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实验室检测技术指南(第三版)
出现眼部感染症状的病例,需采集眼结膜拭子标本;出现腹泻症状的病例,需留取便标本。标本种类:1.上呼吸道标本:包括咽拭子、鼻拭子、鼻咽抽取物等。将收集器头部插入鼻腔或气管,接通负压,旋转收集器头部并缓慢退出,收集抽取的粘液,并用3ml采样液冲洗收集器1次(亦可用小儿导尿管接在50ml注射器上来替代收集器)。
-
腺病毒性皮肤病
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腺病毒于1953年首先从人类腺样增殖体组织培养中找到,是DNA病毒,直径约70nm,耐乙醚。症状体征:除能引起咽炎、肺炎、眼结膜炎、角膜炎、肠系膜淋巴结炎、心肌炎、胃肠炎及肿瘤外,偶亦可伴发各种皮损,如麻疹、风疹、蔷薇疹、猩红热样或多形红斑样发疹、水疱或大疱,甚至坏死性血管炎等。
-
花粉性气喘
概述:空气中飘散的各种致敏花粉是引起变应性哮喘的一组重要变应原,目前已知可以引起人类致敏的植物花粉多达数百种。直至1873年Blackley利用凡士林玻片曝片进行大气中花粉调查和采用花粉浸液作特异性皮试,才首次在临床上证实了枯草热的发生与花粉过敏有关,并提出花粉症(Pollinosis)这一新诊断名称取代花粉症。
-
花粉性哮喘
概述:空气中飘散的各种致敏花粉是引起变应性哮喘的一组重要变应原,目前已知可以引起人类致敏的植物花粉多达数百种。直至1873年Blackley利用凡士林玻片曝片进行大气中花粉调查和采用花粉浸液作特异性皮试,才首次在临床上证实了枯草热的发生与花粉过敏有关,并提出花粉症(Pollinosis)这一新诊断名称取代花粉症。
-
花粉变应性哮喘
概述:空气中飘散的各种致敏花粉是引起变应性哮喘的一组重要变应原,目前已知可以引起人类致敏的植物花粉多达数百种。直至1873年Blackley利用凡士林玻片曝片进行大气中花粉调查和采用花粉浸液作特异性皮试,才首次在临床上证实了枯草热的发生与花粉过敏有关,并提出花粉症(Pollinosis)这一新诊断名称取代花粉症。
-
枯草热
概述:空气中飘散的各种致敏花粉是引起变应性哮喘的一组重要变应原,目前已知可以引起人类致敏的植物花粉多达数百种。直至1873年Blackley利用凡士林玻片曝片进行大气中花粉调查和采用花粉浸液作特异性皮试,才首次在临床上证实了枯草热的发生与花粉过敏有关,并提出花粉症(Pollinosis)这一新诊断名称取代花粉症。
-
花粉过敏性哮喘
概述:空气中飘散的各种致敏花粉是引起变应性哮喘的一组重要变应原,目前已知可以引起人类致敏的植物花粉多达数百种。直至1873年Blackley利用凡士林玻片曝片进行大气中花粉调查和采用花粉浸液作特异性皮试,才首次在临床上证实了枯草热的发生与花粉过敏有关,并提出花粉症(Pollinosis)这一新诊断名称取代花粉症。
-
淋病临床路径(2016年版)
女性主要为淋菌性宫颈炎表现为脓性白带、宫颈红肿、宫颈口粘液脓性分泌物,亦可无明显临床表现。(4)取尿液、尿道或宫颈分泌物标本做淋球菌核酸检测。6眼结膜拭子:翻开下眼睑,用取材拭子从下眼结膜表面采集分泌物。如果衣原体感染不能排除,加上抗沙眼衣原体感染药物。(4)淋菌性咽炎:头孢曲松250mg,单剂肌注;
-
WS 268—2019 淋病诊断
取菌落做涂片检查,可见革兰阴性双球菌,糖发酵试验分解葡萄糖,不分解其他糖。对新生儿眼炎患者采集眼结膜分泌物,对其母亲采集宫颈、尿道或直肠标本。将取材的拭子转动涂布于平皿的上1/4范围,然后用接种环分区划线,以保证获得较纯的单个菌落。B.4临床意义:泌尿生殖道标本中检测到淋球菌核酸可作为淋球菌感染的依据。
-
罗阿丝虫病
本病潜伏期约1年,以后可单独出现或同时出现皮肤及眼部症状与体征。70mm,宽0.5mm,常寄居于皮下与眼结膜下,可存活15年之久。当中间宿主斑虻叮咬人体吸血时,微丝蚴可被吸入,约经7天在斑虻体内发育为感染期幼虫,当虻再次吸血时,感染期幼虫即自喙逸出至人体皮肤上,经吸血创口而侵入人体,在人体内约经1年发育成熟。
-
病毒性出血热
此类疾病在世界上分布很广,临床表现多较严重,病死率很高,目前世界上已发现十多种。早期没有明显发绀和肺部啰音,中期可出现发绀,肺部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和干湿啰音。有肾功能衰竭者常有尿素氮增高和电解质紊乱。亦可用脱敏注射法:用生理盐水将抗毒血清稀释10倍,分数次作皮下注射,每次注射后观察30min。
-
维生素A 缺乏神经病
疾病别名维生素A缺乏神经系统表现疾病代码ICD:E50.8疾病分类神经内科疾病概述维生素A缺乏(vitamineAdeficiency)是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的世界四大营养缺乏病之一。症状体征维生素A的作用主要是维持视觉功能及上皮细胞的正常分化,视黄醛是所有感光视觉色素再合成基团,对视力至关重要。6个月注射一次大剂量维生素A5万~