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肩锁关节脱位
概述:肩锁关节脱位(acromioclaviculardislocation)为病名。修复肩锁韧带、关节囊和喙肩韧带,剪除多余的克氏针,将远端弯成钩状埋入皮下,以防克氏针发生移位、滑脱,再将斜方肌和三角肌边缘在锁骨及肩峰处褥式缝合,最后缝合皮肤,术后用三角巾悬吊伤肢4~用2枚克氏针从肩峰端钻进锁骨末端3~以外伤性为多见。
-
肩关节复发性前脱位临床路径(2016年版)
3.辅助检查:肩关节前后位,Y位,腋轴位,核磁造影和CT三维表面重建检查判断损伤具体程度。(5)肩关节前后位,Y位,腋轴位(必要时)(6)肩关节MRI(必要时)(7)胸片、心电图。: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15〕43号)执行。2.手术方式:肩关节镜下肩关节脱位矫正术,盂唇缝合修复术。
-
锁骨外端切除术
手术名称:锁骨外端切除术分类:骨科/关节脱位及关节损伤手术/肩锁关节脱位的手术治疗ICD编码:81.2901概述:概述锁骨的解剖见图3.6.1.4-1。麻醉和体位: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病人取仰卧位,肩后垫枕略抬高,头转向健侧。5.依层次间断缝合切口。并发症:肩部畸形和功能虽可得到一定改善,但力量减弱。
-
肩锁关节切开复位内固定、喙突锁骨融合或内固定术
麻醉和体位:1.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2.仰卧体位,术侧肩后垫枕抬高,头转向对侧。2.显露肩锁关节切开筋膜和锁骨骨膜,将三角肌和斜方肌在该处的附着部向前后方向分别做骨膜下剥离,同时显露肩锁关节。术后处理:术后外固定方法同肩锁关节切开复位术,固定时间6周,6周后开始肩部主动活动练习,半年内避免重体力劳动。
-
肩锁关节切开复位内固定、喙锁融合或内固定术
麻醉和体位:1.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2.仰卧体位,术侧肩后垫枕抬高,头转向对侧。2.显露肩锁关节切开筋膜和锁骨骨膜,将三角肌和斜方肌在该处的附着部向前后方向分别做骨膜下剥离,同时显露肩锁关节。术后处理:术后外固定方法同肩锁关节切开复位术,固定时间6周,6周后开始肩部主动活动练习,半年内避免重体力劳动。
-
肩锁关节切开复位内固定及喙锁韧带重建术
适应症:肩锁关节切开复位内固定及喙锁韧带重建术适用于:对3周以上的陈旧性肩锁关节脱位,除做切开复位与克氏针内固定外,尚须重建喙锁韧带以增强复位后的稳固性者。麻醉和体位: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自大腿外侧取长15cm、宽2cm的阔筋膜条一根,并将其上下对折成双层后环绕于锁骨和喙突间,暂不缝合。
-
肩锁关节切开复位内固定及喙锁韧带成形术
适应症:肩锁关节切开复位内固定及喙锁韧带重建术适用于:对3周以上的陈旧性肩锁关节脱位,除做切开复位与克氏针内固定外,尚须重建喙锁韧带以增强复位后的稳固性者。麻醉和体位: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自大腿外侧取长15cm、宽2cm的阔筋膜条一根,并将其上下对折成双层后环绕于锁骨和喙突间,暂不缝合。
-
肩锁关节切开复位内固定及喙锁韧带修补术
适应症:肩锁关节切开复位内固定及喙锁韧带重建术适用于:对3周以上的陈旧性肩锁关节脱位,除做切开复位与克氏针内固定外,尚须重建喙锁韧带以增强复位后的稳固性者。麻醉和体位: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自大腿外侧取长15cm、宽2cm的阔筋膜条一根,并将其上下对折成双层后环绕于锁骨和喙突间,暂不缝合。
-
肩锁关节切开复位内固定及喙锁韧带修复术
适应症:肩锁关节切开复位内固定及喙锁韧带重建术适用于:对3周以上的陈旧性肩锁关节脱位,除做切开复位与克氏针内固定外,尚须重建喙锁韧带以增强复位后的稳固性者。麻醉和体位: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自大腿外侧取长15cm、宽2cm的阔筋膜条一根,并将其上下对折成双层后环绕于锁骨和喙突间,暂不缝合。
-
肩锁关节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和喙锁韧带缝合术
手术名称:肩锁关节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和喙锁韧带缝合术别名:Phemister术分类:骨科/关节脱位及关节损伤手术/肩锁关节脱位的手术治疗ICD编码:79.3906概述:手术相关解剖及影像表现见下图(图3.6.1.1-1~麻醉和体位: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3.缝合:拉紧结扎喙锁韧带缝合线,缝合肩锁关节囊、三角肌和锁骨骨外膜。
-
Phe mister术
手术名称:肩锁关节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和喙锁韧带缝合术别名:Phemister术分类:骨科/关节脱位及关节损伤手术/肩锁关节脱位的手术治疗ICD编码:79.3906概述:手术相关解剖及影像表现见下图(图3.6.1.1-1~麻醉和体位: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3.缝合:拉紧结扎喙锁韧带缝合线,缝合肩锁关节囊、三角肌和锁骨骨外膜。
-
肩峰骨折
肩峰骨折临床表现为局部疼痛明显,局部肿胀显而易见,多伴有皮下淤血或血肿形成,外展及上举动作受限,无移位骨折者较轻,合并肩锁关节脱位或锁骨骨折者则较明显,除注意有无伴发骨折外,尚应注意有无臂丛损伤。3.开放复位+内固定术:对手法复位失败者,可行开放复位+张力带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