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发性肺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
部分实性结节两种成分兼有。持续存在的磨玻璃结节,根据大小及密度,多与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原位腺癌、微浸润性腺癌及浸润性腺癌有关。肺癌的相对适应证也即目前为多数人接受的手术适应证是部分T4N0~1分,应当尽早开始含铂两药化疗,可在此基础上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PD-1单抗)或贝伐珠单抗(非鳞癌)的全身治疗;
-
胰腺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
Ⅳ级A,肿瘤性病变,良性;1的患者)奥沙利铂85mg/m2静脉滴注第1日伊立替康180mg/m2静脉滴注第1日LV400mg/m2静脉滴注第1日5-FU400mg/m2快速静脉注射第1日之后5-FU2400mg/m2持续输注46小时每2周重复mFOLFIRINOX(仅用于ECOGPS评分0~不可切除胰腺癌局部进展期胰头和胰颈部肿瘤:肿瘤侵犯肠系膜上动脉超过180度;
-
脑肿瘤显像
3.判定脑瘤术后复发与否。利用脑肿瘤细胞表面存在单一抗原决定簇的特性,通过制备杂交瘤细胞和相应的单克隆抗体(简称单抗),将放射性核素标记单抗后注入血中,遵循肿瘤免疫学的基本原理,标记单抗与肿瘤细胞的抗原发生免疫反应后积聚在肿瘤部位,实现脑肿瘤的放射免疫显像,可作出定位和定性诊断。
-
放射免疫显像
概述:放射免疫显像是以放射性核素标记抗肝肿瘤抗体作为阳性显像剂的肿瘤定位、定性诊断方法。放射免疫治疗前常规检查。2.示踪剂99mTc,131I,111In标记的单克隆抗体,或抗体片段。注意事项:1.由于单抗的高度组织特异性,一种抗体只适用于一种、或少数有相关抗原的肿瘤检测,不能通用。放射免疫治疗目前仍处在试验阶段。
-
表皮囊肿
1.8%,在日本可高达2.2%。恶性变:表皮样囊肿囊壁为典型的复层鳞状上皮,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恶性变,成为鳞状上皮癌,多次手术后反复复发可发生癌变,尤其是脑桥小脑角表皮样囊肿。辅助检查:颅骨X线平片:除有颅内压增高征的表现外,各不同部位者亦有各自改变。颅中窝表皮样囊肿可发生岩骨尖或岩骨嵴破坏;
-
脑内珍珠瘤
1.8%,在日本可高达2.2%。恶性变:表皮样囊肿囊壁为典型的复层鳞状上皮,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恶性变,成为鳞状上皮癌,多次手术后反复复发可发生癌变,尤其是脑桥小脑角表皮样囊肿。辅助检查:颅骨X线平片:除有颅内压增高征的表现外,各不同部位者亦有各自改变。颅中窝表皮样囊肿可发生岩骨尖或岩骨嵴破坏;
-
脑内真性胆脂瘤
1.8%,在日本可高达2.2%。恶性变:表皮样囊肿囊壁为典型的复层鳞状上皮,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恶性变,成为鳞状上皮癌,多次手术后反复复发可发生癌变,尤其是脑桥小脑角表皮样囊肿。辅助检查:颅骨X线平片:除有颅内压增高征的表现外,各不同部位者亦有各自改变。颅中窝表皮样囊肿可发生岩骨尖或岩骨嵴破坏;
-
脑内表皮样囊肿
1.8%,在日本可高达2.2%。恶性变:表皮样囊肿囊壁为典型的复层鳞状上皮,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恶性变,成为鳞状上皮癌,多次手术后反复复发可发生癌变,尤其是脑桥小脑角表皮样囊肿。辅助检查:颅骨X线平片:除有颅内压增高征的表现外,各不同部位者亦有各自改变。颅中窝表皮样囊肿可发生岩骨尖或岩骨嵴破坏;
-
脑内上皮样瘤
1.8%,在日本可高达2.2%。恶性变:表皮样囊肿囊壁为典型的复层鳞状上皮,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恶性变,成为鳞状上皮癌,多次手术后反复复发可发生癌变,尤其是脑桥小脑角表皮样囊肿。辅助检查:颅骨X线平片:除有颅内压增高征的表现外,各不同部位者亦有各自改变。颅中窝表皮样囊肿可发生岩骨尖或岩骨嵴破坏;
-
表皮样囊肿(胆脂瘤)
疾病描述表皮样囊肿也称为胆脂瘤或珍珠瘤,是由神经管闭合期间外胚层细胞移行异常所致,占原发性颅内肿瘤的1%,好发于青壮年,以脑桥小脑角区最为常见,其次为鞍上池、四迭体、颅中窝及脑室系统亦可以发生于颅骨板障内。(3)脑脊液蛋白含量正常。(4)颅骨平片内听道正常。颅中窝表皮样囊肿可发生岩骨尖或岩骨嵴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