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根草
唇形科植物黄埔鼠尾的全草·《中医大辞典》·红根草:红根草为中药名,出自《全国中草药汇编》。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黄埔鼠尾的全草·《全国中草药汇编》·红根草:别名:红根子、红地胆、根下红、关公须、落地红来源: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黄埔鼠尾SalviaprionitisHance,以全草入药。
-
草原老鹳草
出处:《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拼音名:CǎoYu nLǎoGu nCǎo别名:红根草(甘肃省卫生防疫站《红根草治疗急性菌痢的疗效观察》)。来源:为牻牛儿苗科植物草原老鹳草的全草。萼片有同样的腺毛;蒴果长约8厘米。化学成份:根茎含鞣质,其中能被乳清蛋白沉淀的鞣质为11.9%,多酚21%。3疗程后大便培养均转阴;
-
复方红根草片
复方红根草片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复方红根草片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急性咽炎,扁桃体炎。4.脾虚大便溏者慎用。5.属风寒感冒咽痛者,症见恶寒发热、无汗、鼻流清涕者慎用。11.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
红地胆
概述:红地胆为中药名,出自《全国中草药汇编》,为《全国中草药汇编》记载的红根草之别名。来源及产地:唇形科植物黄埔鼠尾SalviaprionitisHance的全草。性味:微苦,凉。功能主治:功在清热解毒,利湿,止血,安胎。主治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支气管炎,肠炎,细菌性痢疾,肾炎,吐血,胎漏。
-
大田基黄
性味:苦、涩,平。2.治瘰疬,乳痈,跌打损伤。《全国中草药汇编》·大田基黄:拼音名:DàTiánJīHuánɡ别名:星宿菜、赤脚草、红根草、红根子、红脚菜、红梗草、黄脚鸡、黄鳝草、矮桃草、散血草来源:为报春花科排草属植物红根排草LysimachiafortuneiMaxim.,以全草入药。叶互生,具短柄,长椭圆状披针形或阔披针形。
-
红根仔
概述:红根仔为中药名,出自《福建中草药》,为《福建民间草药》记载的星宿菜之别名。别名:又名大田基黄、假辣蓼、红根仔、红根草。性味:苦、涩,平。功能主治:功在活血,调经,清热,利湿。1.治痛经,经闭,白带,感冒发热,咳嗽咽痛,肠炎,痢疾,肝炎,风湿关节痛。2.治瘰疬,乳痈,跌打损伤。
-
珍珠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珍珠菜:拼音名:ZhēnZhūC i别名:红丝毛、过路红、阉鸡尾、活血莲、红根草、红梗草、赤脚草、狼尾巴花、狼尾珍珠菜来源:报春花科排草属植物珍珠菜LysimachiaclethroidesDuby,以根及全草入药。用于月经不调,白带,小儿疳积,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乳腺炎,蛇咬伤。单叶互生;泡酒一厅。
-
星宿菜
果熟期9月。治跌打损伤,关节风湿痛,妇女经闭,乳痈,瘰疬,目赤肿痛,水肿,黄疽,疟疾,痢疾。①《福建民间草药》:活血行瘀,利尿逐水。⑤《广西民间常用草药》:治小儿疳积,疝气,黄疸,心胃气痛,眼热红肿,淋浊,肺痨咳嗽。(《闽东本草》)③治中署腹痛吐泻:星宿菜干全草一两,食盐少许,水煎服。煎汤熏洗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