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BZ/T329—2024 职业性慢性化学物中毒诊断标准 总则
本标准外源性化学物是指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A.9部分外源性化学物无法检测内累积接触剂量,或劳动者已脱离接触外源性化学物较长时间后,不能准确评估外源性化学物内接触水平(内接触剂量),此时可对外接触水平(外接触剂量)、职业健康监护资料和职业卫生学调查资料进行综合评估,协助作出诊断。
-
光变应性皮炎
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光变应性皮炎是光敏性皮炎中较少见的一种类型,同样条件下接触光敏物和光照后,只有少数人发生光变应性反应。如脱离接触,适当处理,1~疾病病因:接触某些光敏性物质再经一定波长光线照射所引起,常见的光变应性化合物有卤代柳酰苯胺、酚类化合物、氯丙嗪、磺胺类、噻嗪类化合物等。
-
中毒性苔藓样黑素皮炎
概述:焦油性黑变病(tarmelanosis)又称中毒性苔藓样黑素皮炎,是由于长期暴露于焦油及其衍生物引起的局部皮肤炎症性和色素沉着性疾病。辅助检查:焦油性黑变病组织病理:毛囊性角化过度,表皮下层细胞水肿变性,真皮上噬黑素细胞内充满黑素颗粒,毛细血管扩张并有较多淋巴细胞浸润。其他同Riehl黑变病。
-
焦油性黑变病
概述:焦油性黑变病(tarmelanosis)又称中毒性苔藓样黑素皮炎,是由于长期暴露于焦油及其衍生物引起的局部皮肤炎症性和色素沉着性疾病。辅助检查:焦油性黑变病组织病理:毛囊性角化过度,表皮下层细胞水肿变性,真皮上噬黑素细胞内充满黑素颗粒,毛细血管扩张并有较多淋巴细胞浸润。其他同Riehl黑变病。
-
GBZ 84—2017 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的诊断
本标准适用于职业性接触正己烷所致慢性中毒的诊断和处理。b)下肢肌力4级;b)四肢远端肌肉明显萎缩,并影响运动功能;A.3多发性周围神经病是本病的临床特点和诊断起点,诊断多发性周围神经病的依据是以四肢远端为重的双侧对称性感觉异常或感觉障碍、下运动神经元性运动障碍以及神经-肌电图出现神经源性损害改变等表现。
-
职业性白斑
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职业性白斑是指长期接触苯基酚、烷基酚类等化学物质而引起的皮肤色素脱失斑。现多认为酚类化学物质在黑素体被酪氨酸酶氧化成醌类,其中可能形成半醌游离基,弥散进入黑素细胞胞质,通过脂类过氧化的链反应,使胞质内细胞器的脂蛋白膜遭受破坏,造成细胞的损伤。(3)治疗同非职业性白癜风。
-
GBZ 90—2017 职业性氯乙烯中毒的诊断
A.2关于氯乙烯急性中毒:急性中毒主要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3)在附录中列出了评定慢性氯乙烯中毒患者应进行检查的肝功能生物化学检测指标: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移酶(GGT)、总胆红素(TBil)共五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