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房起搏
手术步骤:心房起搏的电极安置部位可选择右心耳、心房壁、房间隔或冠状静脉窦。此时在X线透视下旋转电极使其末端指向前方(胸骨侧),再稍向后撤电极其J形部分即可进入右心耳内(图6.56.2.1.1-2C)。经头静脉、锁骨下静脉及颈部静脉径路心内膜起搏时,皮下囊袋建立在胸壁;否则定会引起胸大肌的抽搐。
-
心肌电极起搏的外科技术
柱状电极埋植法;皮下囊袋的做法及注意事项与开胸埋植心肌电极时相同。经剑突切口埋植心肌电极后除少数病例可能有心包摩擦音及少量心包积液外无其他并发症,而一般小量心包积液无需处理,待其自然吸收。此时心电图上仍有规则的脉冲发放,X线片无电极移位现象,若为输出能量可程控的起搏器可将脉宽或输出电压调高。
-
心肌电极起搏
柱状电极埋植法;皮下囊袋的做法及注意事项与开胸埋植心肌电极时相同。经剑突切口埋植心肌电极后除少数病例可能有心包摩擦音及少量心包积液外无其他并发症,而一般小量心包积液无需处理,待其自然吸收。此时心电图上仍有规则的脉冲发放,X线片无电极移位现象,若为输出能量可程控的起搏器可将脉宽或输出电压调高。
-
电极心肌心内膜起搏
柱状电极埋植法;皮下囊袋的做法及注意事项与开胸埋植心肌电极时相同。经剑突切口埋植心肌电极后除少数病例可能有心包摩擦音及少量心包积液外无其他并发症,而一般小量心包积液无需处理,待其自然吸收。此时心电图上仍有规则的脉冲发放,X线片无电极移位现象,若为输出能量可程控的起搏器可将脉宽或输出电压调高。
-
起搏器综合征
疾病代码:ICD:I97疾病分类:心血管内科疾病概述:起搏器综合征(pacemakersyndrome)是指起搏器植入后由于血流动力学及电生理学方面的异常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神经症状、低心排血量及充血性心力衰竭。避免在右心室临时起搏时有室房逆传的患者行永久性起搏,尤其是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
-
房室结折返的外科治疗
1981年Sealy采用冰蚀和切断技术损毁希氏束,造成完全性心脏传导阻滞,避免折返激动下传至心室,术后必须安放永久心脏起搏器。真房室结连接的后下组纤维向下行至冠状静脉窦口,谓之慢通道纤维。2.检查有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和后天性心脏瓣膜病。最后将探头放在冠状静脉窦开口侧(9点),则全部冰融完毕。
-
房室结折返性心搏过速的外科治疗
1981年Sealy采用冰蚀和切断技术损毁希氏束,造成完全性心脏传导阻滞,避免折返激动下传至心室,术后必须安放永久心脏起搏器。真房室结连接的后下组纤维向下行至冠状静脉窦口,谓之慢通道纤维。2.检查有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和后天性心脏瓣膜病。最后将探头放在冠状静脉窦开口侧(9点),则全部冰融完毕。
-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外科治疗
1981年Sealy采用冰蚀和切断技术损毁希氏束,造成完全性心脏传导阻滞,避免折返激动下传至心室,术后必须安放永久心脏起搏器。真房室结连接的后下组纤维向下行至冠状静脉窦口,谓之慢通道纤维。2.检查有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和后天性心脏瓣膜病。最后将探头放在冠状静脉窦开口侧(9点),则全部冰融完毕。
-
折返性房室结心动过速的外科治疗
1981年Sealy采用冰蚀和切断技术损毁希氏束,造成完全性心脏传导阻滞,避免折返激动下传至心室,术后必须安放永久心脏起搏器。真房室结连接的后下组纤维向下行至冠状静脉窦口,谓之慢通道纤维。2.检查有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和后天性心脏瓣膜病。最后将探头放在冠状静脉窦开口侧(9点),则全部冰融完毕。
-
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操作名称: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适应证:植入性心脏起搏器(心脏起搏系统)是一种植入于体内的电子治疗仪器,通过发放电脉冲,刺激心脏跳动。双心腔起搏者电极导线可直接采用锁骨下静脉穿刺法,也可试用头静脉途径插入相应电极导线。2.术中遇到头静脉畸形,可应用锁骨下静脉穿刺,注意观察有无气胸、血胸等。
-
双腔心脏起搏
手术名称:双腔心脏起搏别名:dual-chamberheartpacing分类:心血管外科/心脏起搏器的治疗/永久性心脏起搏/心脏起搏ICD编码:37.8301适应症:由于双腔起搏可提供良好的血流动力学效应及预防心律失常的发生,一般说来,凡适合单用心室起搏的病人都可接受双腔心脏起搏。亦可经锁骨下静脉穿刺送入第2条电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