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原
草原指以草本植物为主的群落,且地面约50%以上为植物所覆盖者。大部分是以禾本科植物为主,狭义的草原多半是指禾本科草原和阔叶草原。草原植物的现存量虽随环境条件而变化,但其生产量估计值与森林差不多。布劳科曼(H·Brockmann-Jerosch)和鲁贝尔(E·Rubel)把草原分为干草原等草原群系的分类方法虽已比较普及。
-
雪猪骨
《全国中草药汇编》:雪猪骨:拼音名:XuěZhūGǔ别名:大旱癞、土拨鼠来源:啮齿目松鼠科喜马拉雅旱獭Marmotahimalayanarobusta(Milne-Edwards),以骨骼入药。治筋骨疼痛及四肢麻木。尾长11-12cm,约为后足长的2倍。生境分布:生态环境:1.栖息于海拔2800-5000m的高山草甸草原带。性温归经:肾经功能主治:祛风除湿;
-
雪猪肉
《全国中草药汇编》:雪猪肉:拼音名:XuěZhūR u别名:大旱癞、土拨鼠来源:啮齿目松鼠科喜马拉雅旱獭Marmotahimalayanarobusta(Milne-Edwards),以肉入药。8两,炖汤服。尾长11-12cm,约为后足长的2倍。生境分布:生态环境:1.栖息于海拔2800-5000m的高山草甸草原带。大肠经功能主治:祛风活络;主风湿痹痛;
-
新热带植物区系界
因处低地热带气候下降雨多,而与旧热带植物区系界共同的汛热带植物有棕榈科、天南星科、荷(姜)科、胡椒科、樟科、萝藦科等科(汛存种),如科的石斛属(Dendrobium)对卡特来属(C-attleya),Paphiopedilum对Phragmopedium一样,多为异属。龙舌属(Agave)、丝属(Yucca)、月见草属(Oenothera)等属也是固有的。
-
澳大利亚植物区系界
澳大利亚植物区系界是六个植物区系界之一。按属(Eucalyptus)(世界上最高的树木)、白千层属(Melaleuca)、金合欢属(Acacia)、山龙眼科(花畸形)的银桦属(Grevillea)、哈克木属(Hakea)、班克西属(Banksia),百合科的禾木(Xaathorrhoea)(德Grasbume)等为代表。
-
稀树干草原群落
多半为粘土质的冲积土壤,旱季严重干燥。椰子类多是零散地生长在干草原中。湿生稀树干草原群落,是由高约1.5—3米的禾本科植物组成,并与阔叶高茎植物、一年生藤本植物等混交。在下层,则生长着高约1米以下的草本植物,长势较劣。有刺稀树干草原群落,干旱期达8—10个月,在降水量200—700毫米的不稳定地区常可见到。
-
群落交错区
两群落的过渡带有的狭窄,有的宽阔;如在森林和草原的交界地区,常有很宽的森林草原带,在此地带中,森林和草原呈镶嵌状态。例如,在森林和草地的交界处,林缘风速较大,水分蒸发加快,故较干燥,太阳的辐射也强。人类活动常形成许多交错区,群落交错区的环境特点及其对生物的影响,已成为生态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
野生大麦
野生大麦是自然界自行繁衍的大麦属HordeumL.植物。它们主要分布于昆仑山、黄土高原以北和东北平原以西的地带,西边与中亚相接,实为中亚多年生野生大麦草的连续分布区,其中以短芒大麦草Hordeumbrevisubulatum(Trin)Link染色体数2n=14,28。
-
鼠兔
因牙齿结构(如具两对上门齿)、摄食方式和行为等与兔子相象,故名。头骨上面无眶上突;雄性无阴囊,雌兽有乳头2~白天活动,常发出尖叫声,以短距离跳跃的方式跑动。在青藏高原的草原上常见褐背拟地鸦、雪雀白天进出鼠兔的洞穴,据分析,鼠兔可借助鸟类的惊鸣来报警,小鸟可利用洞穴躲避太阳的强烈辐射或暴风与冰雹。
-
杏鲍菇
概述杏鲍菇,隶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杏鲍菇的别名刺芹侧耳、芹侧耳、芹平菇、干贝菇、雪茸(日本)杏鲍菇的食用量每次约50克杏鲍菇的营养价值杏鲍菇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钙、镁、铜、锌等矿物质,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对人体具有抗癌、降血脂、润肠胃以及美容等作用。
-
兔科
兔科是兔形目的1科,通称兔。陆栖,见于荒漠、荒漠化草原、热带疏林、干草原和森林。其余8个属均是穴兔类,后腿不太长,穴居;穴兔类幼兔出生时裸露,闭眼,耳无听觉,7天后才长毛,睁眼时具听觉。其中穴兔属的穴兔已驯化成家兔。雪兔冬毛变白,分布在中国新疆、内蒙古和黑龙江北部;兔肉可食,兔皮虽薄,但保温性强。
-
草本层
草本层指群落内草本植物所占的层。如果上层发达草本层则变得贫乏,在草本层之间也具有这样的关系。在同一条件下,禾本科型草本层比阔叶型草本层具有形成厚层的倾向。在落叶林下,由于一到春天就出现植物,所以常可看到草本层的季节性变化。
-
原羚角
拼音名:YuánLínɡJiǎo英文名:Chamoisangle别名:小羚羊、西藏黄羊、西藏原羚、普氏原羚、滩黄羊来源:药材基源:为牛科动物原羚、普氏原羚的角。生境分布:生态环境:1.栖息于高原地区荒漠草原地带。性味:味咸;各家论述:《中国药用动物志》:有清热解毒、平肝息风之功能。主治痫症,中风、小儿惊风、温热病等症。
-
石头花属
中文名石头花属拼音名shitouhuashu拉丁名Gypsophila中国植物志26:430属下物种草原石头花、草原石头花(原变种)、长蕊石头花、刺序石头花、大叶石头花、钝叶石头花、高石头花、河北石头花、华山石头花、荒漠石头花、卷耳状石头花、绢毛石头花、缕丝花、膜苞石头花、头状石头花、细小石头花、细叶石头花、狭叶草原石头花、圆
-
生物生产力
生物生产力是生态系统在一定时间内,单位面积或体积上生产的有机物的总量。估计次级生产力的基本原理有:摄食含能量=吸收能量粪便含能量吸收能量=可代谢能量排泄含能量可代谢能量=生产能量代谢消耗能量生产能量=生长能量繁殖能量式中的生产能量就是次级生产力,它可用于动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后代。
-
纺锤树
在南美洲的巴西高原上,生长着一种身材高大、体形别致的树木。这种树到了雨季,在高高的树顶上生出稀疏的枝条和心脏形的叶片,好像一个大萝卜。南部和东部,一年之中旱季较长,气候干旱,土壤非常干燥,为稀树草原带。人们只要在树上挖个小孔,清新解渴的“饮料”便可源源不断地流出来,解决在茫茫沙海中缺水之急。
-
刺猬亚科
刺猬亚科是食虫目猬科的1亚科。吻尖而长,耳眼均发育正常;前后足均具5趾,少数种类前足4趾;44枚,均具尖锐齿尖,适于食虫;受惊时,全身棘刺竖立,卷成刺球状,头和4足均不可见。广泛分布于亚洲、欧洲、非洲的森林、草原和荒漠地带。栖山地森林、草原、农田、灌丛等,昼伏夜出,取食各种小动物,兼食植物,有时危害瓜果。
-
沙漠疮
疾病别名草原疮腐败疮白喉疮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本症又称草原疮、腐败疮、白喉疮,系流行于中东、澳洲、非洲及缅甸沙漠地带的一种溃疡性疾病。疾病病因在皮损中可培养出葡萄球菌、链球菌以及白喉杆菌,外伤及营养不良可为其诱因。
-
风能
风是地球上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太阳辐射热引起的。但自1973年世界石油危机以来,在常规能源告急和全球生态环境恶化的双重压力下,风能作为新能源的一部分才重新有了长足的发展。实际占地少,机组与监控、变电等建筑仅占风电场约1%的土地,其余场地仍可供农、牧、渔使用;
-
委内瑞拉人
委内瑞拉人(Venezuelans)南美委内瑞拉居民的总称,由印第安人、白人和黑人长期结合而成。印第安人分为众多支系,大部分人保留着传统的文化和信仰。委内瑞拉人约有20%从事农业,种植玉米、水稻、小麦、咖啡、可可、甘蔗、胡麻、棉花等。草原地区畜牧业较发达,饲养牛、猪、羊等。
-
元谋人
这两枚牙齿很粗壮,唇面比较平坦,舌面的模式非常复杂,具有明显的原始性质,被命名为“元谋直立人”(Homoerectusyuanmouensis),俗称“元谋人”。有人根据动物化石及植物孢粉分析,认为当时的自然环境呈森林草原景观,气候比现在凉爽。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根据古地磁分析和对比,认为是164万年。
-
元谋直立人
这两枚牙齿很粗壮,唇面比较平坦,舌面的模式非常复杂,具有明显的原始性质,被命名为“元谋直立人”(Homoerectusyuanmouensis),俗称“元谋人”。有人根据动物化石及植物孢粉分析,认为当时的自然环境呈森林草原景观,气候比现在凉爽。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根据古地磁分析和对比,认为是164万年。
-
狗舌草属
中文名狗舌草属拼音名goushecaoshu拉丁名Tephroseris中国植物志77(1):141属下物种草原狗舌草、长白狗舌草、橙舌狗舌草、橙舌狗舌草(原变种)、狗舌草、红 狗舌草、尖齿狗舌草、江浙狗舌草、莲座狗舌草、毛果橙舌狗舌草、匍枝狗舌草、黔狗舌草、湿生狗舌草、台东狗舌草、天山狗舌草、腺苞狗舌草
-
葶苈属
中文名葶苈属拼音名tinglishu拉丁名Draba中国植物志33:131描述DrabaL.葶苈属,十字花科,约300种,主产北半球北部高山地区,我国有50种,大部产西南、西北,其中葶苈D.nemorosaL.可入药。总状花序无或有苞片;短角果卵形、披针形、长圆形或线形,直或弯或扭转,开裂,果瓣扁平或略隆起;种子2行,卵形或椭圆形;
-
冰草属
中文名冰草属拼音名bingcaoshu拉丁名Agropyron中国植物志09(3):110描述AgropyronGaertn.冰草属,禾本科,约15种(狭义),大部分布于欧亚大陆的高草原上,我国有冰草A.Cristatum(L.小穗有3至多花,两侧压扁,无柄,紧密排列于甚短的德轴两侧而成穗状花在,顶生小穗不孕或退化;外稃有5脉,主脉多成脊,无芒或具短芒;
-
糙苏属
中文名糙苏属拼音名caosushu拉丁名Phlomis中国植物志65(2):428描述PhlomisL.糙苏属,唇形科,约100种以上,产地中海、近东、亚洲中部至东部,我国40余种,各省均产之,西南部最盛。花冠筒内藏或略伸出,内面通常具毛环,冠檐二唇形,上唇直立或弯拱,被密毛,下唇广展,3裂,中裂片极宽或较侧裂片梢宽;
-
车轴草属
花冠紫色、红色或白色,与雄蕊管合生,凋萎后不脱落,旗瓣长圆形或卵形,翼瓣狭窄,龙骨瓣或直,钝头;属下物种埃及车轴草、白车轴草、白花野火球、草莓车轴草、草原车轴草、大花车轴草、钝叶车轴草、红车轴草、黄车轴草、绛车轴草、太平洋车轴草、延边车轴草、野火球、野火球(原变种)、杂种车轴草、中间车轴草
-
柽柳科
中文名柽柳科拼音名chengliuke拉丁名Tamaricaceae描述Tamaricaceae柽柳科,双子叶植物,45属,约120种,广布于温带和亚热带地区,是砂荒、草原和砂滩植物,我国有4属,27种,产西南部、西北部、中部和北部。果为一蒴果;)中国植物志50(2):142所有属Myricaria......水柏枝属Reaumuria......红砂属Tamarix........柽柳属
-
乙型潜隐病毒属
病毒基因组为双分体双链RNA基因组,两个线形RNA分子长分别为2.1kb和2.25kb。乙型潜隐病毒属病毒的病理症状了解不多,,寄主范围窄,不同病毒可在不同科植物上广泛发生。病毒只能种传。地理分布主要在欧洲、日本、新西兰和美国。
-
白蘑
别名:口蘑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伞菌科白蘑TricholomamongolicumImai,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布:夏秋两季雨后,尤其在立秋前后大量地产生在草原上,形成“蘑菇圈”。分布于河北、内蒙古。性味:甘,平。功能主治:宣肠益气,散血热,透发麻疹。主治小儿麻疹欲出不出,烦躁不安。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北丝石竹
拼音名:BěiSīShíZhú别名:商陆、银柴胡来源:药材基源:为石竹科植物草原石头花的根。单叶对生;叶片披针形或线披针形,全缘,主脉3条。蒴果球形。花期8-9月。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丘陵向阳坡地、沙砾质坡地、固走沙地。性味:苦;性微寒归经:膀胱经功能主治:利尿逐水。小便不利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
-
地杨梅
《*辞典》:地杨梅:出处:《本草抬遗》拼音名:D Y nɡM i来源:为灯芯草科植物地杨梅的全草或果实。花轴自叶丛抽出,高约20厘米,密生小花,排列成头状的穗状花序;蒴果开裂,具种子3粒。生境分布:生长于平地、山坡或草原。灰分中含硅、铁、锰较多。48%,亚麻酸0~性味:《本草拾遗》:味辛,平,无毒。
-
黑萼棘豆
《*辞典》:黑萼棘豆: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拼音名:Hēi J D u来源:为豆科植物黑萼棘豆的全草。9月采收,晒干。25,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5~14厘米,有疏长柔毛;生境分布:生于山坡草地或牧区山坡和草原中。归经:《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入肾、脾、膀胱经。治腹水,皮水,风疹,丹毒。
-
黄鼠肉
《*辞典》:黄鼠肉:出处:《饮膳正要》拼音名:Hu nɡShǔR u来源:为松鼠科动物黄鼠的肉。体长约20厘米,尾长约6厘米。并常盗食大豆、玉米、高梁、谷子等作物。生境分布:分布东北、内蒙古、河北、山西、山东、陕西、甘肃等地。功能主治:《纲目》:润肺生津,煎膏贴疮肿,解毒止痛。
-
灰凤梨
拼音名:HuīFènɡLí来源:药材基源:为柄灰包科真菌歧裂灰包的子实体。包被两层,位于短柄之顶端,近梨形,直径4-8cm,外包被厚,与菌柄的外皮相连,表面由突起的角锥状鳞被组成,状如风梨。随着成熟而脱落。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空旷草原、砂土或粘土地上。菌柄内实,长2.5-5cm,直径1.5cm。性味:辛;
-
金匙叶草
《*辞典》:金匙叶草: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拼音名:JīnCh Y Cǎo来源:为白花丹科植物黄花补血草的花。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5~密集的穗状花序组成圆锥状花序;生境分布:生于干山坡、戈壁、干燥沙地上、干草原。内服治神经痛,月经少,乳汁少,耳鸣;附方:①治感冒:金匙叶草一钱五分,水煎服。
-
香榧草
《*辞典》:香榧草:别名:须须草原形态:一年生草本。秆丛生,直立或基部倾匍,高10~小穗含花3~6朵,长不超过2毫米,卵圆形,淡绿色至淡紫色,小穗轴逐节断落;外稃草质,无芒,具3脉,内稃较短;生境分布:生于田野、路旁及河边低湿地。分布我国长江以南及西南等地。性味:咸,平。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治咳血,吐血。
-
野蘑菇
《全国中草药汇编》:野蘑菇:别名:杂蘑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伞菌科野蘑菇AgaricusarvensisSchaeff.exFr.,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布:生于山坡草原或旷野草丛中。分布于河北、山西、内蒙古、青海、新疆。性味:微咸,温。功能主治:追风,散寒,舒筋,活络。备注:为“舒筋丸”原料之一。
-
醉针茅
拼音名:ZuìZhēnMáo别名:药老、药草、米米蒿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醉马草的全革。秆直立,少数丛生,平滑,高60-100cm,径2.5-3.5mm,通常具3-4节,节上具贴生微毛,基部具鳞芽。颖果圆柱形,长约3mm。生境分布:生态环境:常生长于海拔1700-4000m的高山草原、山坡、田边、路旁和河滩。平功能主治:消肿;
-
棕色土
棕色土(brownsoil)包括狭义的棕钙土和棕壤。(1)棕钙土:发育于温带干燥气候(年降雨量200—300毫米)下的草原地带,与栗钙土相邻分布,与栗钙土相比较,其腐殖质含量较低(2—3%),盐类含量较丰富,其A层呈暗棕至棕色。全剖面含有大量碳酸钙,因粘粒为钠所饱和而呈碱性反应。
-
醉针茅根
拼音名:ZuìZhēnMáo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醉马草的根。秆直立,少数丛生,平滑,高60-100cm,径2.5-3.5mm,通常具3-4节,节上具贴生微毛,基部具鳞芽。颖果圆柱形,长约3mm。生境分布:生态环境:常生长于海拔1700-4000m的高山草原、山坡、田边、路旁和河滩。性味:苦;平功能主治:解毒消肿。主疮疡肿毒;
-
沉水草原
沉水草原亦称为沉水群落。为草原群落之一,由沉水植物组成。
-
北美大西洋岸区系植物区
例如槭属(Acer)、木兰属(Magnolia)、桦木属(Betu-la)、山毛榉属(Fagus)、黄杉属(Pseudotsu-ga)、檫树属(Sassafras)等与中国和日本的各属都为近缘种,在世界上只有这两个地区有生长〔例如,鹅掌揪属(Liriodendron)、檫树属、三白草属(Saururus)〕。
-
北极荒漠
北极荒漠指高纬度或亚恒雪带附近发展起来的由低温形成的荒漠。多数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也有极少数是木质茎的。多为匍匐状、莲座状、团块状的植物。生长期仅限于盛夏季节。
-
北非-印度区系植物区
另外,西半部分布有肉质的大戟属(Euphorbia)、旋扭相思树(Acaciatortilis)、小樱桃(Prunusmicrocarpa)和东方樱桃(P.orientalis);东半部则多是十字花科植物及蒿属类型植物(Artemisiascoparia),石竹科的代表种类是喀布尔补血草(Limoniumcabulica)、黄芪属(Astragalus)等。
-
最小面积
最小面积(minimumarea,minimalarea)指群落可能发展其特有的组成和结构的最小面积(S.A.Cain等,1959)。例如森林内由高大植物组成的群落或组成种很复杂的群落,其最小面积往往较大,而在草原,多由低矮群落或单纯群落组成,其最小面积较小。最小面积一般是由种数-面积曲线所决定。
-
新区
是指南美大陆地区,与北地理区和南地理区相对应。北部以克利布过渡带连接北界。新界是从中生代末期经过新生代由于与其他大陆隔离程度大,因此动物区系的特异性很强,是由新热带区、新热带亚区的一区和一亚区构成。
-
夏眠
夏眠是生物在干燥炎热季节中进行的休眠,适与冬眠相对照。一般见于热带干季中的干燥型生态系统(热带季雨林、热带稀树干草原、沙漠)。代表性的动物有对于水分蒸发的防护构造不完善的蜗牛、蛙等,它们钻入湿度高的土穴或裂缝中,往往形成处于假死状态的群集夏眠。
-
食草作用
食草作用是捕食作用的一种特殊类型。植物虽不能主动逃脱食草动物,但却可通过某些适应方式以防止被食。如仙人掌、玫瑰等有刺,烟草中含尼古丁,某些植物叶子中的单宁含量占其干重的60%,味道又苦又涩。过度践踏还会破坏土壤结构,使其盐渍化,耐碱的蒿属和猪毛菜属植物便得到发展。
-
生态入侵
生态入侵是人类有意或无意地把某种生物带进新的地区,倘若当地适于其生存和繁衍,它的种群数量便开始增加,分布区也会逐渐扩大,这就是生态入侵过程。如欧兔进入澳洲后,由于没有天敌制约,很快就在草原上大量繁殖,它们与牛羊争夺饲料,使草场大片荒芜后,借助粘液瘤病毒感染,才控制住其种群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