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易体痴呆
DLB认知功能波动性损害。1.大脑皮质及脑干弥散分布的Lewy体及相关轴索改变是本病的主要病理组织学特征,伴发病变包括老年斑、神经元纤维缠结、海绵状空泡样变性及黑质、蓝斑和Meynert核区域性神经元脱失。4.不支持DLB诊断条件①提示卒中的神经系统局灶体征及神经影像学证据;AD主要是颞叶和扣带回葡萄糖代谢率降低。
-
路易体病
概述:路易体病是以神经元胞浆内路易小体(Lewybody,LB)形成为主要病理特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一般指路易体痴呆(dementiawithLewybody,DLB),其主要的临床特征为进行性痴呆合并波动性认知功能障碍、自发的帕金森综合征以及以反复发作的幻视为突出表现的精神症状。(2)反复发作的、形象生动的幻视。
-
路易体病诊疗规范(2020年版)
路易体痴呆患者脑内存在多种神经递质的功能障碍,包括乙酰胆碱、多巴胺、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等,可能与认知障碍和锥体外系运动障碍有关。④抗帕金森综合征治疗与抗精神病治疗存在矛盾,一种症状的改善可能导致另一种症状的恶化,尽可能用最少量的多巴胺制剂控制运动症状,用最低剂量的抗精神病药控制幻视等精神症状。
-
额颞叶痴呆
概述:额颞叶痴呆(frontotemporaldementia,FTD)是一组以进行性精神行为异常、执行功能障碍和语言损害为主要表现的痴呆症候群,其病理特征为额颞叶变性,影像学表现为选择性的额叶、岛叶皮层和(或)颞叶前部进行性萎缩。评估量表包括额叶功能评定量表等,语言功能评估量表包括中国失语症语言评估量表等。
-
额颞叶痴呆诊疗规范(2020年版)
早期出现脱抑制行为、淡漠或情感迟钝、缺乏同理心、类强迫或刻板行为、食欲亢进和饮食习惯改变等行为表现;(二)鉴别诊断:额颞叶痴呆临床需要与以下疾病加以鉴别:早发型阿尔茨海默病(或阿尔茨海默病的行为变异型)、双相障碍、强迫障碍、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精神分裂症、抑郁障碍等精神障碍。
-
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诊疗规范(2020年版)
年轻患者多见于发作性睡病患者和抗抑郁药使用者,而年龄较大发病者预示有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可能,如帕金森病和路易体痴呆等。(二)鉴别诊断: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需与夜间癫痫发作、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睡眠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睡行症、睡惊症、梦魇、创伤后应激障碍以及脑肿瘤等躯体疾病相鉴别。
-
阿尔茨海默病临床路径(2016年版)
:根据《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痴呆与认知障碍学组、中国阿尔茨海默病协会编写,中华医学杂志,2011年)制定治疗方案。目前无特效治疗,采用综合治疗方案,药物治疗和护理照顾结合,药物治疗主要如下:1.胆碱酯酶抑制剂:多奈哌齐、卡巴拉汀、加兰他敏和石杉碱甲。(5)颅脑MRI。
-
老年期痴呆
老年期痴呆的诊断:阿尔茨海默病: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原发性退行性大脑疾病,具有特征性神经病理和神经化学改变,它常常潜隐起病,在几年的时间内缓慢而稳固地发展,这段时间可短至2年或3年,但偶尔也可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因氯丙嗪或氯氮平或氟哌啶醇对老年人副反应较大,须谨慎使用或建议不用。
-
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
年轻患者多见于发作性睡病患者和抗抑郁药使用者,而年龄较大发病者预示有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可能,如帕金森病和路易体痴呆等。鉴别诊断: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需与夜间癫痫发作、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睡眠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睡行症、睡惊症、梦魇、创伤后应激障碍以及脑肿瘤等躯体疾病相鉴别。告知转归,定期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