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脂化脂肪酸
(4)10mmol/LpH6.5辅酶A溶液。(12)1g/LNaN3溶液(13)酰基辅酶A氧化酶溶液:约120u/ml(用缓冲液Ⅰ配制)。化验结果临床意义:(1)升高:糖尿病、糖原累积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褐色细胞瘤、肢端肥大症、巨人症、库欣综合征、重症肝损害、心肌梗死、妊娠后期、阻塞性黄疸、肝炎、肝硬化、血色病等。
-
血清游离脂肪酸
(4)10mmol/LpH6.5辅酶A溶液。(12)1g/LNaN3溶液(13)酰基辅酶A氧化酶溶液:约120u/ml(用缓冲液Ⅰ配制)。化验结果临床意义:(1)升高:糖尿病、糖原累积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褐色细胞瘤、肢端肥大症、巨人症、库欣综合征、重症肝损害、心肌梗死、妊娠后期、阻塞性黄疸、肝炎、肝硬化、血色病等。
-
血吸虫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概述:在血吸虫病的免疫学诊断中,除试用过几乎所有的各种免疫学检验方法。检查名称:血吸虫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类:血清学检查补体结合试验取材:血液血吸虫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测定原理:同间接ELISA,用日本血吸虫卵可溶性抗原包板,检测血清标本中的抗体。试剂:(1)包被抗原,国内有成品供应。每个标本至少作双份。
-
血清补体C3
抗C3血清用缓冲液稀释后放56℃水浴预温。一般以沉淀环直径在4~②在琼脂糖胶板距边缘2cm处打一排孔,孔径3mm,孔距2mm。在此基础上,再用参考标准物稀释各种浓度作为抗原进行测定,以选择出最适血清标本稀释度,即选出其测定结果基本上与参考标准物含量一致的稀释度,作为血清标本的最适稀释度。
-
血清胆固醇酯
概述:胆固醇脂主要在肝脏形成,占总胆固醇四分之三,其变化与总胆固醇基本一致。(3)影响血脂测定的药物很多,可使胆固醇升高的有:抗癫痫药、大剂量可的松、左旋多巴、肾上腺素、笨巴比妥、雄激素、辛可芬、氯丙嗪、皮质类固醇、维生素C等;
-
胆固醇酯与总胆固醇比值
别名:Che/Chol胆固醇酯与总胆固醇比值测定:分类:血液生化检查脂类测定化验取材:血液化验方法:脂类测定原理:血清中的胆固醇酯被胆固醇酯酶水解成游离胆固醇,后者被胆固醇氧化酶氧化为△4-胆甾烯酮并产生过氧化氢。以试剂空白调零。0.8∶1临床意义:(1)鉴别肝内外黄疸:阻塞性黄疸比值正常,肝细胞性黄疸比值降低。
-
胆固醇酯/总胆固醇比值
胆固醇酯/总胆固醇比值的医学检查:检查名称:胆固醇酯/总胆固醇比值分类:血液生化检查脂类测定胆固醇酯/总胆固醇比值的测定原理:血清中的胆固醇酯被胆固醇酯酶水解成游离胆固醇,后者被胆固醇氧化酶氧化为△4-胆甾烯酮并产生过氧化化氢。(2)增高:肝细胞损伤、病毒性肝炎早期、家族性卵磷酯胆固醇酰基转移酶缺乏。
-
血清胆固醇
以试剂空白调零。(4)血清中胆红素0.1g/L以下、抗坏血酸0.05g/L以下及轻度溶血不至于影响结果。相关疾病: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高脂血症、糖尿病、库欣综合征、肢端肥大症、肥胖症、肾病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红斑狼疮、黄疸、肝硬化、多发性骨髓瘤、结节性脂膜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脂肪肝、血浆脂蛋白
-
唾液白蛋白
(5)抗血清:可用国内特异性好,亲和力强,效价高的抗血清,选择最适稀释度,用0.45μm微孔滤膜过滤。以已知含量参考血清作为标准抗原,用ICS手动或自动方式测出该成分的含量,使与校正卡上所列含量一致,然后分装4℃保存。④标本测定:所有体液皆可测定,一般血清标本可按反应管中最佳检测浓度稀释。
-
补体结合试验
在最初阶段对消耗补体建立起足够的抗原抗体反应时,没有发生致敏红细胞的溶血,但补体剩余下来则引起溶血反应。②采取方阵排列试管,纵行各管加不同浓度的补体0.1ml,横排各管加溶血素0.1ml(皆应从最高稀释度加起)混匀后,各管加BBS0.2ml,补体和溶血素对照管各加BBS0.3ml,最后在各管中加2%羊红细胞0.1ml。②特异性强。
-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方案
三、调查内容和方法(一)个案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病例的基本情况、家庭及居住环境、暴露史、发病经过、就诊情况、实验室检查、诊断、转归情况等(见附表《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并采集病例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标本,开展检测(见附件2《实验室检测方案》)。地区编码可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络直报系统查询。
-
静脉采血术
操作名称:静脉采血术适应证:1.采全血标本测定血液中某些物质的含量,如肌酐、肌酸、尿素氮、血糖、血沉等。9号针头或头皮针、标本容器、止血带、垫巾。6、采血培养标本时,先将密封瓶纸撕开,取血后将取血瓶口棉塞取出,迅速在酒精灯火焰上消毒瓶口,将血液注入培养瓶中轻轻摇匀,再将瓶塞在火焰上消毒后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