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生物实验室
微生物实验室是指从事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有关的研究、教学、检测、诊断等活动的实验室。
-
WS/T 503—2017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血培养操作规范
若采血量充足,注射器采集的血液先注入厌氧瓶,后注入需氧瓶,碟形针采集的血液反之。37℃孵育Sd,一些缓慢生长的苛养菌(如巴尔通体、李斯特菌属和奴卡菌属等)和双相真菌需要延长孵育时间。由于其菌体微小,形态多样,革兰染色易漏检。血培养瓶通常孵育5d以上,并且在培养结束后,盲传至血平板,微需氧孵育。
-
WS/T 489—2016 尿路感染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诊断
尿路感染可有蛋白尿。若无菌生长,应延长培养至48h1种革兰阴性或阳性菌≥105鉴定+药敏1或2种革兰阴性杆菌≥105,其他菌≤104鉴定+革兰阴性杆菌进行药敏试验其他任何种类的细菌≥104初步鉴定监测a)神经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b)留置导尿管患者c)老年患者清洁中段尿1μL或10μL接种至血琼脂平板,麦康凯或中国蓝琼脂平板。
-
化妆品行政许可检验机构资格认定规范
第三条本规范包括许可检验机构的资格认定条件、认定程序及相关要求。第十条人体安全性检验机构应当具有相对固定的实验场所,具有独立的人体皮肤斑贴试验实验室、人体试用试验安全性评价实验室和防晒化妆品防晒效果人体试验实验室,各类实验室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人体皮肤斑贴试验实验室:温度18℃~
-
WS/T 505—2017 定性测定性能评价指南
国家卫生计生委2017年9月6日标准下载:WS/T505-2017定性测定性能评价指南
-
WS/T 493—2017 酶学参考实验室参考方法测定不确定度评定指南
基本信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T493—2017《酶学参考实验室参考方法测定不确定度评定指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7年9月6日《关于发布〈酶学参考实验室参考方法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指南〉等4项推荐性卫生行业标准的通告》(国卫通〔2017〕14号)发布,自2018年3月1日起实施。
-
WS/T 494—2017 临床定性免疫检验重要常规项目分析质量要求
基本信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T494—2017《临床定性免疫检验重要常规项目分析质量要求》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7年9月6日《关于发布〈酶学参考实验室参考方法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指南〉等4项推荐性卫生行业标准的通告》(国卫通〔2017〕14号)发布,自2018年3月1日起实施。
-
干热灭菌法
干热灭菌法是利用火焰、干热空气电热或红外线烤箱高热烘烤进行灭菌的方法,属于物理灭菌法。180℃2小时,可杀死一切微生物,包括芽胞菌。微波能使介质内杂乱无章的极性分子在微波场的作用下,按波的频率往返运动,互相冲撞和磨擦而产生热,介质的温度可随之升高,因而在较低的温度下能起到消毒作用。
-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行动计划(2012-2015年)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及呼吸机相关肺炎等专项发生率进一步降低。4.加强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中心建设。要加强清洁、消毒灭菌、隔离和医务人员手卫生工作,认真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的有关规定,加强多重耐药菌监测工作,降低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9.加强医院感染科学研究。
-
人间传染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和实验活动生物安全审批管理办法
2006年7月10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议讨论通过。第十四条取得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资格的三级、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申请开展某种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或者疑似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实验活动是以依法从事检测检验、诊断、科学研究、教学、菌(毒)种保藏、生物制品生产等为目的;
-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通知
卫办医发〔2008〕13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近年来,多重耐药菌(MDRO)已经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特别是实施中心静脉置管、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留置尿管、放置引流管等操作时,应当避免污染,减少感染的危险因素。
-
微生物实验室获得性感染
微生物实验室获得性感染是指与微生物实验室有关的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