌梅肉、龙胆草、秦艽、银州柴胡各等分。功能主治:小儿盗汗骨蒸。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2钱,水1盏,淡竹叶1枝,煎5分,去滓,食后、临卧温服。摘录:《医方类聚》卷二六六引《吴氏集验方》
-
扑汗方
《魏氏家藏方》卷四:扑汗方:处方:牡蛎蛤粉制法:牡蛎研粉,加入好蛤粉三分之一。摘录:《魏氏家藏方》卷四《婴童百问》卷九:组成:黄连半两,牡蛎粉半两,贝母半两,米粉1升。主治:表虚自汗。用法用量:熥洗后,用面扑肾囊潮汗处。《全幼心鉴》卷四:组成:牡蛎、麻黄根、赤石脂、糯米粉、贝母。主治:小儿汗证。
-
虚汗停颗粒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XuhantingKeli标准编号:WS3-B-2776-97处方:黄芪500g浮小麦750g大枣500g糯稻根750g牡蛎(煅)1500g制法:以上五味,除牡蛎外,其余黄芪等四味加水煎煮三次,每次2小时,滤过;功能与主治:益气养阴,固表敛汗。用于气阴不足之自汗、盗汗及小儿盗汗。禁忌:糖尿病患者禁服。3.本品宜饭前服用。
-
破布叶
《*辞典》:破布叶: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拼音名:P B Y 别名:布渣叶(《本草求原》),薢宝叶(《汉英韵府》)。叶多破碎,枯黄色或淡绿棕色,具短柄,叶片卵形或卵状矩圆形,先端尖,基部浑圆,边缘具小锯齿,主脉3,侧脉羽状,小脉网状,叶柄及主脉被星状柔毛。性味:酸,平。治小儿盗汗;溃疡,煎汤外洗。
-
麦麸散
《普济方》卷三九○:方名:麦麸散组成:麸皮(炒黄)。主治:小儿盗汗不止,日渐消瘦。用法用量:每服半钱,煎猪脊髓汤调下。制备方法:上为末。《简明医彀》卷四:方名:麦麸散组成:麦麸(炒黄)1钱半,防风1钱半,白术1钱半,牡蛎1钱半,黄耆1钱半。
-
香粉散
《瑞竹堂方》卷五:方名:香粉散别名:粉香散组成:白矾3钱,巴豆2粒(去皮),轻粉少许,麝香少许(研)。主治:乳蛾。《普济方》卷三九○:方名:香粉散组成:藁本、牡蛎粉、川芎、白芷、蚌粉、麻黄根各等分。主治:小儿盗汗不止。《古今医鉴》卷十五:方名:香粉散组成:松香5分,枯矾5分,川椒5分,水粉3分。
-
酸枣参苓饮
《幼科证治大全》:方名:酸枣参苓饮组成:人参、茯苓、酸枣仁。主治:小儿盗汗。用法用量:每服2钱,米饮调下;或水煎服。制备方法:上为末。
-
白参菌
白参为真菌植物门真菌裂褶菌(树花)的子实体。白参菌的别名裂褶菌、白花、天花菌、八担柴白参菌的食用量每次约20克白参菌的营养价值白参含有裂招菌多糖具有抗癌作用,可治疗小儿腹泻、头晕、偏头痛等疾病,经常食用有清肝明目、健胃润肠、抑制小儿盗汗等功效,对增进人体免疫系统功能有促进作用。
-
红龙
别名:风车藤、狗角藤来源:金虎尾科红龙Hiptagebenghalensis(L.生境分布:台湾、广东至西南。性味:微苦、涩,温。功能主治:敛汗涩精,固肾助阳。主治遗精,小儿盗汗,早泄阳痿,尿频,风寒痹痛。3两,小儿酌减。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二物茯苓粉散
处方:茯苓4两,牡蛎4两。制法:上药治下筛,以粉8两,合捣为散。功能主治:小儿盗汗不止。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外台》引作“二味茯苓粉散”。摘录:《千金》卷五
-
麻黄根散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三:麻黄根散:别名:麻黄根散粉(《圣济总录》卷十三)。用法用量:麻黄根汤(《万氏女科》卷三)。《圣惠》卷二十九:方名:麻黄根散组成:麻黄根1两,牡蛎粉1两,黄耆2两(锉),人参1两(去芦头),枸杞子1两,麦门冬3分(去心),白龙骨1两,白茯苓1两,熟干地黄1两。大虚汗出欲死,或自汗不止。
-
香朱散
处方:香白芷30克(锉,研为细末)朱砂3克(研细)制法:上药和匀。功能主治:治小儿盗汗。摘录:《魏氏家藏方》卷十《解围元薮》卷四:方名:香朱散组成:木香、朱砂、车米、赤石脂(煅)、东丹各等分。主治:大麻风,足底穿烂者。用法用量:先以茶叶、川椒煎汤洗净掺上,外用绵纸以面糊贴7-8层,不数日内长平。
-
重汤丸
《鸡峰》卷十二:方名:重汤丸组成:藿香叶1两,胡椒1两,白术1两,当归1两,桂1两,青皮1两,良姜1两,茯苓1两,肉豆蔻1两,神曲1两,大麦糵1两,缩砂仁1两,诃子1两,木香3分,半夏曲3分,丁香3分,厚朴半斤,甘草3两,干姜2两半,草豆蔻4个,附子1两,荜茇2钱,红豆2钱。主治:小儿盗汗,潮热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