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S/T 636—2018 核和辐射事故医学应急演练导则
3.4应急响应emergencyresponse执行旨在缓解紧急情况对人体健康和安全、生活质量、财产和环境所致后果的行动。c)个人剂量检测和剂量估算;g)伤员分类;8.3.2.3综合演练和联合演练:应针对核事故和辐射事故的不同特点、外照射、放射性核素污染、伤员类型和伤情等设计情况进行场地模拟和道具准备。d)预期的医学应急响应行动;
-
GBZ/T 279—2017 核和辐射事故医学应急处理导则
以烧伤为主的烧放冲复合伤和烧放复合伤;30次者可开始第三步检伤——血液循环状况检查。7.5淋巴细胞下降速率/双十环分析全血细胞减少,轻到中度肠道损伤7.5~国内已有多个应对核与辐射突发事件的标准和规范,有过量外照射的医学处理,放射性核素内污染的剂量估算和医学处理,体表放射性污染的测量和洗消去污处理,等等。
-
医学应急
医学应急(medicalemergency)是指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事件,运用科学的组织管理和良好的医学处置方法,有计划、有准备、有组织地完成一系列预防和救治活动。
-
医师资格考试大纲(军事医学2013年版)
医师资格考试大纲(军事医学2013版)(执业医师):前言:军队承担着保卫国家和平与安全的神圣使命。3.掌握维护军人健康和提高军事作业能力的卫生学保障原则和措施。5.具备军队卫勤保障的组织指挥、卫生防疫、医疗救治、核化生武器损伤防护等基本技能。本大纲自2013年起施行。
-
核事故医学应急管理规定
第二十五条进入核事故现场的核事故应急响应人员必须服用稳定性碘制剂、佩戴个人剂量监测仪、穿着防护服装,尽可能地避免过量的照射。第四十条本规定也适用于可能或者已经发生重大辐射后果和人员健康影响的核供热站、固定式反应堆等其它民用核设施事故以及国外核事故的医学应急救援管理工作。
-
GBZ/T 262—2014 核和辐射突发事件心理救助导则
ICS13.100C6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T262—2014《核和辐射突发事件心理救助导则》(Guidelinesofpsychologicalassistanceafternuclearandradiologicalemergency)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14年10月13日发布,自2015年03月01日起实施。c)鼓励应急响应人员相互交流。
-
GBZ 264—2015 车载式医用X射线诊断系统的放射防护要求
ICS13.100C5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264—2015《车载式医用X射线诊断系统的放射防护要求》(RadiologicalprotectionrequirementsformedicalX-raydiagnosticsysteminstalledonvehicle)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15年01月13日发布,自2015年06月01日起实施。
-
核设施放射卫生防护管理规定
1992年10月31日发布施行。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核设施的放射卫生防护监督、核设施工作人员及周围公众所受电离辐射照射的监督和管理。第二十条核设施营运单位应根据放射工作人员所处的工作条件,对其实施分类管理:甲类:在此类工作条件下,工作人员的年剂量当量可能超过个人剂量限值的十分之三;
-
放射卫生技术评审专家库管理办法
放射卫生技术评审专家库管理办法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放射卫生技术评审专家库的管理,保证放射卫生技术评审活动的公平、公正,制定本办法。第三条放射卫生技术评审专家库成员由放射防护、放射卫生检测、放射诊疗与核事故医学应急和放射卫生监督管理等放射卫生相关专业领域的专家组成。(三)遵守相关保密规定;
-
特殊监测
特殊监测是指在怀疑或缺乏足够的信息来说明工作场所的安全状况是否得到控制的情况下所进行的一种调查性测量,旨在为弄清某些问题和确定下一步要采取的办法提供详细的信息。例如,在进行辐射源事故处理时,对事故应急处理人员所进行的个人监测。伤口监测和医学应急监测属于特殊监测。
-
干预水平
在核和辐射事故医学应急处理中,干预水平(interventionlevel)是指针对应急照射情况或持续照射情况,预先制定的可防止的剂量水平。达到或超过这一水平时,则应采取相应的防护行动或补救措施。
-
GBZ 98—2017 放射工作人员健康要求
基本信息:ICS13.100C6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98—2017《放射工作人员健康要求》(Healthrequirementsforradiationworkers)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17年05月18日《关于发布〈职业性放射性肿瘤判断规范〉等9项卫生标准的通告》(国卫通〔2017〕4号)发布。
-
剂量估算
在核和辐射事故医学应急处理中,剂量估算(doseestimation)是指采用物理模拟或生物标志物等方法对受照人员的剂量进行评估,给出受照剂量范围。
-
放射性核素内污染
放射性核素内污染(internalcontaminationofradionuclides)是指经消化道、呼吸道、皮肤或创面进人体内,放射性核素在体内的含量超过其自然存在量。一般可以通过空气、生物样品检测或体外直接测量对其进行测量和评价。参见:WS/T583—2017放射性核素内污染人员医学处理规范GBZ/T279—2017核和辐射事故医学应急处理导则
-
卫生部核事故和辐射事故卫生应急预案
卫生部门开展其他核和辐射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工作参照本预案执行。2.3.2省级核和辐射损伤救治基地省级核和辐射损伤救治基地的主要任务是:承担辖区内核事故和辐射事故辐射损伤人员的救治和医学随访,以及人员所受辐射照射剂量的监测和健康影响评价;潜在危险较大的核设施可实施场外应急(总体应急)。
-
WS/T 637—2018 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成年人诊断参考水平
3.1诊断参考水平diagnosticreferencelevel,DRL用于患者放射防护最优化的一个调查水平,表明在常规条件下某个CT检查项目给予中等体型患者的剂量是否异常高或异常低。3.2加权CT剂量指数weightedCTdosimetryindex,CTDIw将模体中心采集的CTDI100与外围各点采集的CTDI100的平均值进行加权求和,模体参照GB17589。
-
GBZ 97-2017 职业性放射性肿瘤判断规范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17年05月18日《关于发布〈职业性放射性肿瘤判断规范〉等9项卫生标准的通告》(国卫通〔2017〕4号)发布。美国1985年发表《辐射流行病学表》,首次提出肿瘤辐射病因判断的病因概率(PC)计算参数和计算方法,并用于癌症的放射病因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